如何評價某機構在領英上找導師及領英代碼結構

希望各位同學擦亮眼睛,不管其他答案(無法判斷真心評價or這個機構請的水托兒)對這個機構的評價如何,我反正是不推薦這個機構。

同時我還想說的是,市面上還有其他類似的文書在領英找我,之後我都沒有再搭理他們了。還是那句話,文書機構的選擇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北京某高校學生,2016級,目前大四,大概是2019年10月的時候這個家機構在領英上聯繫到了我,可我那個時候我還是大四上學期,自己還沒開始申請季呢,他們就要讓我做他們的“導師”。

後來瞭解到我們學校,身邊不只我一個人收到了他們的邀請。

 

領英針對 iOS 和 Android 開發了原生應用,以及針對移動和桌面瀏覽器的 linkedin.com 網站。這四類客戶端均調用同一套共享的 API 前端,藉此與領英的各種中間層和後端服務交換數據。四種客戶端提供了高度一致且類似的用戶體驗和功能。

我們使用了四個主代碼庫(Repo),每個對應一個平臺:iOS、Android、Web(移動和桌面瀏覽器客戶端共享同一個代碼庫以及大部分邏輯),以及 API。每個主代碼庫還包含十幾個專門針對特定個平臺開發的庫(Library)代碼庫。四個主代碼庫每個包含超過 5,000 個文件,代碼行數均超過 50 萬行,總共有大約 200 個人負責提交代碼。一個代碼庫的提交速率峯值約爲每小時 15 次,每天 60 次,每週 250 次。我們使用了主幹開發(Trunk development)的模式,即每個代碼庫只有一個分支,每個人的提交,以及我們的發佈操作都從這一個分支進行,每天會進行多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