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Map?面試都被問爛了,這些熱門面試題你都會嗎?(附答案)

前言: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JAVA關於HashMap容易被提問的面試題,起因是上週日一位粉絲私聊我要面試資料時提到的一個hashmap問題,因爲好久沒看的原因,所以今天就總結一下。文中題目提問頻率高的幾道題,本人在網上總結到的,相信對你的面試有一定幫助,想要入職JAVA的朋友可以瞭解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爲什麼我們建議在定義HashMap的時候,就指定它的初始化大小呢?

答:在當我們對HashMap初始化時,如果沒有爲其設置初始化容量,那麼系統會默認創建一個容量爲16的大小的集合。當我們向HashMap中添加元素時,如果HashMap的容量值超過了它的臨界值(默認16*0.75=12)時,(0.75是HashMap的加載因子)HashMap將會重新擴容到下一個2的指數次冪(2^4=16 下一個2的指數次冪是2^5=32)。由於HashMap擴容要進行resize的操作,頻繁的resize,會導致HashMap的性能下降,所以建議在確定HashMap集合的大小的情況下,指定其初始化大小,避免做過多的resize操作,導致性能下降。

2.HashMap什麼時候進行擴容?

答:當我們不斷的向HashMap中添加元素時,它會判斷HashMap當前的容量值(當前元素的個數)是否超過了它的臨界值(在沒有指定其初始化大小時,默認16*0.75=12),如果添加的元素個數超過了臨界值,它就會開始進行擴容。

3.HashMap在擴容時,擴容到多大?

答:HashMap在擴容時,它會擴容到下一個2的指數次冪,即當前容量的2倍,比如當前容量是24=16,將會擴容到下一個2的指數次冪25=32.

4.HashMap是如何進行擴容的?

答:HashMap進行擴容時會調用resize()函數,重新計算HashMap所需的新的容量,然後重新定義一個新的容器,將原數組數據進行Hash, 放入新的容器中。這個過程將會導致HashMap的性能下降。

resize()函數的源碼:

//HashMap 擴容操作
final Node<K,V>[] resize() {
  //保存當前table
  Node<K,V>[] oldTab = table;
  //保存當前table的容量
  int oldCap = (oldTab == null) ? 0 : oldTab.length;
  //保存當前閾值
  int oldThr = threshold;
  //初始化新的table容量和閾值
  int newCap, newThr = 0;
  
  //1. resize()函數在size(HashMap當前的元素個數) > threshold(當前閾值,默認16*0.75=12)時調用。
  //當oldCap(HashMap的元素個數)大於0表示原來的table表非空,oldCap(threshold)爲oldCap x load_factor(加載因子:0.75)
  if (oldCap > 0) {
    //若舊table容量大於等於最大容量,更新閾值爲Integer.MAX_VALUE(最大整形值),這樣以後就不會自動擴容了
    if (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oldTab;
    }
   //擴容到下一個2的指數次冪,容量翻倍,使用左移,效率更高
    else if ((newCap = oldCap << 1) < MAXIMUM_CAPACITY &&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oldThr << 1; // double threshold //閾值翻倍
  }
  
  //2. resize()函數在table爲空被調用。oldCap小於等於0且oldThr大於0,表示用戶使用HashMap的構造函數創建了一個HashMap,
  //使用的構造函數爲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或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或HashMap(Map<? extends K, ? extends V> m),
  //導致了oldTab爲null,oldCap爲0,oldThr爲用戶指定的HashMap的初始化容量
  else if (oldThr > 0) // initial capacity was placed in threshold
    newCap = oldThr; //當table沒有初始化時,threshold爲初始容量, threshold = tableSizeFor(t);
  
  //3. resize()函數在table爲空被調用。oldCap小於等於0且oldThr大於0,表示用戶使用HashMap的無參構造函數HashMap()函數創建了一個HashMap,
  //此時,所有值均採用默認值,oldTab(table)表爲空,oldCap爲0,oldThr等於0.
  else {        // zero initial threshold signifies using defaults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如果新的閾值爲0
  if (newThr == 0) {
    float 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 //新的tbale容量*加載因子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
         (int)ft : Integer.MAX_VALUE);
  }
  threshold = newThr;
  @SuppressWarnings({"rawtypes","unchecked"})
    //初始化table
    Node<K,V>[] newTab = (Node<K,V>[])new Node[newCap];
  table = newTab;
  if (oldTab != null) {
    //把oldTab中的節點reHash到newTab中去
    for (int j = 0; j < oldCap; ++j) {
      Node<K,V> e;
      if ((e = oldTab[j]) != null) {
        oldTab[j] = null;
      //如果節點是單個節點,直接在newTab中進行重定位
        if (e.next == null)
          newTab[e.hash & (newCap - 1)] = e;
      //如果節點是TreeNode節點,要進行紅黑樹的rehash操作
        else if (e instanceof TreeNode)
          ((TreeNode<K,V>)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
      //如果是鏈表,進行鏈表的rehash操作
        else { // preserve order
          Node<K,V> loHead = null, loTail = null;
          Node<K,V> hiHead = null, hiTail = null;
          Node<K,V> next;
        //將同一桶中的元素根據(e.hash & oldCap)是否爲0進行分割,分成兩個不同的鏈表,完成rehash操作
          do {
            next = e.next;
         //根據算法 e.hash & oldCap 判斷節點位置rehash後是否發生改變,最高位==0,這是索引不變的鏈表
            if ((e.hash & oldCap) == 0) {
              if (loTail == null)
                loHead = e;
              else
                loTail.next = e;
              loTail = e;
            }
         //最高位==1,這是索引發生改變的鏈表
            else {
              if (hiTail == null)
                hiHead = e;
              else
                hiTail.next = e;
              hiTail = e;
            }
          } while ((e = next) != null);
          if (loTail != null) { //原bucket位置的尾指針不爲空(即還有node)
            loTail.next = null;  //鏈表最後一個節點爲null
            newTab[j] = loHead; //鏈表的頭指針放在新桶的相同下標(j)處
          }
          if (hiTail != null) {
            hiTail.next = null;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rehash後節點新的位置一定爲原來基礎上加上oldCap
          }
        }
      }
    }
  }
  return newTab;
}

5.爲什麼說HashMap是線程不安全的?

答:HashMap在多線程併發時線程不安全,主要表現在下面兩個方面:

(1) 當向HashMap中put(添加)元素時導致的多線程數據不一致

比如有兩個線程 A 和 B ,首先 A 希望插入一個 key-value鍵值對到HashMap 中,它首先計算記錄所要落到的 hash 桶的索引座標,然後獲取到該桶裏面的鏈表頭結點,此時線程 A 的時間片用完了,而此時線程 B 被調度得以執行,和線程 A 一樣執行,只不過線程 B 成功將記錄插到了桶裏面。假設線程 A 插入的記錄計算出來的 hash 桶索引和線程 B 要插入的記錄計算出來的 hash 桶索引是一樣的,那麼當線程 B 成功插入之後,線程 A 再次被調度運行時,它依然持有過期的鏈表頭但是它對此一無所知,以至於它認爲它應該這樣做,如此一來就覆蓋了線程 B 插入的記錄,這樣線程 B 插入的記錄就憑空消失了,造成了數據不一致的行爲。

簡單來說就是在多線程環境下,向HashMap集合中添加元素會存在覆蓋的現象,導致了線程不安全。

(2) 當HashMap進行擴容調用resize()函數時引起死循環

HashMap在put的時候,插入的元素超過了容量(由負載因子決定)的範圍就會觸發擴容操作,就是rehash,這個會重新將原數組的內容重新hash到新的擴容數組中,在多線程的環境下,存在同時其他的元素也在進行put操作,如果hash值相同,可能出現同時在同一數組下用鏈表表示,造成閉環,導致在get時會出現死循環,所以HashMap是線程不安全的。

HashMap的線程不安全主要體現在下面兩個方面:

1.在JDK1.7中,當併發執行擴容操作時會造成環形鏈和數據丟失的情況。

2.在JDK1.8中,在併發執行put操作時會發生數據覆蓋的情況。

6.說說HashMap 的數據結構

HashMap是一個key-value鍵值對的數據結構,從結構上來講在jdk1.8之前是用數組加鏈表的方式實現,jdk1.8加了紅黑樹,HashMap數組的默認初始長度是16,HashMap數組只允許一個key爲null,允許多個value爲null

HashMap的內部實現,HashMap是使用數組+鏈表+紅黑樹的形式實現的,其中數組是一個一個Node[]數組,我們叫他hash桶數組,它上面存放的是key-value鍵值對的節點。HashMap是用hash表來存儲的,在HashMap裏爲解決hash衝突,使用鏈地址法,簡單來說就是數組加鏈表的形式來解決,當數據被hash後,得到數組下標,把數據放在對應下標的鏈表中。

HashMap是基於哈希表的Map接口的非同步實現。此實現提供所有可選的映射操作,並允許使用null值和null鍵。此類不保證映射的順序,特別是它不保證該順序恆久不變。HashMap實際上是一個“鏈表散列”的數據結構,即數組和鏈表的結合體。HashMap底層就是一個數組結構,數組中的每一項又是一個鏈表。當新建一個HashMap的時候,就會初始化一個數組。HashMap主幹爲一個Entry數組,而每個Entry存放着一個鍵值對和同時指向另一個Entry的引用,如果發生哈希衝突,該引用即指向另一個Entry。

HashMap是由數組+鏈表結構組成,數組是HashMap主體,鏈表則是爲了解決哈希衝突而存在,如果對於Entry不含鏈表的位置,對其操作的時間複雜度爲O(1),如果定位到具有鏈表的位置,則時間複雜度爲O(n)。

HashMap中重要字段:

transient int size :實際儲存的KEY-VALUE對個數

int threshold :閥值,當表爲空的時候,該值初始容量爲16,後期擴容使用

final float loadFactor :負載因子,代表表的填充度,默認爲0.75

transient int modCount : 用於快速失敗,迭代時拋出異常

在JDK1.8中 HashMap底層改爲鏈表+數組+紅黑樹的形式,當Hash衝突多次在同一個位置發生的時候,(確切的說是該位置鏈表長度大於8時),在此位置將用紅黑樹來儲存數據提高讀取效率.

HashMap 包含如下幾個構造器:

HashMap():構建一個初始容量爲 16,負載因子爲 0.75 的 HashMap。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構建一個初始容量爲 initialCapacity,負載因子爲 0.75 的 HashMap。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以指定初始容量、指定的負載因子創建一個 HashMap。

HashMap的基礎構造器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帶有兩個參數,它們是初始容量initialCapacity和負載因子loadFactor。

負載因子loadFactor衡量的是一個散列表的空間的使用程度,負載因子越大表示散列表的裝填程度越高,反之愈小。對於使用鏈表法的散列表來說,查找一個元素的平均時間是O(1+a),因此如果負載因子越大,對空間的利用更充分,然而後果是查找效率的降低;如果負載因子太小,那麼散列表的數據將過於稀疏,對空間造成嚴重浪費。

HashMap的實現中,通過threshold字段來判斷HashMap的最大容量:

threshold = (int)(capacity * loadFactor);

結合負載因子的定義公式可知,threshold就是在此loadFactor和capacity對應下允許的最大元素數目,超過這個數目就重新resize,以降低實際的負載因子。默認的負載因子0.75是對空間和時間效率的一個平衡選擇。當容量超出此最大容量時, resize後的HashMap容量是容量的兩倍:

7.HashMap 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一,存儲方式: Java中的HashMap是以鍵值對(key-value)的形式存儲元素的。

二,調用原理: HashMap需要一個hash函數,它使用hashCode()和equals()方法來向集合/從集合添加和檢索元素。當調用put()方法的時候,HashMap會計算key的hash值,然後把鍵值對存儲在集合中合適的索引上。如果key已經存在了,value會被更新成新值。

HashMap的實現原理:

  1. 利用key的hashCode重新hash計算出當前對象的元素在數組中的下標

  2. 存儲時,如果出現hash值相同的key,此時有兩種情況。(1)如果key相同,則覆蓋原始值;(2)如果key不同(出現衝突),則將當前的key-value放入鏈表中

  3. 獲取時,直接找到hash值對應的下標,再進一步判斷key是否相同,從而找到對應值。

  4. 理解了以上過程就不難明白HashMap是如何解決hash衝突的問題,核心就是使用了數組的存儲方式,然後將衝突的key的對象放入鏈表中,一旦發現衝突就在鏈表中做進一步的對比。

純屬個人總結,如有不對的,歡迎指出!感謝諸君的支持,點個贊吧!

另外本人整理收藏了20年多家公司面試知識點整理 共127頁的PDF 以及各種知識點整理 免費分享給大家,想要資料的話點擊118436082暗號CSDN,或者私信我,暗號PDF。 深入底層,剖析源碼。瞭解本質。愛編程,愛生活,愛分享!文章的最後祝大家在工作的工作順利,在找工作的都能拿到自己滿意的offer!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