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生活隨感之 - Dell的亞洲攻略

Dell 在全球有4大製造中心。昨天的電視專題裏,播放了Dell廈門的生產情況。
這個中心,主要面向以日本和中國爲主的市場。對Dell的商業模式早有了解,看到Dell的實際生產情況,還是感到很喫驚。

1  全球連通的訂貨,配貨,發貨系統
Dell幾乎是0庫存,它的系統會自動根據訂貨情況來向部品製造商下單。而訂貨的來源,80%是網上訂貨,20%是電話訂貨。可以想見Dell的後臺跑着一個極爲強健的系統,麥克戴爾八幾年創立Dell,這個系統估計也磨合了有接近20年。

2 每2小時配送部件至生產流水線
電視裏面見到了一輛小型拖車。每兩個小時鑽進庫房一次,拉出一定的配件,數量和比例也是根據他們的線上系統下的單。這樣就保證了流水線上部件的最小積壓。

3 部件標準化,裝配效率化
流水線上爲2人一組制度,沒2人組成一個小組裝配一臺機器。記者用秒錶計算了其中一組裝配一臺普通PC的時間,是1分52秒。部件的接口做的很標準,裝PC變成了搭積木。

4 直銷模式的微妙改變
Dell直銷模式已經成爲一個無法逾越的目標。即使這樣,Dell並未在中國和日本這樣的亞洲系國家裏取得市場第一的成績。在日本Dell排在NEC和Fujitsu後面,在中國也在聯想後面。昨天的片子裏面播出了Dell全球第一家Real產品展示店,地點在日本東京。店面雖小,對於Dell來說卻是革命性的。因爲Dell的直銷模式從來不會染指實際的店頭,
Dell的產品只出現在新聞,網站,電話裏面。而這種小型Show room方式的店鋪,其實並非以銷售爲目的(我估計它甚至不接受定貨),而是是促進銷售爲目的,讓心存疑慮的消費者,來實際的看看,用用Dell的產品。

最後還是說說中國。Dell想在中國作老大,恐怕幾年之內還不可能。一個原因當然是中國的信用支付手段尚未建立,Dell大行其道的信用卡分期付款買PC,在中國很難展開。另一個原因是亞洲有不看商品不付錢的購買習慣。日本尚有相當一部分人存有這種觀念,要中國人適應直銷的模式,恐怕要花更多的時間。

好的商業模式,好的系統未必能馬上被接受,產生利潤。Dell也一定是看到了這一點,日本Show room的產生,就是一個靜悄悄的變化。如果有一天在中國看到Dell專賣店,我想也不是一件驚奇的事情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