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document.all,瀏覽器對document.all的支持差異

在這個和諧的社會,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在使用 document.all,不用猜,也不用想,比較早接觸網絡的前輩們應該都使用過這個東西。

從何而來
從IE4開始IE的object model才增加了document.all對象,MSDN中也對 Object.all 有詳細的說明,Object.all是個HTMLCollection,不是數組,它包含document.all:
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ms537434%28VS.85%29.aspx
自他出現後,IE後續版本也對其做了很好的支持,並沒有打算放棄這個很有意義的屬性。曾有一段時間,這個屬性連同document.Layers 還被用作Netscape瀏覽器和IE瀏覽器的類型判斷殺手鐗,可惜的是 document.Layers 已經作古,document.all 大有從嬪妃轉爲正宮之勢。
XML/HTML code
?
1
2
3
4
5
if(document.all){
//do something in IE
}else if(document.layers){
//do something in Netscape
}
經典的瀏覽器類型判斷…… 已經作古,切莫使用,後果自負……

發展壯大
開始的時候,確實其他瀏覽器都不支持document.all,但是漸漸的,都開始偷偷摸摸的開始支持了。
因爲它不是W3C的標準屬性,在其他瀏覽器中也沒有找到此集合屬性的說明。
說它偷偷摸摸的被支持是有原因的。

document.all的布爾值
XML/HTML code
?
1
2
3
4
5
6
7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fo").innerHTML = "!!document.all : " + !!document.all;
   }
</script>
<span id="SPAN1"></span>
<div id="info"></div>

這個頁面,在IE中的輸出是:!!document.all : true
其他瀏覽器中:!!document.all : false
一般我們都會用一個對象的布爾值來判斷它是否存在,那麼通過上面的測試,是不是說明,在其他瀏覽器中 document.all 不存在呢??

使用documen.all獲取元素的DOM對象
XML/HTML code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html id="HTML1">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var html = "<table border='1' style='font-size:12px;'>";
       function getElement(sec) {
           html += "<tr><td>" + sec + "</td>" + "<td>" + eval(sec).id + "</td>";
       }
       getElement("document.all(0)");
       getElement("document.all[0]");
       getElement("document.all.item(0)");
       getElement("document.all('SPAN1')");
       getElement("document.all.SPAN1");
       getElement("document.all['SPAN1']");
       getElement("document.all.namedItem('SPAN1')");
       html += "</table>";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fo").innerHTML = html;
   }
</script>
<span id="SPAN1"></span>
<div id="info"></div>
</html>


在瀏覽器的兼容性模式下,這個測試會輸出一個表,各位童鞋可以自行查看。
[img=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GBjYnl493bwr4dR1MgUsbp5-aMzb5IVU0-N7sAu1yjU8yK3sXNr1LTsXvdtzsGGgPlDU6Q5Wt0F1Xt5ms13YfHk0NPKlZCmVIt_epVO-x-HjAdk9lQ][/img]

可見,這個對象還是可以被用來取對象的,很搞笑吧。偷偷默默的把值就取到了。不過還是少用這個屬性爲妙,各瀏覽器在沒有統一之前,都可能更新對它的支持,你要是用這個屬性,那麼相當於給自己的程序裏埋了一顆很雷的地雷。小心哪天爆了。還是用document.getElementById()比較安全。

至於爲什麼在非IE中它的布爾值是假還能使用,還請內力高深的大俠指點一二,咱們在這裏感激不盡了!!

原文參見:http://bbs.csdn.net/topics/34024035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