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野蠻”戰爭——周鴻禕奮鬥記

轉自IT商業新聞

4月1日凌晨,知名互聯網投資人蔡文勝在新浪微博中寫道:“360上市這回事,讓好多人明白了什麼叫‘羨慕妒忌恨’!有木有?!有木有!!”

360上市,讓一些人睡不着覺,那是狂喜的投資人和360員工;360上市,也讓另外一些人睡不着覺,那是“羨慕嫉妒恨”的競爭對手。正如一位互聯網評論人所說的那樣,360成功登陸紐交所,證明360免費模式得到了海外資本市場的認可,這是對360創新能力的肯定。然而,創新從來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衝殺出來的。

熟知中國互聯網江湖的人都知道,偏執好鬥的周鴻禕絕對是一位繞不過的人物:多年來,他左奔右突,樹敵無數,所過之處雞犬不寧,硝煙瀰漫。他是同行眼裏心狠手辣的攪局者,投資人眼裏藉以生財的搖錢樹,網民心中第一個喫免費殺毒“螃蟹”的開山人;他一邊開誠佈公地與所有人合作,一邊爲了生存不惜與權威機構翻臉;因爲年輕莽撞,他早早背上“流氓軟件之父”的十字架,也曾因此反躬自省,發起打擊流氓軟件的全民運動。他是一個不創新毋寧死的理想主義者,更是一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鬥士。

一個人的“野蠻”戰爭——周鴻禕奮鬥記
《IT時代週刊》封面報道:一個人的“野蠻”戰爭——周鴻禕奮鬥記

《IT時代週刊》記者 林艾濤 IT商業新聞網記者 尚濤 發自北京

3月30日清晨,美國紐約,春寒料峭,奇虎360公司全新標識和鮮豔的五星紅旗飄揚在華爾街。習慣了穿便裝的湖北小個子這次破例換上黑色西裝,打起領帶。他披着一件風衣,微笑着站在紐約交易所大樓外,招呼隨行給他拍照。看起來,周鴻禕的心情不錯,再過幾個小時,他創立的奇虎360公司的股票即將在這個歷史悠久的證券交易所交易了。

周鴻禕在投行人士和工作人員的指引下,穿梭在嘈雜的紐約證交所交易大廳,交易員用古老的手勢表達着交易情況。上午10點是360股票開始交易的時間,360將成爲在互聯網裏面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的周鴻禕帶出來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與他同時進入這個行業的同行早在2005年之前就把各自的公司推上市。

與那些抑制不住內心興奮的同事相比,周鴻禕看起來氣定神閒,但聲音早已有些嘶啞,在長達一個多星期的路演中,他不得不參加多場基金見面會。事實上,他不得不花比其他國內同行更長的時間來描述360到底是怎樣一家公司。沒錯,這家即將上市的中國公司在美國沒有任何模式可以參照,國內的評論家們一度擔心國外投資者因爲看不懂這種模式而低估了360的商業價值。

資本市場果然沒有辜負這位中國互聯網老兵的期望。在路演的過程中,周鴻禕感受到美國投資者對於360展示的創新能力的狂熱。在香港路演首日,360的股票獲得3倍的超額認購。到了美國,超額認購一下子達到了40倍。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新加坡的淡馬錫、阿聯酋的阿布扎比投資局三大主權基金都成了360 的重量級投資者,而黑石、富達這樣的全球知名基金也積極參與360的股票認購。

奇虎360在紐交所上市首日表現相當耀眼,首日收盤報每股34美元,較14.50美元的發行價大漲134.45%,公司市值達到39.56億美元。這個市值在境外上市的所有中國概念股中排名前十位,超過盛大、搜狐、噹噹網等行業巨頭,而周鴻禕個人身價也已經超過7億美元。

自2006年7月360安全衛士問世以來,周鴻禕和他領導的360公司一直是爭議的焦點。這個程序員出身的湖北人似乎擅長將企業競爭轉變成全社會關注的問題,他與今天互聯網三座大山——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的創始人之間爭鬥的話題至今依然被人津津樂道.而令人不解的是,每一次爭鬥似乎都將周鴻禕所帶領的公司送上更高的臺階,以至於業界有人要專門研究周鴻禕的公關之道。

周鴻禕本人對此嗤之以鼻,他說,相信依靠公關戰就能打贏對手的人絕對是個白癡。他高調地到處鼓吹微創新和顛覆式創新,並反覆強調創新纔是一個企業的制勝之道。事實上,周鴻禕過去10多年來歷經“三大戰役”,其背後的根源正是其在產品與商業模式上的創新以及對同行既有路線的顛覆。而這一點,在過去10年幾乎被外界忽視。

第一次戰役: 泛安全之戰

對象: CNNIC、百度、雅虎中國

周鴻禕在中國互聯網行業打響第一場戰役,不但讓他一舉成名,更讓他背上“流氓軟件之父”的惡名。這一切,都源自那個特定網絡時代的特定產品——3721中文上網服務。

1998年以前,中國互聯網進入第一次快速發展期,第一代網民上網衝浪的需求異常強烈,但慢騰騰的網速和複雜難記的英文網址,讓網民們只能經常“興奮並罵娘着”。當時正在北大方正打工的周鴻禕敏銳地捕捉到這一需求,並試圖說服領導開發相應的產品。此前,他着手開發了中國第一套免費的電子郵箱系統——方正飛揚電子郵件系統,在公司內部頗受器重。但這一次的產品設想並未獲得領導的認可。

/

1998年10月,抱着實現“讓中國人用母語上網”的夢想,周鴻禕離開工作3年的北大方正,着手創辦3721網站,並在同年推出了3721“網絡實名”的前身——中文網址。網絡實名的本質,實際上是在英文域名的體系下,構建一套中文尋址系統,專爲中國人上網服務。

由於定位準確,產品管用,加上強悍的市場合作與推廣手段,網絡實名所向披靡,並以插件形式快速安裝到千千萬萬用戶的電腦中。兩年後,3721大獲成功,中文上網插件一度覆蓋90%以上的中國互聯網用戶,每天使用量超過8000萬人次。2001年,3721率先在互聯網行業宣佈盈利。到2002 年,3721的銷售額達到2億元,毛利6000萬元,成爲當時國內互聯網行業一顆耀眼的明星。而當時,經營艱難的馬化騰曾險些把QQ軟件以60萬元賣給別人。

周鴻禕手裏的“金蛋”很快引起了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主任毛偉的注意。負責管理維護中國互聯網地址系統的CNNIC帶有明顯的官方色彩,經常發佈互聯網權威統計信息,圈裏沒人敢得罪半分。2001年5月,經營了近3年的3721網絡實名開始收費,此舉觸犯了CNNIC的核心利益。原因是中文上網服務正是CNNIC也想幹的買賣。

2001年6月初的一個下午,毛偉以“合作”爲名試圖“招安”周鴻禕,可開出的合作條件卻讓周“傻了眼”:包括技術、註冊系統、解析以及源代碼都必須交出,並且運營費用都由3721出,周鴻禕只拿到5年特許經營權,還要“貢獻”一大部分利潤,3721儼然成了幹活的總代理。周鴻禕顯然心有不甘。此後雙方多次協商無果。心存狐疑的周鴻禕調查發現,CNNIC不過是“連個公章都沒有”的非官非商機構,他恍然大悟,決定放棄談判。

2001年8月,未獲3721支持的CNNIC乾脆另起爐竈,推出了類似的通用網址標準,企圖替代3721的網絡實名業務。程序員出身的周鴻禕沒有背景和後臺,他的第一個反應是要用自己掌握的技術手段來抵禦CNNIC的進攻,他讓軟件的卸載程序變得十分複雜,以防止CNNIC強行在用戶電腦中刪除 3721。接下來,雙方脣槍舌劍,爭論不休,最後鬧到信息產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前身),部裏還專門召開了聽證會,後也不了了之。

2003年,互聯網行業遭遇寒冬,作爲3721主要競爭對手的百度此時已羽翼豐滿。隨着網頁搜索引擎技術的成熟,當年百度流量驟增7倍,李彥宏取代 3721登上中國搜索引擎公司的頭把交椅。後起之秀攻城略地的勢頭讓周鴻禕倍感壓力,他也很想把網頁搜索做起來,“正好碰上雅虎,結果當了小白鼠”。

雅虎開出的條件讓周鴻禕怦然心動,這家美國公司答應爲他提供與谷歌相匹敵的搜索技術。周鴻禕心想,如果能坐擁雅虎的資金、品牌和技術,再加上自己的渠道、客戶端和運作能力,不僅可以滅了百度,甚至還能順帶把谷歌給滅了。

2003年11月,雅虎以1.2億美元現金收購香港3721股權;2004年3月,周鴻禕出任雅虎中國總裁。對於雅虎開出的收購價格,周鴻禕覺得很滿意。雙方簽訂了一個爲期兩年的協議約定:雅虎先行支付一半資金給周鴻禕,其他資金則看他能否完成盈利指標。這個對賭協議爲後來雙方的衝突埋下了伏筆。

雖然從創業者變成了職業經理人,但周鴻禕似乎並沒有把自己當成打工仔。在雅虎中國的日子裏,他像創業者一樣,不斷尋找新的機會。那時的雅虎中國還是一片蠻荒之地,雖已入華5載,但美國人一直碌碌無爲。“不能說我沒有虛榮心,如果別人都做不好雅虎中國,我能做好,那證明我能力很強。”周鴻禕說出了自己的初衷。

在雅虎中國,周鴻禕大刀闊斧地改革。他不理會雅虎總部堅持做門戶的想法,果斷砍去雅虎並不擅長的頻道,主推面向城市白領的房產、汽車、娛樂、體育等內容,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郵箱和搜索上,特立獨行的他贏得了 “雅虎野蠻人”的外號。正是周鴻禕和雅虎總部對發展方向看法的分歧,爲雙方後來彼此猜忌埋下了“地雷”。

周鴻禕在雅虎的活兒乾得很不錯。2004年雅虎中國一舉扭虧爲贏,實現營收近4000萬美元,利潤近1000萬美元,當年的盈利指標順利完成。不僅如此,雅虎中國搜索業務也超過谷歌中國,郵箱超過了新浪,成爲行業第二,並把戰火燒到了網易門口。不過,在顯赫成績的背後卻是周鴻禕與雅虎總部間種種矛盾的發酵。

2004年6月,雅虎全球惟一的獨立搜索門戶“一搜” 在華髮布,主打MP3搜索,號稱“中國最大的娛樂音樂搜索”。“一搜”的出現正是看到了百度的弱點,搶佔了用戶的心智。即使在今天看來,“一搜”的諸多創新和客戶體驗仍然讓人驚歎不已。它有極簡化的一站式入口及搜索結果頁面,不受任何廣告干擾,沒有人工干預,通過它可以搜索全球50億網頁,支持38種語言。

“一搜”一經推出即獲成功,並給雅虎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實際上,周鴻禕在做“一搜”時,並沒有徵得雅虎總部同意,而是直接從3721拿錢下注,這引起雅虎高層的不滿。好在雅虎中國的業務發展不錯,總部也只好順水推舟,對桀驁不馴的周鴻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基礎服務就應該免費,就應該比收費產品做得更好”,這一點,周鴻禕早在推出雅虎1G郵箱時就已經斷言——當年雅虎郵箱的橫空出世,撼動了被認爲江山已定的郵箱市場格局。周鴻禕認爲,要提高競爭優勢,就必須有自身的特色,郵箱和搜索都是互聯網應該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務,雅虎不會在這上面掙錢。

在這之前,谷歌在美國市場推出了海量的1000MB免費郵箱,國內對手卻因爲害怕耗費帶寬又不賺錢不敢貿然跟進。而在周鴻禕看來,電子郵箱將重返免費時代,免費郵箱成爲網站的基本服務而不是掙錢工具,這將成爲一大趨勢。

周鴻禕的“周氏變法”讓雅虎中國的業務風生水起,嚐到甜頭的雅虎老闆楊致遠覺得周鴻禕身上還有金子可挖。他對雅虎中國的2005年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拒絕提供任何資金支持。周鴻禕終於不樂意了,他強烈要求雅虎總部增加投資預算。2005年初,周鴻禕和總部多次談判仍未如願。

2005年7月6日晚,北京CBD嘉裏中心,身穿黑T恤衫,灰色大褲衩的周鴻禕給同事們帶來一個很突兀的消息,他宣佈8月31日辭去雅虎中國區總裁一職,“進入雅虎時,我和楊致遠約定的就是一到兩年,這是出售3721的售後服務。”

第二次戰役: 免費安全之戰

對象: 瑞星、金山、卡巴斯基

2006年3月,在做了一段時間天使投資人以後,周鴻禕又衝殺到互聯網行業的一線,他再次創業,出任奇虎公司的董事長一職。4個月後,即2006年7 月,周鴻禕推出了“360安全衛士”免費軟件,主打卸載流氓軟件。百度、CNNIC、雅虎助手等一大批根深蒂固的插件嘩啦啦被清理乾淨。軟件發佈頭兩月,每天卸載的惡評軟件就達100萬,其中雅虎助手就在60萬次以上。

此時,雅虎中國已經賣給了阿里巴巴,馬雲成爲了雅虎中國掌門人,雅虎上網助手是其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周鴻禕將反流氓軟件的矛頭直接對準雅虎上網助手,這就相當於和馬雲作對。互聯網第一口水戰由此產生,周鴻禕和馬雲均號召各自客戶不要與對方有業務來往,並相互賭咒稱,永遠不投資對方企業,永遠不和對方發生業務往來。

當時,幾乎所有的互聯網評論人士都站出來表明自己的立場,只有殺毒軟件廠商一直保持沉默,似乎與他們沒有絲毫聯繫。然而,他們4年之後才發現,互聯網第一口水戰意味着自己腳底下的大地正醞釀着一次地震——網絡安全的話語權正從他們的手中脫落,落到360安全衛士這個不起眼的、簡陋的安全輔助工具上。

沒有人感覺到互聯網行業的暗流湧動,甚至連周鴻禕也沒有感覺到,因爲360安全衛士只不過是他要發泄自己一肚子氣的工具——既然業界要把流氓軟件鼻祖的帽子扣到他頭上,那麼他就要通殺所有的流氓軟件,以清洗自己的不白之冤。周鴻禕甚至把360安全衛士定義成一個公益性產品,流氓軟件殺光後,這個產品就將完成它的歷史使命。

不過,從查殺流氓軟件開始,安全就不再是傳統殺毒軟件定義的計算機病毒了。實際上,互聯網一旦普及,安全問題將無處不在。對於經常訪問互聯網的人來說,計算機最主要的安全威脅並不是病毒,而是流氓軟件、木馬等惡意軟件。然而,在傳統殺毒軟件廠商看來,用戶願意爲計算機病毒付費,卻並不願意爲流氓軟件、木馬付費。缺少物質刺激殺毒的大佬並不十分熱衷於此項業務,用戶的信任慢慢轉向能夠滿足他們需求的360安全衛士。

誰也沒有料到,一年之後,這款軟件從無到有,裝機量竟然達到了4000萬。這個時候的360安全衛士已不僅是查殺流氓軟件,而且具備了給操作系統打補丁的功能。再加上其後的垃圾清理、系統恢復、安全下載、查殺木馬等功能,隨着360安全衛士裝機量越來越大,周鴻禕悄然重新定義了網絡安全——不再只是計算機病毒,而是包括流氓軟件、木馬在內的泛安全。

瑞星、金山等傳統殺毒軟件廠商在泛安全領域沒有動力去有所作爲,很快周鴻禕的第二場戰役就打到了它們的老家。在殺毒軟件收費時代,瑞星曾獨步國內殺毒軟件市場。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瑞星的用戶突破8000萬,在中國殺毒市場佔有率是38%,各項指標均居市場首位。然而,當下的瑞星已成明日黃花,風光不再。

2008年,當360的免費殺毒初興乍起之時,殺毒安全領域的所有廠商都將其視爲異類,對其進行口誅筆伐,一頓狂轟濫炸。瑞星在一天之內連發4篇文章,從各個角度闡述“免費沒好貨”的主題思想,鼓吹“免費殺毒無前途論”,某高層更是用“純粹的免費不可能存在”,“免費安全沒有保障”等言語來攻擊免費殺毒。

除了瑞星質疑360的免費殺毒外,相當一部分人心中同樣心存疑慮:既然不賣殺毒軟件了,那靠什麼來掙錢?對於這個問題,周鴻禕獨創了三段式商業邏輯:“只要是人人都需要用的互聯網服務就應該是免費的;只有少數人需要的,纔可以收費;一旦有了一定數量的用戶羣,就可以推出收費的增值服務。”他認爲,傳統的互聯網公司不懂安全,傳統的安全公司又不懂互聯網。他要創造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在中國沒有,在世界也沒有。周鴻禕很感慨,像他這樣的人在美國硅谷就是英雄,但在中國卻不被人理解,甚至遭受人身攻擊。

事實上,2008年8月,360做出來的免費殺毒軟件卻是一個徹底失敗的產品。當時360引入一款國外的殺毒引擎,進行了簡單漢化之後就投入市場。結果,用戶的反饋令人失望——產品實在太爛,即使不要錢,用戶也不願意用。這爲360的團隊上了生動的一課——互聯網產品如果做得不好,即使是免費的,也打不開局面。用戶不是傻子白癡,他們只選擇能夠解決問題的產品。

傳統殺毒軟件廠商們開始嘲笑360,說360號稱要放一顆衛星,結果是一個啞彈。於是,他們徹底堅信免費殺毒不可行是一個真理,便放下心來,心安理得地繼續賣殺毒軟件。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巨大錯誤。2009年10月,在臥薪嚐膽一年多之後,360免費殺毒捲土重來,經過長時間細緻打磨,威力更大,火力更猛,4個月之後就把瑞星從坐了十多年市場第一的寶座上掀下來。半年之後,360免費殺毒過億,徹底改變了安全行業的格局。

這場戰役時間跨度大。口水戰大小不一,周鴻禕不僅要迎戰瑞星,還要面對金山、卡巴斯基等所有依靠銷售軟件來獲取收入的廠商。2010年1月,瑞星與 360之間又爆發了所謂的“後門”口水戰,這不僅是免費安全之戰的高潮,同時意味着昔日的市場老大瑞星被360的免費安全策略擠到了市場的牆角。

即使在2010年底,昔日的市場老二金山公司宣佈全部免費後,瑞星依然嘲笑金山作爲二流公司,沒有能力改變市場格局。然而,在2011年3月底,就在360處於IPO之前的靜默期,瑞星終於向免費安全繳械投降,宣佈旗下面向個人的安全產品全部免費。

第三次戰役: 開放之戰

對象: 騰訊

2010年春節前後,騰訊選擇在二、三線和更低級別的城市強行推廣QQ醫生安全軟件,QQ醫生迅速佔據國內一億臺左右的電腦,市場份額近40%。騰訊的強行推廣行爲在當年6月份再次上演。到了中秋,QQ軟件附帶的“QQ軟件管理”和“QQ醫生”自動升級爲“QQ電腦管家”,而安裝過程中並未出現任何提示信息。

這直接成爲轟動國內外的3Q大戰的導火線。

10月29日,奇虎360宣佈推出“扣扣保鏢”,其中最讓騰訊難以接受的是周鴻禕施出了一記“殺手鐗”,使用技術手段禁止QQ彈出廣告,此舉斷了騰訊的財路,這如一把利刃直插騰訊的核心商業利益。

11月3日晚,騰訊通過QQ彈窗宣佈,“在360公司停止對QQ進行外掛侵犯和惡意詆譭之前,我們決定將在裝有360軟件的電腦上停止運行QQ軟件。” 這就是已經在全國流行開來的所謂“艱難的決定”。後因工信部高調介入調停,這場牽涉幾億人和轟動世界的商業糾紛才得以暫時平息。

“做互聯網的,有三件事躲不開:生、死、騰訊。”這是在互聯網行業裏面一度非常流行的一句話。

按照周鴻禕的說法,騰訊是按照這樣的策略鞏固其江湖一哥的地位:第一,其他小公司先把模式探尋出來,騰訊覺得靠譜,就迅速跟上;第二,遏制戰略,騰訊靠客戶端(QQ)做起家,它怕市場上有一種客戶端的裝機量上億後,會推出即時通訊產品,威脅騰訊的核心產品QQ。

騰訊最有力的招數是強行捆綁。“QQ軟件捆綁了30多個組件,通過捆綁一夜之間就可以獲得百分之好幾十的份額,這比壟斷可怕得多,藉助捆綁,騰訊從即時通訊到媒體(門戶)、金融(Q幣)、娛樂(遊戲)、社區Qzone,無往而不利。”周鴻禕總結後這樣認爲。

周鴻禕將3Q之戰定義爲開放和封閉之爭:騰訊的商業模式是所有的業務都要自己做,是一個封閉的體系,同時利用自己的用戶量和捆綁能力遏制競爭對手的發展,並由此成爲互聯網的全民公敵。過去4年裏360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出3億的用戶量,這讓騰訊感覺360威脅到了其客戶端之王的地位。

周鴻禕堅信,360做的是開放的商業模式,是推動建立有利於整個行業健康發展的生態系統,“騰訊對360的擠壓,就是對整個互聯網行業的擠壓,就是維持騰訊在互聯網行業的壟斷地位”。

2011年上半年,360推出的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動作,不得不令人相信,360的開放確實是動了真格。在業內人士看來,360鼓吹的開放,不是一種爭取道義上的制高點,而是一種商業邏輯。

2011年2月,360推出團購開放平臺。目前,加入360團購平臺的團購網站包括拉手、美團、糯米、24券等200餘家,每日團購的商品總數超過2萬款,覆蓋全國130多個城市。通過建立團購開放平臺,360希望與團購網站建立多方共贏的團購體系。

眼下,周鴻禕開放平臺的版圖越畫越大,他先後推出360桌面、360遊戲瀏覽器、360極速瀏覽器開放平臺,通過客戶端聚合軟件、遊戲、網址、應用,以及引入第三方開放的應用擴展等,將產品功能做得越來越豐富。

現在看來,經過與騰訊一戰之後,360不僅知名度飆升,而且其開放戰略隱然成形。周鴻禕說,360的開放是有所爲,纔能有所不爲。360團購開放平臺容納衆多團購網站,但360自己堅持不做團購;360網頁遊戲開放平臺容納衆多網絡遊戲,但360自己堅持不做遊戲;360極速瀏覽器開放應用擴展平臺,360本身堅持不做同類的擴展應用。

有所爲,有所不爲,或許這樣才能打消合作方的疑慮,踏踏實實地一起合作。

作爲第一大客戶端和第二大客戶端,騰訊和360未來會成爲永遠的敵人麼?周鴻禕似乎終於找到了應對騰訊的策略,那就是反其道而行之:騰訊是封閉的,那360必須是開放的。可如今,騰訊也宣稱要開放。那麼,未來客戶端格局又將走向何方?

顛覆性創新:“360免費模式”的商業邏輯

長時間以來,業界不斷在質疑一件事:360免費如何實現贏利?周鴻禕有時也不無揶揄地稱,要感謝競爭對手給了360發展的機會,因爲他們沒看懂360的商業模式。而似乎直到360發佈招股說明書,業界許多人才恍然大悟,原來360是想這樣賺錢。

給投資人講清楚360的模式似乎並不容易,因爲與國內許多公司稱自己爲“中國的谷歌”、“中國的FACEBOOK”不同,周鴻禕只能講“中國獨一無二的 360”。而讓周鴻禕感到高興的是,投資者不僅很容易就聽懂了360的故事,而且很容易就接受了360的模式,超過40倍的認購就足以說明一切。

在360創造的免費模式中,網絡安全是基礎,也是這個模式能否成功的核心。2006年,各種流氓軟件肆虐互聯網,而當時基於收費模式的傳統安全廠商熱衷於殺毒,對於流氓軟件視而不見,這給了周鴻禕發力的機會。當時專門查殺流氓軟件的360安全衛士成爲奇虎切入安全市場的先頭部隊,接下來的免費殺毒業務給整個安全行業帶來顛覆式的衝擊。

在覈心安全基礎上,360商業模式的第二層是建立多方位且能滿足用戶上網需要的入口。360最初做瀏覽器時,許多同行都還沒有意識到瀏覽器的重要性,而如今瀏覽器已經成爲幾大互聯網廠商爭奪的重要領域。安全瀏覽器成爲網民的上網入口之後,海量用戶的流量就可以變現:360瀏覽器首頁有一個搜索框,內嵌谷歌搜索,360可以與搜索引擎分成;在首頁還有360安全網址,這裏導航的廣告位也是360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除瀏覽器和導航站點外,在奇虎上市前一個月,360安全桌面產品開始試運營。這是在操作系統之上形成一個類似於iPhone的用戶界面,用戶可以安裝、使用一些流行的互聯網應用軟件及服務。這是360爭奪PC入口的又一舉措。業內更多地將這個桌面評價爲“更高級的導航或是流量中轉站”,但360認爲這是 PC和互聯網資源重新組織的方式,是“長尾理論”的實踐。

毫無疑問,瀏覽器導航站等入口產品已經爲360提供了可觀的收入,但360未來實現“大贏利”的是建立在覈心安全和入口產品之上的第三層平臺產品。路演過程中,周鴻禕向機構投資者重點介紹了360的網頁遊戲聯合運營業務,他稱這部分收入的增速將高於網址導航帶來的廣告收入。

上市前,360發佈了團購平臺,用戶只要註冊一個360賬號,就可以在所有開通一站通服務的團購網站上購物消費;隨後360又發佈了極速瀏覽器應用開放平臺,向第三方軟件開發者提供平臺服務。顯然平臺可以衍生出更多生意模式,而在未來雲計算時代能夠成爲一個平臺級的公司,也是360最能打動投資者的關鍵所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