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02.11無線網絡權威指南學習筆記

1,IEEE 802.11是一個協議簇,主要包含以下規範(技術族譜):

1)物理層規範:802.11b,802.11a,802.11g;

2)增強型MAC層規範:802.11i,802.11r,802.11h等;

3)高層協議規範:802.11f,802.11n,802.11p,802.11s等。

2,802.11和OSI模型的關係

IEEE802規範將重心放在OSI模型的最下面兩層

3,網絡類型

WLAN有以下三種網絡拓撲結構:

1)獨立基本服務集(Independent BSS, IBSS)網絡(也叫ad-hoc網絡);

2)基礎架構型基本服務集(Infrastructure Basic Service Set, BSS)網絡;

3)擴展服務集(Extent Service Set, ESS)網絡。

以上爲WLAN的三種拓撲架構

 

 

4.網絡服務

STA服務:

1),身份認證(Authentication),建立關聯之前用來進行身份驗證、

2),解除身份認證(Deauthentication),副作用是終止當前關聯

3),加密(Privacy)、用來防止竊聽

4),MSDU傳遞(MSDU delivery),用來傳送數據至接收端

5),傳輸功率控制和動態頻率選擇

DS(分佈式系統,AP)服務:

1),分佈式,一旦接入點收到數據,就是使用分佈式服務將幀送至目的地,

2),整合,整合由分佈式系統提供服務,它讓分佈式系統得以連接至非802.11網絡

3),關聯(Association)、用來建立AP(作爲網關使用)和移動特定工作站之間的關聯,

4),解除關聯(Deassociation)、

5),重新關聯(Ressociation)。用來變更AP(作爲網關使用)和移動特定工作站之間的關聯,

關聯( association ----》移動式工作站向接入點登記,分佈式系統可根據登記信息判斷哪個移動式工作站使用哪個接入點

                                    ----》只有關聯後才進行身份認證(authentication ),在完成身份驗證前,接入點會丟棄來自工作站的    所有數據

認證(authentication )---》認證是STA在掃描到合適的AP後 ,只有通過認證sta才能通過AP使用WLAN

重新關聯----》當移動式工作站在同一個擴展服務區的基本服務區之間移動時,它必須隨時評估信號的強度,並且在必要時切換所關聯的接入點

當 STA 完成認證之後只需要發送 ReAssociation Request 幀 , 然後等待 ReAssociationResponse 幀完成關聯也就完成了整個切換的過程。

 

5.數據鏈路層的兩個子層

邏輯鏈路控制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 子層

媒體接入控制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子層

與接入到傳輸媒體有關的內容都放在 MAC 子層 , 而 LLC 子層則與傳輸媒體無關 , 不管採用何種協議的局域網對 LLC 子層來說都是透明的

6.網卡及其功能

數據的封裝與解封:發送時,將上一層交下來的數據加上首部和尾部後成爲以太網的幀,

                                接受時,將以太網的幀剝去首部和尾部,然後送交上一層

§ 鏈路管理 主要是 CSMA/CD 協議的實現

§ 編碼與譯碼 即曼徹斯特編碼與譯碼

網卡從網絡上每收到一個 MAC 幀就首先用硬件檢查 MAC 幀中的 MAC 地址如果是發往本站的幀則收下,然後再進行其他的處理,否則就將此幀丟棄,不再進行其他的處理

 

6.802.11幀的主要類型:數據幀、管理幀、控制幀

數據幀:

Protocol:代表MAC協議版本

Address1 :幀接收端

Address2 :發送端的地址

Address3 :供接入點與分佈式系統過濾之用

Duration 媒介使用權 ,RTS 傳送段計算 RTS 幀結束後還需要多長時間用於幀交換。

地址信息

功能

ToDS

FromDS

Address 1 ( 接收端)

Address 2 ( 發送端)

Address 3

Address 4

IBSS

0

0

DA

SA

BSSID

未使用

To AP ( 基礎結構型)

1

0

BSSID

SA

DA

未使用

From AP ( 基礎結構型)

0

1

DA

BSSID

SA

未使用

WDS ( 橋接器)

1

1

RA

TA

DA

SA

轉載

802.11 學習筆記

2011-02-01 17:19:00 閱讀數 32554 文章標籤: authentication 工作 網絡 linux內核 service algorithm 更多

分類專欄: WIFI

一、網絡服務

802 . 11 總共提供 9 種服務:

分佈式 distribution

接入點收到幀 , 就會使用分佈式服務將真傳送至目的地。

 

整合 ( integration )

該服務由分佈式系統提供,它讓分佈式系統得以鏈接至非 IEEE802.11 網絡

 

關聯( association

移動式工作站向接入點登記,分佈式系統即可根據登記信息判斷哪個移動式工作站該使用哪個接入點。只有關聯之後才能進行身份驗證。在身份驗證完成之前,接入點會丟棄來自工作站的所有數據。

 

重新關聯( association )

當移動式工作站在同一個擴展服務區域裏的基本服務區域之間移動時,它必須隨時評估信號的強度並在必要時切換所關聯的接入點。重新關聯是由移動式工作站所開啓,當信號強度現實最好切換關聯對象時便會重新關聯。

 

取消關聯 ( disassociation )

結束現有關聯。

 

身份驗證 authentication

認證是 STA 在掃描到合適的 AP 之後 , 只有通過認證該 STA 才能通過 AP 使用 WLAN 。

現有的認證方式有: (1)open ,即不需要認證,只要交互一個 null 幀 (2)shared key ,需要一個 4 次握手的過程 (3)802.11i ,需要到認證服務器認證

當 STA 完成認證之後只需要發送 ReAssociation Request 幀 , 然後等待 ReAssociationResponse 幀完成關聯也就完成了整個切換的過程。

 

 

解除身份驗證

 

機密性

Wep 等一些加密機制

 

MSDU 傳遞 ( MAC Service Data Unit )

負責將數據傳送給實際的接收端。

傳輸功率控制 ( Transmit Power Control 簡稱 TPC )

歐洲標準要求操作與 5G Hz 頻帶的工作站必須能夠控制顛簸的傳輸功率,避免干擾其他同樣使用 5G Hz 頻帶的用戶。

 

動態頻率選擇 (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簡稱 DFS )

無線局域網必須能夠檢測到雷達系統並選擇未被雷達系統所使用的頻率。

 

二 . 網絡類型

 

基本服務集 basic service set , 簡稱 BBS 由一組相互通信的工作站構成。

 

BSS 分爲兩種 :

獨立型網絡 i ndependent BSS : 通常由少數幾個工作站爲了特定目的而組成的暫時性網絡。

 

基礎結構型網絡 Infrastructure networks : 有接入點。接入點負責基礎結構型網絡的所有通信。

 

 

 

擴展服務區域 extended service set ( ESS )

將幾個 BSS 串聯稱爲 extended service set 。所有位於同一個 ESS 的接入點使用相同的服務組標示符 ( service identifier , 簡稱 SSID )

 

三. MAC

數據鏈路層的兩個子層

邏輯鏈路控制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 子層

媒體接入控制 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子層

§    與接入到傳輸媒體有關的內容都放在 MAC 子層 LLC 子層則與傳輸媒體無關 不管採用何種協議的局域網對 LLC 子層來說都是透明的

 

 

 

 

網卡及其功能

§

§ 數據的封裝與解封 發送時將上一層交下來的數據加上首部和尾部, 成爲以太網的幀。接收時將以太網的幀剝去首部和尾部,   然後送交上一層

§ 鏈路管理 主要是 CSMA/CD 協議的實現

§ 編碼與譯碼 即曼徹斯特編碼與譯碼

§ 網卡從網絡上每收到一個 MAC 幀就首先用硬件檢查 MAC 幀中的 MAC 地址如果是發往本站的幀則收下,然後再進行其他的處理

  否則就將此幀丟棄,不再進行其他的處理

 

 

802.11 幀主要有三種類型 數據幀、控制幀、管理幀

 

數據幀

幀格式:

 

Protocol :代表MAC 協議版本

Type 與Subtype :制定使用幀類型( 控制幀、數據幀、管理幀)

Address1 :幀接收端

Address2 :發送端的地址

Address3 :供接入點與分佈式系統過濾之用

Duration 媒介使用權 ,RTS 傳送段計算 RTS 幀結束後還需要多長時間用於幀交換。 

地址信息

功能

ToDS

FromDS

Address 1 ( 接收端)

Address 2 ( 發送端)

Address 3

Address 4

IBSS

0

0

DA

SA

BSSID

未使用

To AP ( 基礎結構型)

1

0

BSSID

SA

DA

未使用

From AP ( 基礎結構型)

0

1

DA

BSSID

SA

未使用

WDS ( 橋接器)

1

1

RA

TA

DA

SA

幀送至服務器

對應第二行

Address1 : RA/BSSID              Address2 :  SA/TA             Address3 :  DA

幀來自分佈式系統

對應第三行

Address1 : RA/DA              Address2 : TA/BSSID               Address3 : SA

 

控制幀:通過與數據幀搭配使用,負責區域的清空,信道的取得、載波監聽的維護,並於收到數據時予以肯定確認,藉此提高工作站之間數據傳送的可靠性。

因爲無線收發器通常只有半雙工工作模式 即無法同時首發數據 爲防止衝突 802.11 允許工作站使用 request to send(RTS) clear to send CTS 信號來清空傳送區域。

節點1有個幀待傳,首先發送RTS幀,預約無線鏈路的使用權、要求接收到這一幀的其他工作站保持沉默。

接收到RTS幀,接收端會以CTS幀應答,RTS會令附近的工作站保持沉默。

RTS/CTS完成交換後,可發送frame

------》簡單理解就是一個幀待傳,讓其他工作站保持沉默,我不接收訊息,不要發東西給我/

 

管理幀

負責監督,用來加入或者退出無線網絡及處理接入點之間關聯轉移的事宜

爲了限制廣播或組播管理幀所造成的副作用,收到管理幀後,必須加以查驗。只有廣播或者組播幀來自工作站當前所關聯的BSSID時,它們纔會被送至MAC管理層。唯一例外是beacon幀。

管理幀的類型:

Beacon(信標幀):主要用來聲明某個網絡的存在,定期傳送信標可以讓station知道網路的存在,從而調整加入網絡所需要的參數

Probe Request (探查請求)

移動工作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