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5 工具和度量(1) - 詳解NPDP(7)

前言

本章的內容很多

  • 5.1 創意工具
  • 5.2 可行性分析
  • 5.3 財務分析
  • 5.4 產品概念和規格
  • 5.5 產品設計工具
  • 5.6 項目管理
  • 5.7 風險管理

我把它分成三個部分

  1. 是否可行
    1. 5.1 創意工具
    2. 5.2 可行性分析
    3. 5.3 財務分析
  2. 做正確
    1. 5.4 產品概念和規格
    2. 5.5 產品設計工具
  3. 正確做
    1. 5.6 項目管理
    2. 5.7 風險管理

怎麼做正確的決策

5.1 創意工具

創意工具的作用是解決產品從0到1 的過程的問題,本節介紹了下面幾種方法

  1. scamper策略(S – 替代; C – 合併; A – 改造; M – 調整; P – 改變用途; E – 去除; R – 逆向操作)
  2. 頭腦風暴法(正常融洽和不受任何限制的氣氛中以會議形式進行討論、座談,打破常規,積極思考,暢所欲言,充分發表看法)
  3. 思維導圖(節點,連接)
  4. 故事板(聚焦用戶行爲)
  5. 頭腦書寫法(書寫)
  6. 六頂帽子(平行思維)
  7. swot分析(S (strengths)是優勢、W (weaknesses)是劣勢,O (opportunities)是機會、T (threats)是威脅)
  8. pestle分析(政治因素(Political)、經濟因素(Economic)、社會因素(Social)、技術因素(Technological)、環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
  9. 德爾菲法(專家,問卷)

每種方法都存在自己的側重點,產品團隊可以根據自己項目的特點和項目掌握的資源選擇合適的方法。

這裏還提到了兩種思維方式,發散思維(尋找創意)和聚合思維(最終解決方案)。

5.2 可行性分析

即分析成功的可能性,門徑管理的每個環節都要進行可行性分析。

分別從如下環節分別對項目進行分析

  1. 市場潛力
  2. 財務潛力
  3. 技術能力
  4. 營銷能力
  5. 製造能力
  6. 知識產權
  7. 法規影響
  8. 投資要求

5.3 財務分析

這裏的重點是,財務分析是5.2可行性分析中最核心的要素。

財務相關的分析是技術研發轉產品的短板,因爲在研發團隊,是不需要關心財務報表數據的,畢竟是出活的部門。

但是作爲產品負責人,如果產品不能養活整個團隊甚至盈利,那這個項目就是失敗的。

這裏有一個財務分析的基本框架。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這裏重點有個指標,投資回報率(RI)

包含3個度量指標

  • 投資回收期
  • 淨現值
  • 內部收益率

投資回收期(Payback Period)就是使累計的經濟效益等於最初的投資費用所需的時間。越短越好。
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是一項投資所產生的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與項目投資成本之間的差值。越大越好。
內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就是資金流入現值總額與資金流出現值總額相等、淨現值等於零時的折現率。越大越好。
產品開發中進行財務分析的目的

  • 評估單個投資的真實回報率
  • 比較多個可選的投資項目,是組合管理中的主要工具

下面給出一個新產品機會的財務分析的電子表格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流程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