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數學基礎與軟件開發-追尋曾經的夢想(一)

        經常看到數學與軟件開發之間的話題,偶爾,朋友們也在一起談論,數學與軟件到底有什麼聯繫。每當被問及此類話題的時候,心中似乎總要泛起陣陣漣漪,不能平靜,然而又很難簡單明瞭的表述,因此有一段時間我只好選擇沉默。
        數學是什麼?研究生時期,曾經有一位備受尊敬的老前輩詭祕地問我們這些小輩,不知是誰,脫口答曰:“數學是關於空間形式與數量關係的科學”!老前輩笑到:“我猜,你們一定有人這樣回答的”,聽到這話,我們不禁產生一絲茫然,難道不對嗎?老人家慈眉善目,不無得意地對我們說:“年輕人,你們一定要記住,Hilbert說,所謂數學,就是大數學家腦袋中想的那些事情”!今天想起當年的這段往事,彷彿就是昨天的事情,我已經離開數學領域十幾年了,想起這些往事,十分親切,那份留戀油然而生……
        的確,要想理性的給數學下一個定義,是十分困難的,通常意義下大衆能夠直接瞭解的數學基本上都是一、二百年前的東西,至於大學標準數學系中能夠接觸到的比較近代的“數學”,例如,近世代數、泛函分析,代數拓撲等大體都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因此當一旦被問及近、現代數學究竟包含些什麼東西,能夠解釋清楚的人,一定是具有很深數學修養的人,筆者肯定不是這類人。記得當年讀數學系的時候,班級中有31人,高考數學卷面100分,附加題20分,班級中絕大多數都在105以上,最高117分,很慚愧,本人僅僅97分,居於平均分以下。遙想當年,每個人都意氣風發,因爲哪個年代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時期”。然而,專業數學特有的本性很快擊潰了大多數人的夢想,半個學期過後,大多數人的數學家之夢基本上就蕩然無存了,……。我的班主任是研究代數的,選定的教材是北師大老前輩張禾瑞先生、郝丙新先生的《高等代數》,那個時候我們真的對數學充滿着憧憬,然而,很快,我們就發現,大學數學的味道,真的很難接受,相當難接受!兩個月下來,我們大多數人搞不清楚,《高等代數》是幹什麼用的,數學分析,那就更成問題了,什麼實數構造理論,ε-N語言,……,一系列乾乾巴巴的純正的數學,一系列遠離現實的數學、一系列具有百年以上歷史的數學,讓我們品嚐到一股從未品嚐過的辛辣,難道這是一杯苦酒嗎?對許多同學而言,有一種上當或誤入歧途的感覺。高年級的師兄、師姐們說:“你們這才哪跟哪呀?以後你們就知道了,這僅僅是開始,當你們品嚐過什麼‘泛函(分析)、實變(函數)’,那你就知道數學系得滋味了,保證你辛苦一學期後,難解其中味”!客觀的說,數學系的成活率很低,一個年級也找不出幾個(注意,一位數)能夠理解所學內容的,我很幸運,成爲少數中的一個。20年後的今天,回想當年的往事,真是虛汗一身,選擇數學系是一種幸運,也許不是,我無法判斷,夜深人靜的時候,翻開那些精裝的數學名著,我始終感覺到一種遺憾,有時候,真想回到那個曾經擁有夢想的領域,然而時間不能倒流了。
        數學離現實有多遠,我不具備回答這個問題的資格。然而,我可以認真地告訴你,的確很遠,數學與軟件開發有着極大的差別,沒有十年的鋪墊,現代數學中你幾乎不能做出像樣一點的工作,即使是神童,也無法迴避這個事實。軟件則不然,如果你選擇在軟件領域中工作,你可以選擇恰當的起點,2-3年即可以成熟的投入工作,在數學領域是不行的,那些經典課程,如前面提到的數學分析、泛函分析、近世代數等等是不可逾越的關隘。軟件代碼可以Copy,即使你不懂,數學研究在這方面幾乎無法類比。經常聽到有人談起數學基礎對軟件開發的重要性,因此也心中癢癢的嘮叨幾句……。(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