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爲什麼總是學不會設計模式

值得收藏,方便以後查找,參考鏈接:http://www.cnblogs.com/wangfupeng1988/p/3687346.html

1. 前言

設計模式——最熟悉的陌生人。

很多人應該都有這種感受,早就知道設計模式,也能隨口說出幾種,但是不知道每種是怎麼回事。或者說只知道工廠模式等幾個常用,簡單的。估計那也是靠記憶,而不是真正的理解。

我也有這種親身體會,在好幾年之前就知道設計模式。之前也一直抽時間學,但總是學了就忘。而且學習過程很枯燥,完全是背誦式的記憶那些類圖,不是真正的理解,更別提應用了。

 

2. 關於“設計”

設計,就是爲了更好的應對變化。沒畢業時候不知道軟件系統怎麼會有變化,但是工作之後慢慢就會發現,變化,那叫一個天馬行空。。。

一提到“設計”,大部分人可能會直接想到設計模式,而且是23種設計模式。其實這是錯誤的。其實學會設計、應用設計,應該分爲四個層次:

 

2.1 面向對象 

首先要了解面向對象,什麼是面向對象?什麼是封裝、繼承和多態,以及三個特點的表現形式。基礎很重要。

要想充分了解面向對象,三個特點,最好還是按部就班的參考一本權威書籍,看看書上說的你是不是真的理解。看看繼承和多態的表現形式你是否都知道。

如果沒按部就班看過書,就不要以爲自己都會了。借用某相聲演員一句話:“你以爲你以爲的就是你以爲的?”。。。

 

2.2 抽象與具體

如何更好的解決“變化”問題?答案是“提取抽象、隔離具體”。 

什麼是“抽象”? 抽象就是不變的東西,一個數據表的操作,總會有增刪改查,把他們作爲接口,這是不變的。

什麼是“具體”? 具體是實際執行的,一個數據表的增刪改查,用sqlserver、access還是oracle?可能會有變化。

我們應該依賴於抽象編程,而不是依賴於具體編程。應該把程序中的共性抽象出來,並且把具體實現的部分隔離開來,讓他們都依賴於抽象,並且互不影響。這其實就是設計。

只有理解了“抽象”、“具體”、“隔離”這幾個詞兒,你才能真正理解設計模式。否則就別指望。

 

2.3 SOLID五大原則

系統設計的5大原則,簡寫分別是S、O、L、I、D。

  • S - 類職責單一原則: 即職責劃分要清晰,不同職責的不要攪和在一起。每個類應該只有一個讓他發生改變的原因。
  • O - 開放封閉原則: 對擴展開發,對修改封閉。即如果系統要變化,就去擴展、新增新類,不要修改現有的類。
  • L - LISKOV原則: 子類應該能充分覆蓋父類,並且讓使用者分不出差別。
  • I - 接口分離原則:每個接口只管一個功能,不要出現“胖接口”。增加功能時,要加接口,而不是改接口
  • D - 依賴倒置原則:具體應該依賴於抽象,而不是抽象一來於具體,即低層要依賴於高層。

對於以上5大原則,此處不詳細解釋,有興趣的可以查閱《你必須知道的.net》第二版,裏面講的非常詳細。

如果詳細分析這5大原則,其實他們都是圍繞着“提取抽象、隔離具體”來的。

  • S - 類職責單一原則: 隔離
  • O - 開放封閉原則: 依賴於抽象,隔離具體
  • L - LISKOV原則:抽象
  • I - 接口獨立原則:隔離
  • D - 依賴倒置原則:依賴於抽象

 

2.4 設計模式

最後纔是設計模式,設計模式其實是一些工具而已。

是“術”,不是“道”。如果你不明白以上那些“道”,而直接去學“術”,肯定是學一次忘一次。

在看每個設計模式的時候,你都要去向着這個方向去思考:它是不是提取了抽象、分離了具體、依賴於抽象、封裝了具體? 這樣一來,你就會明白了。

 

3 例子:工廠模式

工廠模式在設計模式中分三種:簡單工廠、工廠方法和抽象工廠,其實這三種對應了不同的抽象程度。 下面簡單分析前兩種。

3.1 簡單工廠:

看上圖,很明顯是“提取抽象,分離具體”。將數據操作的接口提取出來,交給不同的實現類來實現。

工廠類返回的是IDBHelper接口,即客戶端會調用IDBHelper接口,而不需要關心具體實現,這就是“依賴於抽象,而不是依賴於具體”。

還符合“開放封閉原則”,例如現在又要用DB2數據庫,那麼再加一個實現類就行,無需改其他地方。客戶端也不會察覺後臺的變化。這就是:對擴展開放,對修改封閉。

 

簡單工廠之所以叫“簡單”,是因爲它的工廠類還依賴於數據操作實現類,這違反了“依賴倒置原則”,那麼該怎麼辦呢?

 

3.2 工廠方法:

上文說了,簡單工廠類依賴與數據操作實現類,當前有3個實現類,那麼工廠類肯定需要判斷,免不了有if else或者swicth case語句,

複製代碼
switch (type)
            {
                case "sqlserver":
                    return new SQLDBHelper();
                case "oracle":
                    return new OracleDBHelper();
                case "access":
                    return new AccessDBHelper();
                default:
                    throw new Exception("type參數錯誤");
            }
複製代碼

而這些語句,就是設計模式重點要改進的地方。

如何讓工廠類不依賴於數據操作實現類? 答案還是“提取抽象,分離具體實現”。

 

將工廠類的具體職責抽象出來,然後分離一些實現類,分別實現各自的功能。

 

4. 總結

學設計模式不容易,需要熟悉語言、面向對象、理解設計原則。。。。即便是都看會了,理解了,到了應用又是個麻煩事兒。

有一位大牛說過:《設計模式》這本書,我們要像字典一樣經常拿出來翻翻看看,而不是通篇看完就算了。

可見,它需要我們長期的“學習 - 應用 - 總結 - 學習”,才能更好的理解。

 

另外,我感覺在系統設計中,也沒有必要非得去套用設計模式,只要符合設計原則,符合開發、運行效率,怎樣設計都行,不要爲了用而用,濫用不如不用。

話又說回來,還是對設計大原則,對“道”的理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