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要搞敏捷嗎?教你挑選試點團隊的蓋世絕招

本文轉載自公衆號敏捷2046,作者爲著名敏捷&精益專家王明蘭女士。

每一個嘗試敏捷轉型的企業都面臨着如何選擇試點團隊的問題。如果你選對了,爲長路漫漫的轉型邁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如果你選錯了,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的結局。

 

爲啥要試點

1957年Iowa State College提出技術接納生命週期曲線,後由傑弗裏·摩爾(Geoffrey Moore)使用鴻溝理論加以完善。

其主要觀點是:不同顧客羣接納新技術需要的時間不同。根據接納速度的快慢,顧客可以分爲技術愛好者、產品嚐鮮者、實用主義者、保守主義者和懷疑主義者五種類型。技術愛好者和產品嚐鮮者構成早起市場,實用主義者和保守主義者構成主流市場。理論上,市場隨時間變化的分佈圖像一口掛鐘,早期市場規模較小,隨後逐步增長形成主流市場。

這個技術接納生命週期同樣適合任何新方法、新產品、和新思想。從一個企業的範圍來看,敏捷是一種新事物,剛引入一家企業的時候,大部分人會持有懷疑、慎重甚至否定的態度。因此,需要選擇合適的試點團隊,進入“早期市場”做出效果證明給那些實用主義和保守主義者,才能吸引 “主流市場”擁抱敏捷。

此外,敏捷不是一個通用的標準,在不同的企業裏,甚至在同一家企業的不同業務線落地的實踐方法都可能會不同。通過試點,可以探索出敏捷在本企業、本業務線如何應用,從而爲後續開展的團隊提供參考借鑑。

業界模型:如何選擇試點

那麼選擇什麼樣的團隊做試點團隊比較合適呢?Mike Cohn提出了一個試點團隊的選擇框架,選擇試點團隊從以下幾個維度考慮,如下圖:

 

 

 

  • 項目規模

最好選擇那些獨立的、規模在5-9人以內的試點團隊。第一個試點不要選擇大團隊,比如幾十人規模不適合做團隊級敏捷的試點。試點的目標雖然是探索敏捷在企業裏如何落地,但是全公司的人都在關注試點團隊的效果。因此對於第一個試點,儘量避免選擇團隊之間交織依賴的項目,避免不必要的複雜性,增加試點成功的概率

如果企業裏沒有小規模項目,退而求其次,可以選擇大項目中的一個小團隊做試點。

  • 業務利益干係人的參與

如果缺少具有業務決策權的人蔘與試點,那就只能在研發範圍內開展敏捷,但是業務人員在價值流的最上游,沒有他們的參與就無法開展真正的敏捷。如果你選擇的是Scrum框架,那麼最好有業務決策權的人,參與到Scrum流程中承擔PO的角色。

  • 項目週期

很多企業的管理層期望敏捷開始試點後馬上立竿見影。但是,凡事經歷過組織變革的人都知道,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一種新思想、新方法引入後,團隊需要先學習、適應,才能開始進入狀態。憑我個人的經驗,敏捷團隊如果看到定性的效果,需要至少一個迭代的時間,會看到透明化、溝通協作高效、團隊士氣可能會有所提升的效果。如果要通過數據量化看結果,需要4-6個迭代的時間,待團隊的迭代速率保持穩定後,纔可能會有速率提升的趨勢。

因此,項目的週期不能太短。有些公司的一些項目,團隊人員不固定,每個迭代都是臨時組隊,交付完規劃的特性後,人員釋放,下個週期重新組建團隊,這樣就沒有辦法看到持續的效果。

但是,項目的週期也不要太長,因爲那些長到1-2年的項目往往節奏緩慢,缺乏變革的緊迫感。

  • 項目的重要性

常見誤區:

很多企業的高管擔心敏捷轉型會影響項目的進度,因此喜歡選擇那些內部產品,原因是內部產品的進度可松可緊,沒有外部客戶和市場的壓力;或者傾向於選擇那些不在公司的主航道上的項目,原因是如果這些項目失敗或延期,對公司的核心業務沒有影響。但是,在這樣的項目裏即使試點成功,對公司的主航道項目人員也沒有說服力,因爲大家會覺得這些項目不重要,他們有閒功夫來嘗試,而我們沒有時間。

因此,試點要選擇那些在企業業務的主航道上的項目。但是,不要選擇那些最關鍵的項目,比如對企業生死攸關的項目、處於救火狀態的項目,因爲拋開敏捷轉型因素不談,一旦這些項目自身運作有了問題,大家會懷疑“是敏捷的錯”。所以,要選擇那些在企業的主航道上的中等重要程度的項目。

選擇試點還需要考慮啥?

除了Mike Conh的模型裏提到的考慮因素外,還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 團隊最好坐在一起

儘量不要選擇那些團隊分佈在不同的地區甚至國家的項目,除非這種分佈式團隊是企業的主流團隊。

  • 最好選擇那些新產品開發的項目,而不是維護類型的項目

維護類型的項目往往不能夠引入太多的變化,比如:你無法用敏捷的方式實踐新的Idea從誕生到上線的整個過程。此外,一般來說,維護類型的項目遺留代碼的包袱比較重,在遺留代碼上嘗試敏捷工程實踐尤爲困難。

  • 純軟件項目優先

如果企業有軟件、硬件集成的項目,要先選擇純軟件項目來試點,試點見效後再考慮將硬件項目試點。雖然有很多報道、案例證實敏捷完全可以應用在硬件項目中,本人也做過硬件項目的敏捷輔導,但是,相對來說,軟件的本質決定了軟件項目更加適合敏捷,也更容易讓企業看到變化。

最後,選擇一款合適的敏捷落地工具也是很重要的。工具承載了敏捷的理念和流程,與敏捷流程匹配得比較好的工具像 Jira,ONES 等都還不錯。Jira 誕生早,產品有點繁重,設計上體現了西方人的思維;ONES 本土化落地,在軟硬件、金融科技、互聯網、遊戲、新零售等領域均有成熟的解決方案,更符合中國人使用習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