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盤命名規則與分區原理

1. 磁盤命名規則

IDE

一個IDE扁平電纜可以連接兩個IDE設備,通常主機都會提供兩個IDE接口,因此最多可以支持4個IDE設備。

這兩個IDE接口通常稱爲IDE1(primary)和IDE2(secondary),而每條扁平電纜上的IDE設備可以被區分爲Master(主設備)和Slave(從設備)。

這4個IDE設備按照如下規則命名:

IDE Master Slave
IDE1(primary) /dev/hda /dev/hdb
IDE2(secondary) /dev/hdc /dev/hdd

IDE設備的文件名是固定的。

SATA

由於SATA/USB/SCSI等磁盤接口都是使用SCSI模塊來驅動的,因此這些接口的磁盤設備文件名都是/dev/sd/[a-p]的格式。

SATA/USB接口的磁盤根本沒有一定的順序,這時候就要根據Linux內核檢測到磁盤的順序來決定設備文件名。

磁盤分區原理

磁盤單位

1. 盤片上可以細分出“柱面“與“扇區”兩種單位。
2. 磁盤的每個扇區都是512bytes,第一個扇區特別重要(由於MBR的存在)。
3. 分區的最小單位爲柱面。

分區示意圖

+----+                       +------------------+---------------+------+
|disk|---the first sector--->|Master Boot Record|partition table|      |
+----+                       +------------------+---------------+------+
                             |446bytes          |64bytes        |2bytes|
                             +------------------+---------------+------+
                                                /               \
                                               /                 \
                                              +-------------------+
                                              | p1:   1~100       | 設置起始柱面
                                              +-------------------+
                                              | p2: 101~200       |
                                              +-------------------+
                                              | p3: 201~300       |
                                              +-------------------+
                                              | p4: 301~400       |
                                              +-------------------+

所謂的分區就是對64bytes的分區表進行設置。

硬盤默認的分區表僅能寫入四組分區信息,這四組分區信息我們稱爲主分區(primary)或擴展分區(extende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