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C894--以太網上IP數據報的傳輸標準

備忘錄狀態

這篇RFC闡述了一種在以太網上封裝IP數據報的標準方法。這篇RFC是爲ARPA-INTERNET社區提供的。

 

介紹

本備忘錄適應於以太網(10Mbps,48bit地址)。詳細描述了IP數據報在試驗型以太網(Experimental Ethernet)上的傳輸過程。

 

幀(Frame)格式

IP數據報以標準以太網幀格式進行傳輸。以太網幀中的type字段必須包含十六進制值0x0800,。data字段包含IP包頭和緊接包頭的IP數據。

以太網發送的包中data字段的最小長度是46字節。如果需要的話,data字段應該用0填充,以滿足最小長度。這個填充不是IP包的一部分,也不計算在IP報頭的total length字段中。

以太網發送的包中data字段的最大長度是1500字節,所以Ethernet發送的IP數據報的最大長度也是1500字節。鼓勵具體的實現能夠支持最大長度的包。網關(gateway)的實現必須能夠接收最大長度的包,並且如果需要的話可以進行分片。如果一個系統不能夠接收最大長度的包,它應該採取一些方法,阻止別的系統發送最大長度的包,例如,通過使用TCP中的MaximumSegment Size 選項。

注意:以太網上的數據報可能比通常的Internet默認最大包長度576字節長。連接上Ethernet的主機,當要發送數據報給不在同一個以太網的主機時,應該記住這一點。應該發送小點的數據報來避免在中間的網關上進行分片。在這一點上如果要深入研究可以參考4。

 

地址映射

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完成32位Internetaddress到48位Ethernet address的映射。可以用靜態的表,也可以使用動態的發現過程。

        靜態表

                每一個主機可以提供一個包含本地網絡所有其他主機的表,表中包含他們的Ehternet地址和Internet地址。

        動態發現

               32位Internet address和48位Ethernetaddress之間映射可以通過ARP(地址解析協議)來完成。Internet地址被隨意地分配到一些網絡中,每個主機必須知道它自己的                Internet地址,並且能夠適當地回覆Ethernet AddressResolution pachets,當然在需要的時候,它也可以使用ARP將Internet地址轉換成Ethernet地址。

        廣播地址

       Internet廣播地址(那個網絡的地址中,主機部分全是二進制1),可以被映射成Ethernet廣播地址(所有的二進制位都是1,十六進制下是FF-FF-FF-FF).

 

       強烈推薦使用ARP動態發現過程。

 

尾格式

Unix 4.2bsd的一些版本使用了一個不同的封裝方式,是爲了使帶有VAX虛擬內存體系結構的網絡表現的更好。允許在同一個Ethernet網中的系統在他們之間使用這種格式。

除非發送者明確知道接受者能夠解析這種格式的包,不需要主機去實現它,這個格式的包也不應該發送給其他主機。這種尾包封裝的細節可以參考6。

(記住:現在Unix 4.2bsd選擇全部使用這種尾格式,或者全不用,(對每一個接口來說),取決於啓動時的選項。在將來可能有改變。Unix 4.2bsd同時也使用一種非標準的Internet廣播地址,地址中的主機部分全是0,這在將來也可能改變)。

 

字節序

和在IP協議說明書的附錄B中所描述的一樣,以太網上的IP數據報像一串8-bit的字節一樣傳輸。

 

參考引用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