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歸來---話說AR眼鏡

       2020年1月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吸引了大概4500多家全球企業,大概18萬人參展,其中有1000多家中國企業。中國企業在應用落地與行業解決方案方面這幾年的確發展很迅速,本人有幸全程參與並且都體驗了一下展出的AR眼鏡。

      這次CES中國很大企業集中在機器人、自動駕駛、AR/VR、無人機以及AI識別方面的應用上,其中AR頭戴顯示產品作爲新興起的科技產品獲得了廣泛的關注,主要對AR相關企業進行備忘一下:

AR眼鏡主要集中在消費級工業級兩個方面:

1.1 谷東科技  AR眼鏡(#31166-14 展區)

  本次CES,谷東科技發佈了新產品酷瞳G200-E AR眼鏡以及光學模組,採用自主研發光學模組M300。這款產品重量在80g左右,採取分體式設計,畫質可以達到4k 120幀。同時搭配了1300W像素Snoy Sensor攝像頭,支持自動對焦,可用於警用安防、文化旅遊、物流等場景。

1.2  Nreal Light AR 眼鏡(#20930 展區)

      Nreal Light MR眼鏡,採用分體式便攜設計,重量爲88g,採用雙目自研光學方案,Micro OLED顯示模組,實現52°視場角以及1080p高清分辨率。通過USB Type-C數據線將混合現實眼鏡與Android手機進行連接使用。

      在體驗區,Nreal展示了由開發者提供的《快斬三國 AR版》、殭屍題材遊戲《Zombie Bomber AR》,以及其自主研發的街機格鬥遊戲《Corner Fight》等。

1.3 0glasses RealX AR眼鏡(#21445展區)

     0glasses展示了在國內發佈不久的重磅新品消費級MR眼鏡RealX,採取共軸空導光學設計,Fov爲50°,重量只有70g左右,1920*1080分辨率。採取雙目太陽鏡分體式設計,搭配手機進行使用。 

1.4 am glass AR眼鏡 (#21415展區)

   太平洋未來的 am glass 二代產品採取共軸曲面光學方案,52°視場角,1920*1080分辨率,雙Global Shutter攝像頭+RGB攝像頭,眼鏡重量爲88克,支持Android 7.1系統。同時針對文旅等場景實現定製化,搭配供電裝置進行使用。

1.5 MAD Gaze GLOW MR眼鏡 (#21523展區)

    MAD Gaze展示了GLOW MR眼鏡,GLOW 採取組合光導,提供45°/53°視場角兩個版本,重量爲 75g,可摺疊,通過USB-C數據線連接手機使用。

1.6 Vuzix Smart Swim AR 眼鏡

    Vuzix在本屆CES上發佈了一款面向游泳愛好者的AR眼鏡:Smart Swim,這款眼鏡採用單目設計,支持全綵色顯示,需要疊加在泳鏡上進行使用。

1.7 Ximmerse MR 眼鏡 (#21517 展區)

    Ximmerse 攜多款產品參展,其中 Rhinox 作爲MR頭顯產品,搭配耳機整套重量爲560g,視場角爲57°,分辨率爲1440*2560,支持Android 7.1以上系統,配合MR系統方案使用,基於X-Anchor可支持多人MR,主要應用於文旅、遊戲、教育、工業、安防訓練等場景。

1.8 MIX Air AR眼鏡和 CrossFire (#50715 展區)

     蟻視帶來了MIX Air一體式AR眼鏡和名爲CrossFire的原型機。兩款設備採用自創混合光波導光學設計。其中MIX Air的視場角爲85°,內置操作系統,分辨率爲2k。CrossFire採取分體設計,視場角突破146°,分辨率爲4k,同時還保留了較爲輕便的外觀。

1.9 RealMax 乾  AR眼鏡(#20945 展區)

    塔普翊海攜AR眼鏡產品REALMAX乾參展,這款AR眼鏡採用自由曲面光學設計,視場角可達100.8 °,2k分辨率。重量上做了一些取捨。產品功能強大,支持手勢追蹤、空間定位等。

除了國內廠商展出的實際應用的AR眼鏡外,還有一些AR概念產品。

三星AR概念眼鏡

 

三星AR眼鏡概念機

三星新款AR眼鏡概念機搭配三星Galaxy手機使用,佩戴者可以選擇鍛鍊的身體部位以及全息虛擬健身教練,通過AR指導用戶進行健身鍛鍊。

TCL AR概念眼鏡

    TCL帶來了分體式AR設備Project Archery的2.0版,這款AR眼鏡採用了micro OLED顯示屏。2.0與1.0最大不同之處在於2.0可以根據頭型調節鬆緊,對舒適度進行了優化。這款眼鏡產品並不具備SLAM,但可以用於觀看2D、3D電影和玩遊戲等。

光學模組產品

靈犀微光

  靈犀AR在本次展會上攜手OmniVision Technologies、Syndant、Xvisio,聯合推出6款顯示模組和整機產品。

AW70 光波導AR顯示模組

     靈犀微光與豪威科技合作開發的AW60、AW70也亮相本屆CES。其中AW70據稱是目前全球最輕的光波導AR顯示模組,近30度視場角,光機重量爲11.5克,爲實現高集成度眼鏡式AR產品提供基礎。搭載AW70光波導現實模組的AR眼鏡外觀小巧精緻,外觀接近於普通眼鏡,佩戴舒適性提高。

耐德佳

“無界” 光學解決方案MR頭顯

     耐德佳展示了與詮視科技合作開發的一款搭載6DOF VSLAM、120°超大視場角的MR頭顯方案。該款MR頭顯採用耐德佳“無界”MR光學解決方案,具有120°的FOV ,可以覆蓋人眼正常視覺,實現虛實“無界”融合。與此同時,耐德佳在本屆CES上還展出了自由曲面棱鏡搭配LCoS屏產品及便攜式AR頭顯watchAR眼鏡。

LetinAR

PinMR 2020 光學模組

韓國AR光學廠商LetinAR 發佈了一款名爲PinMR 2020的大視場角AR光學模組,PinMR 2020版的垂直視場角則提升到45度,橫向視場角爲65度,對角線視場角在81度左右。

 

AR效果演示

本次Letin帶來的解決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垂直視角狹窄的問題,同時讓光學鏡片變得像普通眼鏡一樣輕薄。除此之外, Letin 還展示了一套AR+AI翻譯方案,兩個使用不同種類語言的人對話,對方說的話會被AI實時翻譯,然後將翻譯後的內容顯示在眼鏡屏幕上,同時眼鏡會播放翻譯後的語音,最終實現跨語言對話,這個方案具有非常強的使用場景。

 

企業級AR眼鏡產品

0glasses Danny 2 MR 眼鏡

 

Danny 2 MR 眼鏡

企業級MR眼鏡Danny 2是在0glasses Danny 1基礎上推出的升級版產品,這款眼鏡採取單目方案,讓高清攝像頭位於眼鏡中間,可以提供穩定、準確的識別效率。

Danny 2 MR眼鏡可以同時兼容Windows和Android系統設備,針對工業、能源、製造、醫療、航空航天、軍事等行業場景更進行了有效改進,比如眼鏡腿可拆卸、通過0glasses自研掛件兼容12款安全帽及軍警頭盔等等。

Vuzix M4000 AR眼鏡

 

 

      M4000採用一體化設計,光學方面升級爲光波導光學模組設計,視場角爲28°,分辨率爲854×480,亮度較之前版本有所下降,配備128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4K視頻捕捉,主要用於工業領域。

 

谷東科技 200-系列眼鏡

 谷東科技推出的200s一體機,主要用於安防,200以及200-E分體機,採用TypeC與手機相連接使用,在智慧城市、安防、旅遊、物流、汽車等行業已經有廣泛合作。

 

AR解決方案

眼球追蹤解決方案

國內技術廠商七鑫易維展出了爲AR眼鏡提供的眼動交互技術解決方案。

 

Droolon AO1眼球追蹤配件

其中Droolon AO1是適配於影創的AR眼鏡Action One的AR眼球追蹤配件。

RealX 眼動解決方案

上圖是爲 0glasses 的 RealX MR眼鏡產品提供的眼動解決方案。

七鑫易維在本屆CES上也和Nreal達成了戰略合作關係,並啓動了相關產品的研發工作,嘗試通過眼動技術讓用戶在AR眼鏡上面的交互更加自然。

NRR多人協作技術方案

XR系統及行業工具服務商Nibiru發佈了NRR多人協作技術方案。該方案是一套虛擬仿真系統軟件,可通過PC遠程渲染技術將大多數3D軟件模型渲染至XR設備上,在工業以及遊戲等多個領域中進行應用。

車載AR產品

    寶馬展出了和Designworks合作設計的智能座艙,其中擋風玻璃部分融入了AR顯示技術,希望通過這套方案在自動駕駛時代提供更優秀的車內交互方式。

Automotive AR Engine

  展出了一款HUD投影AR汽車導航。

 

總結

     今年CES展覽上有多款輕量級AR眼鏡展出。目前主流消費級以及工業級AR眼鏡都採取分體式設計,搭配智能手機使用,部分科技公司產品採用一體機設計,只適用於特定場景。AR光學模組向輕薄化、大視場角、可量產化方向發展。C端AR眼鏡開始構建內容平臺和開發者生態。三星、TCL等大品牌公司目前以概念展示爲主,創業公司在這一時期仍作爲發展主力。

      今年AR技術方面的解決方案也很不錯,不論是眼動追蹤、骨傳導、多人協作等都很值得關注。預測從2020年開始,市場上可見的AR技術解決方案會越來越多。

     車載AR技術也在不斷突破,儘管寶馬這次展示的智能座艙只是概念產品,但如高德、百度、搜狗等公司都在嘗試將AR技術與車載導航相結合,相信不久之後就會有相應的硬件產品問世。

     尚有不少體驗圖片,稍後上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