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子網掩碼、主機數

IP地址

  • IP地址被用來給Internet上的電腦一個編號。大家日常見到的情況是每臺聯網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

  • 我們可以把“個人電腦”比作“一臺電話”,那麼“IP地址”就相當於“電話號碼”,而Internet中的路由器,就相當於電信局的“程控式交換機”。

  • IP地址是一個32位的二進制數,通常被分割爲4個“8位二進制數”(也就是4個字節)。

  • IP地址通常用“點分十進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間的十進制整數。
    例:點分十進IP地址(100.4.5.6),實際上是32位二進制數(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 IP地址是以網絡號主機號來標示網絡上的主機的

  • 我們把網絡號相同的主機稱之爲本地網絡網絡號不相同的主機稱之爲遠程網絡主機

  • 本地網絡中的主機可以直接相互通信遠程網絡中的主機要相互通信必須通過本地網關(Gateway)來傳遞轉發數據。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子網掩碼

子網掩碼(subnet mask)又叫網絡掩碼、地址掩碼、子網絡遮罩,它是一種用來指明一個IP地址的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所在的子網,以及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的位掩碼。

  • 子網掩碼不能單獨存在,它必須結合IP地址一起使用。

  • 子網掩碼只有一個作用,就是將某個IP地址劃分成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

  • 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地址,用於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區別網絡標識和主機標識,並說明該IP地址是在局域網上,還是在遠程網上。

  • 子網掩碼——屏蔽一個IP地址的網絡部分的“全1”比特模式。

對於A類地址來說,默認的子網掩碼是255.0.0.0;
對於B類地址來說,默認的子網掩碼是255.255.0.0;
對於C類地址來說,默認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
  • 通過子網掩碼,就可以判斷兩個IP在不在一個局域網內部。

  • 子網掩碼可以看出有多少位是網絡號,有多少位是主機號

子網掩碼的分類

1)缺省子網掩碼
即未劃分子網,對應的網絡號的位都置1,主機號都置0。
A類網絡缺省子網掩碼:255.0.0.0
B類網絡缺省子網掩碼:255.255.0.0
C類網絡缺省子網掩碼:255.255.255.0

2)自定義子網掩碼
將一個網絡劃分爲幾個子網,需要每一段使用不同的網絡號或子網號,實際上我們可以認爲是將主機號分爲兩個部分子網號、子網主機號

形式如下:

未做子網劃分的ip地址:網絡號+主機號 
做子網劃分後的ip地址:網絡號+子網號+子網主機號 
也就是說ip地址在劃分子網後,以前的主機號位置的一部分給了子網號,餘下的是子網主機號。 

子網掩碼計算

  1. 利用子網數來計算

在求子網掩碼之前必須先搞清楚要劃分的子網數目,以及每個子網內的所需主機數目。

  • 將子網數目轉化爲二進制來表示
  • 取得該二進制的位數,爲 N
  • 取得該 IP地址的類子網掩碼,將其主機地址部分的的前N位置 1 即得出該IP地址劃分子網的子網掩碼。
如欲將C類IP地址192.168.10.0劃分成4個子網:
1)4=100
2)該二進制爲三位數,N = 3
3)將A類地址的子網掩碼255.255.255.0的主機地址前3位置1
  得到子網掩碼255.255.255.224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 用主機數來計算
  • 將主機數目轉化爲二進制來表示
  • 如果主機數小於或等於254(注意去掉保留的兩個IP地址),則取得該主機的二進制位數。
  • 將該類IP地址的主機地址位數全部置1,然後從後向前的將N位全部置爲 0,即爲子網掩碼值。
如欲將B類IP地址192.168.10.0劃分成若干子網,每個子網內有主機25臺:
1)25=11001
2)該二進制爲十位數,N = 5
3)將該B類地址的子網掩碼 255.255.255.0的主機地址全部置 1,得到255.255.255.255
  然後再從後向前將後5位置0,即爲: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255.255.252.224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網關

網關(Gateway)又稱網間連接器、協議轉換器

  • 默認網關在網絡層上以實現網絡互連,是最複雜的網絡互連設備,僅用於兩個高層協議不同的網絡互連。

  • 網關的結構也和路由器類似,不同的是互連層。

  • 網關既可以用於廣域網互連,也可以用於局域網互連

  • 網關實質上是一個網絡通向其他網絡的IP地址。

比如有網絡A和網絡B:
網絡A的IP地址範圍爲“192.168.1.1~192. 168.1.254”,子網掩碼爲255.255.255.0;
網絡B的IP地址範圍爲“192.168.2.1~192.168.2.254”,子網掩碼爲255.255.255.0

在沒有路由器的情況下,兩個網絡之間是不能進行TCP/IP通信的,即使是兩個網絡連接在同一臺交換機(或集線器)上,TCP/IP協議也會根據子網掩碼(255.255.255.0)判定兩個網絡中的主機處在不同的網絡裏。

而要實現這兩個網絡之間的通信,則必須通過網關。如果網絡A中的主機發現數據包的目的主機不在本地網絡中,就把數據包轉發給它自己的網關,再由網關轉發給網絡B的網關,網絡B的網關再轉發給網絡B的某個主機。

所以說,只有設置好網關的IP地址,TCP/IP協議才能實現不同網絡之間的相互通信。那麼這個IP地址是哪臺機器的IP地址呢?網關的IP地址是具有路由功能的設備的IP地址,具有路由功能的設備有路由器啓用了路由協議的服務器(實質上相當於一臺路由器)、代理服務器(也相當於一臺路由器)。


廣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

廣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是專門用於同時向網絡中所有工作站進行發送的一個地址。

在使用TCP/IP 協議的網絡中,主機標識段host ID 爲全1的IP地址爲廣播地址,廣播的分組傳送給host ID段所涉及的所有計算機。

例如,對於10.1.1.0 (255.255.255.0 )網段,其廣播地址爲10.1.1.255 (255 即爲2 進制的11111111 ),當發出一個目的地址爲10.1.1.255 的分組(封包)時,它將被分發給該網段上的所有計算機。


根據IP地址和子網掩碼求 網絡地址 和 廣播地址

將IP地址和子網掩碼換算爲二進制,子網掩碼連續全1的是網絡地址,後面的是主機地址
  • IP地址和子網掩碼進行與運算,結果是網絡地址(即主機號全0是網絡地址)

  • 將運算結果中的網絡地址不變,主機地址變爲1,結果就是廣播地址(地址範圍就是含在本網段內的所有主機)
    網絡地址+1即爲第一個主機地址,廣播地址-1即爲最後一個主機地址,
    由此可以看出地址範圍是: 網絡地址+1 至 廣播地址-1

  • 主機的數量=2^二進制位數的主機-2(減2是因爲主機不包括網絡地址和廣播地址)


示例:

一個主機的IP地址是202.112.14.137,掩碼是255.255.255.224,要求計算這個主機所在網絡的網絡地址和廣播地址

  • 根據子網掩碼可以分割網絡號+主機號
 255.255.255.224 轉二進制: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00000
  • 網絡號有27位,主機號有5位
    網絡地址就是:把IP地址轉成二進制和子網掩碼進行與運算
IP地址&子網掩碼
11001010 01110000 00001110 1000100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00000
———————————————————————————————————
11001010 01110000 00001110 10000000    =202.112.14.128
  • 計算廣播地址
    廣播地址:網絡地址的主機位全部變成1
10011111159
廣播地址即爲:202.112.14.159

主機數

主機號有5位,那麼這個地址中,就只能有252^5−2=30個主機

因爲其中全0作爲網絡地址,全1作爲廣播地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