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要參加課外活動:邏輯層次視角

班幹部在動員同學們參加一個演講比賽,和一個環保知識競賽活動。
  助攻幾腳,鼓勵同學們動起來。
  藉助剛給他們普及過的邏輯層次。(想了解解邏輯層次請看完下面的文字後看百度百科“NLP思維邏輯層次”和一個用邏輯層次解決問題的案例《厲害的人遇到問題時的思維模式與普通人之間差別在哪》。

【班級羣中的發言】
  在校期間,積極參加各類課外活動,老賀是極爲贊成的。分析如下:

  • 環境:不少同學想着是否有獎,是在這兒有小九九,值得考慮;
  • 行動:“參加活動”的核心是“參加”,是動詞,一動而牽全身,這是關鍵。
  • 能力:大學生參加這些活動最大的意義在於鍛鍊自己的能力。你能,你發揮,你繼續提高;你不能,更需要參加,大不了第一輪被刷,但你有關的能力有了提高。用這樣的角度對待大學和成長,你不牛都不行。
  • 價值觀:爲什麼要在這些事情上花時間?爲什麼要參加?省下了參加這些活動的時間,你在幹什麼?兩相比較,哪一個更重要?得個獎有什麼用?你希望它有什麼用?在邏輯層次的六個層面,分別會有什麼用?覺得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什麼?這個不好意思給你帶來什麼?你想要什麼?如何獲得你想要的?要是這個不好意思給你帶來的是自我限制,你該做什麼?這意味着什麼?回答一下這些問題,你會更明白地做出參加,還是不參加的選擇。
  • 身份:當你決定要參加的時候,你會給自己的身份貼一個什麼樣的標籤?爲什麼你會這樣選擇?這個標籤會給你帶來什麼意義和價值?

按邏輯層次走一遍,回答一下問題。大學生活怎麼過,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親愛的讀者,當你遇到可參加可不參加的活動,你會如何思考?不同階段,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思考。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清楚地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