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講堂摘錄

國內文件協作服務領域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各類網盤了,不管是個人網盤還是企業網盤。億方雲在產品價值方面不同的地方在於:

  • 首先億方雲絕大多數功能都是圍繞團隊展開的,團隊的文件共享、權限設置、討論、歷史版本管理以及其他各種多人協作場景中的應用,這些是像百度、360這些網盤不具備的。
  • 其次相比於國內網盤以文件存儲這樣的數據倉庫概念不同,億方雲更像是一個物流中心,更強調文件的流轉、引用,例如現在的億方雲可以支持100多種格式文件的在線預覽,全文搜索、在線編輯、客戶協作、文件的收集分發等,未來會支持例如在線實時協同編輯,在線批註、文件簽名等功能。
  • 最後,億方雲的另一個很大的產品思路差異在於行業化。真正好的協作產品並不是讓用戶去適應一種新的工作模式,而是讓用戶在不同辦公場景中把協作變得特別簡單和高效。而大家都知道不同行業的協作方式,辦公場景是很不同的,億方雲未來會專門爲不同行業的典型應用場景打造專有的協作功能。

提問:億方雲希望改變僞免費收費模式,以增值服務爲主導,這方面是否能詳細談談。

程遠:對於互聯網產品,免費是短時間低成本獲取用戶的一種重要手段。億方雲目前也有5人版的免費套餐提供。但“羊毛出在豬身上”的模式在企業級服務並不是健康的模式。主要的原因有幾點:

  • 第一,企業的決策要比個人用戶的決策複雜的多,企業不會單純只是因爲產品是免費的而選擇使用,強大的產品功能、可靠的安全性等方面纔是更加重要的,也是我們想要帶給用戶的真正價值。而且,相對於個人的付費意願,絕大多數企業的付費意願要好得多。
  • 第二,免費的產品往往不會讓企業產生足夠的信任感。企業可能會猜如果免費是不是平臺會從其他的渠道來賺錢比如賣我的數據或者等我深度使用以後坐地起價。免費產品意味着沒有足夠的承諾,如果哪一天倒閉了怎麼辦,免費的產品還意味着企業不能提個性化的需求,這也是往往企業比較難以接受的 。
  • 第三,企業SssS類產品除了產品之外,服務也是非常關鍵的部分,尤其是對於一些中型大型企業,而免費產品往往是難以保證優質的服務的。

所以秉承着給中國企業提供最專業、最安全、服務最好的文件協作平臺,我們認爲給企業提供價格透明、合理的付費服務會有更健康的發展。


提問:對於還未有太多職場經驗的技術人,該如何快速成長,您有什麼好的建議?

程遠:首先是高效的學習。在IT行業,技術能力往往被看做是最重要的。不論以後你想做技術專家還是管理人員,技術能力都是前提。公司不是學校,需要改變由老師灌輸知識的學習方式。不能被動的學習,等着別人給你講。而是要主動的學習,因此自學能力很重要。另外就是不要太在乎某項特殊的技術,一個工程師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關鍵。多從實踐中提升,不要老刷題。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解決問題的心態。在工作中最能體現一個人價值的就是能儘快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工作中經常會有一些難度比較大的任務,或者工作環境中出現了一些異常情況。一般人不願意做,甚至事不關己。比如服務器宕機、客戶請求技術支持,這些事情可能與本職工作關係不大,但經常性的幫助別人或團隊解決問題,那麼你就成了這個團隊最被需要的人。

另外個人經歷感覺一開始如果有技術優秀的創業公司可以加入,會比大公司成長的要快很多。因爲擔當的責任要大非常多,而不是一顆螺絲釘。

提問:從工程師到CTO,這一路您也有很多積累和感悟,直到現在也會在招人過程中接觸各種各樣的職場新人,哪些特點是您比較看重的?哪些是不爲接受的?

程遠:創業團隊最後能不能成功最關鍵的就是人。而一個偉大的公司一定有着非常優秀的文化基因。

公司的文化往往是團隊前10個、前50個員工造就的。我們招人的時候,技術和文化匹配度兩個都同等重要。技術方面我們堅持招的是工程師,而不是程序員。作爲工程師最重要的是對技術的真正興趣,超強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在面試的時候對語言、工作經驗方面是沒有太多要求的。有些時候我們反而不會招那些工作經驗很豐富,但一聊技術問題發現思維很僵化,不願意接受新事物的人。

另外在個人性格方面,我希望招聘到的人才是“be responsible and be tough”,高度的責任心和對待問題持之以恆不放棄的精神是我特別欣賞的。


CSDN:未來技術規劃是如何考慮的?

張博:加大在大數據等方面的持續投入,加大在基礎架構層面的投入。我們看到硅谷很多企業在大規模分佈式計算、存儲和機器學習的平臺的投入是巨大的。比如谷歌通過對MapReduce的優化,使得其計算要遠勝於其他平臺。我們在這些方面也要繼續學習,完善在技術方面的核心競爭力。

CSDN:你的轉型很成功。對於從CIO到CTO或者從技術骨幹到CTO,這兩條不同的發展路徑,有什麼好建議麼?

張博:從CIO到CTO,要清晰認識到技術爲產品服務,產品爲商業服務。CTO要有商業眼光。倒推回來,CIO要從技術入手,支撐產品發展,進而支撐公司現在和未來的商業計劃。簡單來說就是:從技術骨幹到產品骨幹,要懂互聯網產品、明白用戶需求,知道如何做出一款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你要知道這些用戶過來了以後,商業模式是什麼,企業如何創造利潤。而從技術骨幹到CTO,難度更大。技術專家往往在某一領域精深,但要變成全能選手,就需要對每個領域都有所瞭解,找到這個領域真正的頂尖人才,然後組織起你的團隊,駕馭團隊實現目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