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數據單元 - 網絡層 - IP 數據報

起序:本文摘錄於《計算機網絡(第七版)- 謝希仁》,裏面也有自己對 IP 數據報 的理解。

五層協議體系結構 數據單元(數據單位)
應用層 message(消息)
運輸層 segment(TCP 報文段) 或 datagram(UDP 用戶數據報)
網絡層 packet(IP 數據報(或簡稱數據報、分組或包))
數據鏈路層 frame(幀)
物理層 bit(比特流)

一、IP 層的 IP 地址

在學習 IP 地址 之前,首先要理解 IP 地址MAC 地址(硬件地址)的區別。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從層次的角度看,硬件地址是 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 使用的地址,而 IP 地址是 網絡層和以上各層 使用的地址,是一種 邏輯地址(稱IP地址爲邏輯地址是因爲IP地址是用軟件實現的)。

層級 地址類型
網絡層 [及以上](IP 層) IP 地址
數據鏈路層 [及以下](MAC 層) MAC 地址(硬件地址、物理地址)
# 查看自己的 IP 地址,命令行輸入 cmd
ipconfig

可以看到圖片上的內容:IPv4 地址 192.168.1.101,這就是自己電腦的 IP 地址。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二、IP 數據報的格式

在《計算機網絡(第七版)- 謝希仁》課本上,數據報 的格式是按圖片上顯示的,但實際上 數據報 的格式是一個 20 ~ 60 字節的長串,爲了更好的認識數據報,作者才採取 “格式化” 數據報的形式。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字段 表示意義
版本 佔 4 位,指 IP 協議的版本。標識 IPv4 或 IPv6。
首部長度 佔 4 位,可表示的 最大十進制 數值是15(二進制 1111),規定 最小十進制 數值是 5(二進制 0101)。
首部長度字段所表示數的單位是 32 位字(注:不是 32 位字節,也不是 32 位),一個 32 位字 長是 4 字節
因爲首部長度佔 4 位,就可以知道 數據報 最大是 60字節(15 個 32 位字),最小是 20字節 (5 個32 位字)
最常用的首部長度是 20 字節(即首部長度爲 0101)。
區分服務 佔 8 位,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等)一般會使用,還有一些賣專線的運營商,爲了提高服務質量,提升客戶的體驗感,運營商會使用。
總長度 佔 16 位,指 首部數據部分 的長度,單位是字節。最常用的以太網規定 最大傳輸單元(MTU)值是 1500 字節
若所傳送的數據報長度超過數據鏈路層的 MTU 值,就必須把過長的數據報進行 分片處理。(這裏不介紹 分片處理)。
總長度的計算方式:IP 數據報 的長度 + 數據部分 的長度。(也就是從 網絡層及以上的數據長度之和)
標識 佔 16 位,用來區分不同的 IP 分片數據流。
標誌(flag) 佔 3 位,目前只有兩位有意義。
第一位保留;
第二位爲 1 代表爲分片,爲 0 代表已分片;
第三位爲 0 代表最後一個分片,爲 1 代表還有後續分片。
片偏移 佔 13 位,用來確定IP分片IP 包 的位置(先後順序)。片偏移的單位是 8 個字節,每個分片的長度一定是 8字節(64位)的整數倍。
生存時間(TTL: Time To Live) 佔 8 位,指數據報在網絡中的壽命。目的:防止 無法交付的數據報 在網絡上 無限循環
協議 佔 8 位,作用:用來區分上層協議,以便使 目的主機的 IP層 知道將 數據部分 上交給哪個協議進行處理。
表格下 有對常用 協議及字段值的簡介。注:TCP: 6UDP: 17 對應的字段請熟記。
首部校驗和 佔 16 位,這個字段只校驗 數據報的首部,但不包括數據部分。也就是 當前介紹的內容
作用:防止數據報在傳輸過程中可能由於外力干擾,比如:電磁波、雷電或者是信號本身的衰減等使得信號發生錯誤。
源地址 佔 32 位,發送請求的源主機的 IP 地址。
目的地址 佔 32 位,接收請求的目的主機的 IP 地址。
可選字段(長度可變) 長度可變,1 ~ 40 個 字節(這裏單位是字節)目的:爲了增加 IP 數據報的功能。

協議及對應的字段值(我說話算法,說在表格下有對常用協議及對應字段的簡介,沒騙你吧)

協議名 ICMP IGMP IP TCP EGP IGP UDP IPV6 ESP OSPF
協議字段值 1 2 4 6 8 9 17 41 50 89

如果對您有幫助,點個贊再走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