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測試人員參與軟件設計

     項目測試過程中我們的任務也許僅僅只是找出bug,但是對於bug產生的本身可能並不關心,因爲績效考覈只關心bug的質量和數量,所以使得我們測試人員的眼光變得很狹隘,甚至可以說是膚淺。最近在接手一個項目測試任務時,發現我們的工作是如此的單調,而且不愉快,原因在哪兒呢,大家一致總結是因爲沒有需求,或者說有需求但是不明確,可能是由於習慣性的軟件開發流程將我們套牢了,測試總是變得很被動,而且必須只能從需求入手才能開展測試,但事實證明,需求也有太多的不合理,因爲當需求變得沒有依據時,我們還能指望誰呢?

  很久沒有對理論性的東西進行探討了,這次項目測試中讓我深有體會,理論不只是理論,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理解這些個理論和流程,習慣性被接受,還是不斷地去思考,我想可以更理性一些,畢竟工作不只是爲了工作,而是爲了更好的工作。如何更好的開展工作,就需要我們通過各種辦法來改善我們的工作。測試工作確實很枯燥,可能並是所有的人都這麼認爲,至少我也不這麼認爲,因爲我總是在想辦法讓我的測試工作更簡單,更高效,比如研究自動化,再比較多去了解學習一些測試工具,通過等等這些元素的攝入,我們也會驚歎原來工作可以這樣來完成,因爲這樣更有技術含量,作爲一個技術行業的人員,還有什麼能比技術更吸引你的,除非你確實不是一個安心搞技術的人。再回到項目測試過程中,我們習慣來按照流程來工作,但是在流程不完善的情況下,我們如何開展呢,對於測試工作來講,比較多見的就是沒有需求,因爲開發人員對需求很明白,不過都在他們腦子裏,但最後產品上線了,用戶反饋的卻是這麼功能是幹嘛用的,爲什麼少了這個那的的?質問測試人員?我想我回答不了,我只能說我的需求來源於開發,因爲他們說改就改,說不改就註釋說這個板塊可能不要,或者不重要,用戶不怎麼用,太多理由了,也許大家都很痛苦。但這裏我只想說一點,我們的設計是怎麼來的呢,我們的架構是怎麼來的呢?這些個設計是合理的嗎?記得有一次我問一個項目組的負責人關於項目架構設計,他反問了我一句什麼架構,搞得我好像比開發還專業一樣,然後我還跟人解釋了半天,後來人就給我發來網絡拓撲圖,我也只能接受,因爲追問幾次人家都不耐煩了,這就是我們的項目開發負責人,就連他們都沒有設計階段的產物,還能指望下面的開發人員有設計方案嗎?當然很佩服他們,最後產品也如期能提交上來,痛苦就留給測試人員來斟酌吧,畢竟各負其責,因爲產品不合格,測試也是要負責任的。當然我們也有接到過一些設計實物,那就是圖片,基本都是PS的,然後隨便貼出在一些文檔上加以說明,這就是所謂的設計方案,甚至可以說代替需求文檔,我想要開始習慣這些了,因爲他們準備繼續這個幹,更可笑的是,開發出來的產品還跟PS的方案圖片不一樣,我簡直不能想象設計可以這樣做。當然這只是描述我們實際工作中經常碰到的一些問題,以次可以想想我們的測試工作是何等被動,又豈能說有成果。

  通過幾次這種痛苦的磨練,我開始懷疑我們是否還需要如此被動的開展我們的測試流程,因爲都被開發搞的焦頭爛額了,更是被需求忽悠無法容忍了,不過什麼樣的環境我們還是得接受下去,只有通過自個卑微的努力去一點一點地去改變和完善我們的流程,畢竟產品的質量不是一天就可以抓起來的。而對於測試過程我還是吸取了不少經驗,對於今後的項目管理我也有我個人的一些收穫,這些都是痛苦的教訓。以前我很不理解還有測試架構師這個職位,前段時間看過一篇關於軟件設計師與測試架構師的PK,讓我深有體會,測試架構師是什麼角色,這個角色的重要性,正如我今天所碰到的這些問題,如果一個項目中有這樣的角色,那測試過程將更加完美。測試架構師與軟件設計師的PK就好象測試人員與開發人員的PK,但是從技術含量的角度,軟件設計師和測試架構師可能更容易達成一致,因爲產品在設計階段的問題是至關重要的,一般能成爲測試架構師,我想水平也肯定不是一般的,所以說如何讓測試人員參與軟件設計,並不只是一個形式,在沒有測試架構師指導的情況下,測試人員參與軟件設計是絕對有利於軟件設計的,因爲很多時候軟件設計本身就沒有依據可言,就需要測試人員扮演用戶的角色來對設計進行測試,提出意見之後達成有效的共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