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思維五大誤區

很多同學在問:數據分析有沒有標準思路,有沒有分析思維模式。答案當然是:有。但絕不是大家日常在公衆號看到的各種炫酷名字。什麼SOWT,PEST,二八法、切割法、多維法、業務法……這些名字炫酷有餘,可解決真實商業問題的時候沒一個靠譜的。今天我們正本清源,一次性跟大家解釋清楚:哪些數據思維的常見誤區。

 

誤區一:數據分析思維是4P,4C,SWOT,PEST,五力模型……

澄清:這些太過宏觀,完全沒法具體分析。

 

這些概念是營銷學、戰略管理、產業經濟等等課程的理論模型。在真實企業中,往往是一組人乾的人,不是某一個人乾的事。比如營銷講4P,在真實企業中,如果是傳統企業,至少有一個營銷總監管着營銷部門,下邊分爲:產品管理、市場推廣、品牌宣傳、會員中心、促銷活動、公關聯盟等多個小組。如果是互聯網公司,往往新客戶獲取由市場做,老客戶維護由運營做。在運營裏,又有用戶運營、產品運營、活動運營、社羣運營、新媒體運營、渠道運營、商品運營……

 

每個部門的負責內容、工作流程、數據來源、考覈KPI都不一樣。不結合具體工作具體分析,而是洋洋灑灑寫4P,每個P寫了一堆東西,結果就是完全不具體,不知道給誰看,看了有什麼用。那感覺,就像我們看大學生寫的課後作業《騰訊發展的十大成功要點》一樣

(~ ̄▽ ̄)~

 

優化策略:在企業裏工作,要解決真實商業場景的真實問題,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做分析前,搞清楚我們是在服務:

XX企業(行業、商業模式、發展階段)

XX部門(銷售、市場、運營、供應鏈、風控……)

XX小組(品牌、產品、活動、會員、公關、廣告……)

XX問題(我不知道目前情況,我們發現了XX問題,我們有XX困惑……)

這樣才能真正做出有商業價值,而不是自娛自樂的東西來

 

誤區二:數據分析思維是用戶留存、用戶畫像……

澄清:這些是具體的指標,是分析的素材,不是結果

 

如果把題目完整,其實應該還有用戶拉新、用戶促活、用戶留存、用戶轉化、用戶推薦、用戶畫像……你看,這就是用戶運營這個部門的工作內容嗎。對應在數據上的,是一個具體的指標,比如:

 

  • 用戶拉新(用戶來源渠道、新用戶數、拉新轉化率、拉新漏斗、拉新質量)

  • 用戶促活(用戶活躍率、活躍用戶質量、各層級用戶活躍率)

  • 用戶留存(次日、3日、7日、30日、季度、年度留存率;留存用戶數)

  • 用戶轉化(轉化率、轉化行爲、轉化MOT、首次、二次、多次消費,RFM)

  • 用戶推薦(參與率,有推薦行爲人數、人均推薦人數、推薦質量)

  • 用戶畫像(以上所有指標+用戶基礎信息+用戶設備信息)

 

然而,單單列出這些指標,並沒有達到“分析”的目的哦。比如用戶留存,有的把用戶登錄APP定爲留存,有的把消費定爲留存,當定義不同時,留存含義都會變化,指向的業務動作當然也會變化。只看一個數值多少,是沒法解答具體商業問題的。

 

而且,針對留存這個問題,還有個經典困惑:如果我們把3個月內有付費定義爲留存,一個月買1000產品,連續買3個月,和一次買6000,半年買一次的有什麼區別?看似一次買6000,半年買一次是“流失”了,可有的消費者就是喜歡囤貨,就是喜歡蹭618,雙11(剛好上下半年各一次)……那這個定義本身都有問題,要怎麼“分析呢?”

 

優化策略:結合商業場景定義指標,從商業問題入手,而非從指標入手,構建分析思路。單純看一個指標,屁都看不出來。可企業經營遇到的問題是活生生的:我們增長遭遇瓶頸,我們收入不夠,我們的商業化速度太慢,怎麼辦!從這些具體痛點入手,把“增長遭遇瓶頸”對應到數據指標上(新用戶數,GMV,……)這樣就能真正開始腳踏實地的分析了。

 

誤區三:數據分析思維是象限法、多維法、二八法、對比法

澄清:這些其實都是一個基礎操作→分組對比。

通過分組對比,找到數據差異。

  1. 二八法:一個指標按二八開做分組

  2. 象限法:兩個指標,先各自分類,再交叉分組

  3. N個指標:聚類分析,聚成N組

 

這些都是具體的分析手段,是分析的一個環節,不是分析本身。如果大家把它和上一個誤區連起來看,就發現其實兩者是一脈相承的。有了指標,沒有標準,拿什麼判斷好壞!於是需要對指標做分類對比,先樹立起“好/壞”的標準。或者業務上已經有了“好/壞”的定義,我們做分組對比,看看“好”到底在哪裏好,“壞”到底在哪裏壞,明確一個清晰的數量分界線,這樣纔好做後續深入分析。

 

優化策略:標準至關重要,數據+標準=判斷。有了判斷才能深入分析。因此沒有標準,就通過分組對比找標準。有標準,通過分析對比,找到“好/壞”的點。分組的方式可以根據數據多寡來選。但思路一定要清晰。經常有同學來問老師:老師,我要聚類,我有一堆數據,我該怎麼聚?老師肯定反問:你想聚了幹什麼啊。去餐館喫飯,你都得先問客人:客官想喫點什麼。而不是在這想:我有大米、蘑菇、牛肉、所以我要怎麼做客人才愛喫呢?

 

誤區四:數據分析思維是漏斗法、多維法

澄清:這些其實是一個基礎操作→構建指標體系。

指標背後具體商業動作,指標體系是按商業動作的邏輯,把一頓指標串行/並起來,從而觀察商業問題的基本方法。單一的指標本身就是很難說明問題的。

 

商業動作的邏輯關係有兩個基本類型。一類是串行關係,比如用戶看到我們的站外廣告然後到網站註冊買東西,就有看到廣告→落地頁→註冊→瀏覽→購買,這樣一個順序動作。需要先做完一個再做另一個。每一步會損失一些用戶,因此擺在一起像個漏斗,是所謂漏斗法。其實只要是串行指標都能做漏斗,不限於“互聯網AARRR漏斗”。比如B2B企業的跟單,就是一個典型串行關係:接受銷售線索→首次聯繫→二次跟進→打樣→競標→籤合同

 

另一類是並行關係。比如用戶購買會帶來收入和利潤。

  • 利潤=收入-成本

  • 收入=銷售收入+廣告收入+投資收入

  • 銷售收入=日用+百貨+3C+餐飲+……

 

這種整體與局部、總分關係的都是並行關係。基於這種關係有一個分析方法叫杜邦分析法。在追查問題的時候,可以從總體到局部,從宏觀到細節層層深入,比如發現利潤未達預期,再往下看,是收入不夠,還是成本飆升;再往下看是哪些區域、產品、用戶貢獻的收入不夠;哪些項目成本飆升。這樣的推進方式,是所謂“多維法”“分解法”“拆解法”——其實就是總分看數的意思。

 

優化策略:

其實看完前四個誤區,大家已經發現了,本質問題是,這四種誤區其實是一件事,就是:把一個完整的分析思路,人爲割裂成若干個炫酷的名字。名字看起來是牛逼了,可真正操作的時候,單純靠某個環節是無法解決問題的。真正做分析,是把上邊四類打通,一步步的深入,逐漸逼近真相。要

 

  1. 理解商業背景

  2. 建立指標,用數據說話

  3. 明確指標背後的商業含義

  4. 把商業問題轉化爲可量化的數據問題

  5. 梳理指標關係,建立指標體系

  6. 尋找判斷問題的標準

  7. 按圖索驥,找到問題點

  8. 提出假設,推測原因

  9. 驗證假設,歸納結論

  10. 提出預測,判斷走勢

  11. 跟蹤走勢,發現新問題

 

如此循環往復,逐步積累經驗,就會分析的越來越準確。只可惜這個過程太複雜,需要一步步詳細解釋。因此很難給新人們直觀的感受,並且不夠炫酷啊!新人們總在問:分析思維模型是什麼?老師你有哪些模型可以講?於是爲了吸引新人,很多教數據分析的老師就忍痛割愛,咔嚓幾刀把原本完整的分析思路切成“矩陣模型”“二八模型”。看起來賣相好多,哈哈。

 

如果把上邊的一堆方法,連同統計學方法打包,大概可以歸納如下

 

當然,還有一類誤區是直接把統計學方法當做數據分析方法。不過這個誤區一般存在於沒有見過真實商業數據的在校學生羣體。真正進入企業工作後,大家都被糟糕的數據質量和混亂的問題搞得暈頭轉向,沒人迷信這個了。

轉自:https://www.itcodemonkey.com/article/15101.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