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琢磨的項目收尾

收尾是:正式關閉採購合同、項目階段或整個項目。關閉項目同樣適用於關閉階段。

完成項目的產品範圍或全部技術工作,並不等於項目結束。必須經過正式的收尾過程,才能正式關閉。

PMBOK6在P123用一頁紙,寫了項目或階段行政收尾所需的必要活動。試着整理如上圖。諸多疑惑之處,以至於遇到題目根本不知道咋判斷。比如:

  • 項目經理負責重新分配重新分配人員嗎?

  • 重新分配人員材料是在第一階段完成嗎?

  • 這個關閉合同協議,到底是我們和客戶的,還是我們和供應商的?

  • 第三部分,“爲完成下列工作所必須開展的活動”,到底啥意思啊?

  •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咋個關係啊?

PMBOK的描述有問題。首先,默認的是矩陣組織,項目經理只能釋放資源;第二,釋放資源應該是最後,而不是第一階段就釋放;第三,把項目經理和第三方的合同完結,放在這裏,容易引起混亂。第四,三、四項工作內容順序不清。

根源:沒寫好!

先回顧一點歷史。

想直接知道正確結果的各位請略過這個部分。

在PMBOK4之前,這個過程也叫”行政收尾”,所以現在題目中還會出現這個詞語。還有呢,和供應商之間合同的完結,在PMBOK5之前,有個過程叫 12.4 結束採購。到PMBOK6刪除了這個過程,合併到了12.3 控制採購,但是在4.7 結束項目或階段,第二部分活動中又出現了這個內容......

但是,我們畢竟不是權威,通過邏輯分析出4.7 工作內容以及順序的問題還不夠,我們需要知道正確的順序,以應對考試。

下面進入正題。

汪小金博士在《汪博士解讀PMP考試》中,給出了清晰的解釋。如下:

完成項目的產品範圍或做完項目的全部技術工作,並不等於項目結束。項目必須經過正式的收尾過程,才能正式關閉。從項目管理的角度說,項目不可以不經收尾過程而不了了之。即便對未實現目標就提前終止的項目,也必須經由本過程來正式關門。

爲了關閉項目,必須開展以下行政收尾工作:

 

1. 完成剩餘尾工,確保項目達到既定的完工(退出)標準。

2. 獲得重要相關方對項目可交付成果的最終驗收。注意:這裏的驗收,只是形式上的驗收,而不是實質性的技術驗收。實質性的技術驗收應該早就在“確認範圍過程”中完成了。就像兩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簽署合作協議,只是走一個流程,實質性的合作談判和其他準備工作早已做完。

3. 把項目可交付成果以及對其的照管責任移交給指定的相關方,如發起人或客戶。這件工作往往與最終驗收同時開展。

4. 編制和分發最終的項目績效報告。這份報告既有利於相關方瞭解項目的最終績效,又可以成爲開展項目後評價的重要依據。

5. 收集各主要相關方對項目的反饋意見,瞭解他們的滿意度。

6. 整理項目資料,開展項目後評價,總結經驗教訓,更新組織過程資產,爲組織和以後項目提出改進建議。這是爲了保留項目記錄,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供後續審計(如果需要開展)使用,以及供以後項目借鑑。

7. 分享項目知識,如分發項目後評價報告,召開經驗交流會。

8. 釋放資源(如退還剩餘的資金和材料),解散團隊,宣佈項目正式關閉。

結束項目或階段過程是開展行政收尾,正式關閉項目。行政收尾的最後一項工作是解散項目團隊。一旦團隊解散,就什麼事也做不了了。

——節選自《汪博士解讀PMP考試》,並配圖

感謝汪老師給了關於4.7 清晰的順序。那麼4.7中項目經理需要對外採購的那個部分,合同如何終結呢?

1. 產品覈實。是否所有合同工作都已按要求完成?產品是否符合要求?

2. 可交付成果驗收。按合同規定的驗收程序與標準,對合同可交付成果進行最終驗收。

3. 財務結算。結算合同最終價款,支付最終款項,更新項目財務記錄。

4. 退還保證金或擔保函(如保留金、履約擔保)。

5. 總結合同實施情況,進行採購審計,從獨立、公正的第三方角度來總結采購工作的經驗教訓。

6. 更新合同記錄,收集資料,整理合同檔案,更新組織過程資產。

——節選自《汪博士解讀PMP考試》,並配圖

 

但是,還有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就是關於4.7中的這個“獲得最終驗收”。在PMBOK 6中,寫到:

確認可交付成果已交付給客戶並已獲得客戶的正式驗收;

《汪博士》也寫到:

 

獲得重要相關方對項目可交付成果的最終驗收。注意:這裏的驗收,只是形式上的驗收,而不是實質性的技術驗收。實質性的技術驗收應該早就在“確認範圍過程”中完成了。

然而,我們如果看5.5 確認範圍,其中這樣寫:

由客戶或發起人審查從控制質量過程輸出的核實的可交付成果,確認這些可交付成果已經圓滿完成並通過正式驗收。本過程對可交付成果的確認和最終驗收。

讀 4.7 和 5.5,這兩段話並沒有任何區別,都是客戶,同樣是可交付成果,都是正式驗收。那麼汪博士的一個實質、一個形式的說法,是不是有待商榷呢?

對照再看PMBOK5的“4.6 結束項目或階段”的描述:

其中只寫了“移交”,5版本這個是清晰的。8.3控制質量之後,得到了“覈實的可交付成果”,然後5.5 確認範圍,驗收後,得到“驗收的可交付成果”,到了4.6(4.7) 結束項目或階段,是最終產品或服務的移交。

但是在4.7,又來了一次“確認可交付成果已交付客戶並獲得客戶正式驗收”,是不是重複了呢?按照ITTO,應該是“移交成果給客戶”。因爲數據流圖上,移交給的是客戶。但是P123,和輸出裏面寫的卻是“移交給另一團隊,...由其進行運營、維護”。

這些都是明顯的錯誤和不一致,只能說6版本的編者,在4.7的編寫中,是不嚴謹的。以至於下面題目到底該咋選:

1. 在項目收尾期間,發現一個問題,但在這個階段,該項目的資源已經解散。在解散資源之前,項目經理應該事先做什麼?

A.執行實施整體變更控制過程。

B.獲得客戶驗收。

C.記錄經驗教訓。

D.執行根本原因分析。

應該事先做什麼?就是現在出了問題,分析本應該在原來做什麼,最對的答案應該是,在解散之前,“所有問題都已得到解決”。但是沒有這個選項。

如果按照4.7和《汪博士》,那麼BC都是收尾階段的工作,但是B只是一個形式,既然是形式,就不是爲了發現和解決問題的;事先記錄經驗教訓,也避免不了出現問題。所以都不對。

反而是,如果“獲得客戶驗收”是5.5 確認範圍的實質性產品和技術的驗收,可以發現問題。那B就不是收尾期間那個“形式化的驗收”。

其他參考題目:

2.由於缺乏資金,一個項目在啓動階段被終止,項目經理必須對項目收尾。項目經理首先應該做什麼?

A. 查閱溝通管理計劃,適當地通知所有干係人

B. 審查組織的項目收尾指南。

C. 執行風險分析,確定終止項目的潛在影響。

D. 結束所有項目採購過程

3.—個爲期兩年的項目即將結束。項目經理首先應該怎麼做?

A.完成團隊成員的評估並將他們從項目中解散。

B.獲得發起人的驗收以結束該項目。

C.審查風險登記冊以確保沒有未完成的事項

D.執行質量控制程序以結束該項目

4. 項目經理在估算一個新項目所需資源時,發現和自己之前做的某一個項目很類似,所以他決定調用以前的資料查看。但是當他拿到之前項目的相關材料時,發現並沒有他想要的東西,由此可以認爲項目經理在他之前的項目結束時忘記了做什麼?

A. 開慶功宴

B. 項目記錄

C. 更新檔案

D. 經驗教訓總結

5. 團隊完成了第一個項目階段。項目經理首先應該執行下列哪一項工作?

A. 向客戶發送第一張項目發票

B. 重訂進度基準,反映第一階段的完工

C. 慶祝項目並認可團隊

D. 開展行動後評審,收集經驗教訓

6.  客戶批准了最終產品,項目經理收到所有部門的報告,項目經理下一步應該怎麼做?

A. 查看溝通管理計劃並共享最終項目報告

B. 執行結束採購過程,並記錄經驗教訓

C. 安排一次項目結束評審會議並解散資源

D. 安排一次所有團隊成員參加的會議慶祝項目成功

7. 收尾一個項目時,項目發起人要求項目干係人對項目總體成果進行概述。若要獲得這項信息,項目經理應查看下列哪一項?

A. 問題日誌

B. 工作績效信息

C. 客戶滿意度

D. 質量審計報告

8.項目經理收到項目可交付成果的驗收,並舉行了經驗教訓會議,若要結束該項目,項目,經理下一步應該做什麼?

A.解散資源

B.更新組織過程資產

C.覈實範圍

D.開展績效評估

9.在客戶正式驗收之後,項目可交付成果被提供給最終用戶,然後,這些用戶發現一個缺陷,客戶認爲項目經理應負責。怎樣可以防止這種誤解?

A.正確的項目移交程序

B.與客戶就保修條款和條件進行談判

C.項目關閉後接觸所有團隊成員的訪問權

D.確保客戶理解這不是原始需求的一部分

 

最後一個問題,偶爾題目中出現的“慶功”,在PMBOK中沒有提及,順序如何呢?不好講,一般是在解散團隊的緊前面,慶祝。但是有沒有可能客戶驗收完了就慶祝呢?一般先收尾報告,然後總結、慶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