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餘鵬武:邊緣計算是城市計算,阿里雲是城市計算的構建者

“邊緣計算是基於場景的城市計算。隨着5G的到來,首先會變化的是各行業的應用架構,從硬件、芯片、網絡、中間件到應用服務,所有的技術都要向邊緣演進,而阿里雲就是城市計算背後的構建者。”在2019雲棲大會首日的5G邊緣計算分論壇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餘鵬武發表《開拓新一代IT基礎設施及應用創新》主題演講,分享邊緣計算的技術佈局和未來應用。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餘鵬武發表主題演講

餘鵬武表示,在5G環境下,無線網絡的接入能力進一步躍升,數據的生產消費方式由集中生產、分散消費轉變爲分散生產、泛在消費,這意味着技術上需要進行應用的重構和產業的協同。目前所定義的5G三大應用場景eMBB、mMTC、URLLC,都是面向城市各領域的智能應用場景,其中有80%的數據和計算將會發生在邊緣。阿里雲所理解的邊緣計算並不是爲了計算而計算,而是爲了承載更多新型的5G應用場景落地,它是包含道路計算、公用事業計算、消費計算、安全計算和家庭計算的城市計算合集。憑藉深厚的10年飛天技術積累和強大的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阿里雲也在逐步打造橫跨電商、物流、金融、交通、家庭娛樂等場景的雲-邊-端協同開放生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餘鵬武闡述阿里雲邊緣計算技術佈局

當談到城市計算的技術佈局時,餘鵬武表示,阿里雲已經完成國內30多個省份300+邊緣計算節點的全域覆蓋,接下來還將圍繞邊緣芯片/設備、邊緣計算平臺(操作系統)、城市邊緣中間件、城市邊緣應用及服務這四個邊緣技術棧進行佈局。在芯片/設備方面,阿里雲邊緣計算採用“2+2+1”投入策略,即:2類通用芯片(X86、ARM)+2類專用芯片(GPU、ASIC)+1類自研芯片(平頭哥NPU雲邊端一體芯生態);在邊緣計算平臺方面,阿里雲提供三種計算形態(虛機、容器、函數)和三種交付形態(Server、Server let、Server less);對於邊緣中間件,阿里雲要從原本“內容分發的調度”轉變爲“計算的調度”,同時疊加AI、存儲等新技術,逐步形成面向城市應用場景的獨特中間件能力;至於上層的邊緣應用及服務,則需要結合阿里巴巴集團商業生態和垂直行業夥伴共同推動技術進步。

“隨着AI、5G、IoT等新技術的逐漸成熟,阿里雲將從標準、技術、產品、應用等多維度,進一步與產業上下游的夥伴們深度融合,共找到更豐富的、面向多行業的邊緣應用場景,爲客戶打造離用戶更‘近’的計算。”在演講的最後,餘鵬武表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