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價值之判斷

        現代社會,資訊正以各式各樣的豐富方式刺激我們的神經,充塞我們的大腦。個體要獲取什麼資訊,在媒介的選擇和把握上,應該持有自己的尺度。以我來講,在決定閱讀價值的取捨上主要參照2個指標:嚴謹度跟時效性。所謂嚴謹度,指這麼一段資料是否經過了作者的深思熟慮,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其要陳述的問題本身,還有就是經過了多長時間跟多少智慧個體的過濾及篩選乃至演進。而所謂時效性,是指該資料對於現世的參考價值究竟多大,是否只是適應於歷史上的某一段時間,或者只是對過去的某個問題做了描述而不能對當下的問題作出回答。依據這樣2個指標可以建立起如圖所示的座標系,並且可以把目前流行的資料形式作一定位:
        在嚴謹度上,書籍應該是比較高的,書籍大體上是要通過作者把一系列的資料以某種使讀者易於理解的形式組織起來才能完成。而書籍中嚴謹最典型者莫過於古典著作。錢穆曾說非三百年以上的書不讀,就是說資料起碼要經過三百年以上的時間來沉澱,能夠流傳至今的纔是真正富有生命力的好文。嚴謹度最低的應該是網文,大抵是由於發佈太過便捷的緣故,幾根手指輕輕敲打便能產生一份資料在網絡流傳,天知道這些資料有沒有經過大腦。以最典型的網文——博客——來講,作者每天把自己腦子裏面迸出的東東放到網上,加入社會大衆聲音的洪流中任人評說,因此很難說這樣的資料在多大程度上具有成熟性。當然,書籍,雜誌,網文在座標中所處的位置也並非總是像上圖那樣。膚淺粗爛的書籍也大量存在,也並非沒有嚴謹度跟深度都兼具的網上好文。上圖所標註出的位置大體只是依據一般經驗作出的判斷。
        從時效性來看,網文無疑是最具時效性的,社會上或是特定領域內的最新最前沿的資料基本上都可以在網絡上查到。書籍的時效性則明顯差了不少,書籍與其關注領域的發展前沿的時間差一般是以年來記的,快的可能以月來記,不過這在人類高速發展變化的今天還是要慢半拍。
        雜誌這種資料形式或者說媒介則不管從嚴謹度來講還是以時效性來看都介乎書籍跟網文之間。雜誌的嚴謹度要強於網文,至少雜誌也算是出版物,雜誌的發佈還是要經過類似於書籍的審校過程,不過雜誌的編排跟審校都不如書籍來得仔細罷了。雜誌的要經過編排審校但不甚嚴格也正使其時效性強過書籍而遜於網文。
        我爲幫助自己確定某一份資料的閱讀價值而建立了上述座標系,但這還不足以使自己對一具體的資料判斷其閱讀價值。如果說資料的嚴謹度跟時效性還是可以客觀評價的因素,那麼所謂閱讀價值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閱讀主體產生的主觀意見。事物的價值在被使用時體現出來,同樣的,資料的閱讀價值在於跟閱讀主體共同作用所產生的效果。所以要確定某一具體資料的閱讀價值還必須加上閱讀主體這一主觀因素的影響。閱讀主體的因素可以是其閱讀目的。所以我們得出如下的等式:
閱讀價值 = 嚴謹度 × 時效性 × 閱讀目的
       
        基本上,自己在確定資料的閱讀方向以及判定某一具體資料的閱讀價值的時候就會依據上述的座標系跟等式。具體來講,如果我的閱讀目的是要作深入瞭解,那麼在書籍中查找資料應該更能達到效果。相反如果只是想即時查找某一參考資料,那麼網絡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如果目的是要做一般的導引性的瞭解跟參考,那麼閱讀方向可以指向雜誌一類。當然,個體的閱讀目的並不總是這樣簡單明瞭,需要挖掘自身的閱讀目的才能對具體資料的閱讀價值及閱讀方向作出明智的判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