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電之半導體基礎篇3(半導體二極管、二極管應用)

半導體二極管

1、二極管的結構與類型

  • PN結+引線+管殼=二極管
  • 按材料分爲:硅二極管、鍺二極管
  • 按結構分爲:點接觸型、面接觸型、平面型(集成電路中)

2、伏安特性
1)PN結的伏安方程
11

2)二極管的伏安特性
22

3、正向特性與反向特性

  • 正向特性:有死區(電流約等於0的區域)
    硅管死區電壓爲0.5V,鍺管死區電壓爲0.1V

  • 反向特性
    33
    1)硅管Is小於0.1微安,鍺管幾十到幾百微安
    44
    2)反向電流急劇增大,二極管發生擊穿

4、二極管的擊穿
擊穿分爲可逆的電擊穿(降低反向電壓,二極管仍能正常工作)、不可逆的熱擊穿(PN結被燒壞,一旦擊穿二極管就損壞了)

  • 齊納擊穿條件:半導體的摻雜濃度較高、空間電荷層有較強的電場
  • 擊穿的機理:電場將PN結中的價電子從共價鍵中激發出來
  • 擊穿特點:擊穿電壓低於4V、擊穿電壓具有負的溫度係數
  • 雪崩擊穿條件:半導體的摻雜濃度較低、空間電荷區中有較強的電場
  • 擊穿的機理:電場使PN結中的少子“碰撞電離”共價鍵中的價電子
  • 擊穿特點:擊穿電壓高於6V、擊穿電壓有正的溫度係數

5、溫度對伏安特性的影響
當溫度上升時,死區電壓、正向管壓降降低,即溫度每升高1度,管壓降將低(2~2.5)mV
溫度升高,反向飽和電流增大,即平均溫度每升高10度,反向飽和電流增大1倍

6、二極管的主要參數
55
I(F):最大整流電流(最大正向平均電流)
U(RM):一最高反向工作電壓,爲U(BR)的(1/2-2/3)
I®反向電流(越小單向導電性越好)
f(M)一最高工作頻率(超過時單向導電性變差)

7、影響工作頻率的原因——PN結的電容效應
低頻時,因電容很小,容抗大,對PN結的影響很小
高頻時,因電容大,容抗小,使電容分流,導致單向導電性變差
結面積小的結電容小,工作頻率高

8、半導體器件的型號及二極管的選擇
1)中國半導體器件型號的命名:
66
2)日本半導體器件命名:
77

3)美國半導體器件命名:
88

9、半導體二極管的模型

  • 理想二極管模型:
  • 99
  • 二極管的恆壓降模型:
    1010

二極管的應用

1、通常採用理想模型或恆壓降模型來分析二極管
1)斷開二極管,分析電路斷開點的開路電壓
2)判斷:如果該電壓能使二極管正偏,且大於二級掛你的死區電壓,二極管導通;否則二極管截止
3)如果電路中有多個二極管(共陽極或共陰極,連接),利用方法1、2分別判斷各個二極管兩端的開路電壓,開路
電壓高的二極管優先導通;當此二極管導通後,再根據電路的約束條件,判斷另一-個二極管的工作狀態。

2、多個二極管共陰極或共陽極連接時的分析方法
1)在電路中選擇一個適當的參考點
2)斷開二極管,分析電路中各二極管的陽極和陰極電位
3)判斷各二極菅是否滿足導通條件
4)在滿足導通條件~下,(共陽極連接時)比較陰極電位,電位最低者優先導通,其他二極管則截止。(共陰極連接時)比較陽極電位,電位最高者優先導通,其他二極管截止。此後並用模型替代電路中的二極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