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常青樹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IBM是世界上少數成功逃過歷次經濟危機,並在歷次科技革命中成功轉型的大公司。
祕訣是保守。用計組老師話說,IBM總是在奇怪的時刻放棄(出售)它的重要業務,保留最核心的,或者轉向最適合的。專注於最重要的事。
這裏寫圖片描述

二戰是機械革命與電子革命的分水嶺。IBM初創期,經營售賣辦公器械(如製表機)的業務,服務對象是企業和政府,甚至二戰時爲軍方製造武器。
二戰後,IBM面臨保持機械還是進軍電子的抉擇,老Watson守舊,小Watson創新,IBM最終任命年輕人爲新總裁。開啓對電子時代的領導。

年輕的蘋果公司曾經一度佔領PC市場,但老辣的IBM很快後發制人。
不過IBM PC基於微軟的DOS(命令行,磁盤操作系統),加上反壟斷法,之後惠普、戴爾之流雨後春筍般冒出。而微軟也在攻克Windows可視化OS後,走上壟斷OS一統天下的道路。

IBM在90年代初期走下坡路,郭士納的空降CEO使IBM復興。裁掉冗餘部門,賣掉多餘業務,減少科研經費,增加R&D,定位高端服務器的企業。

IBM當然重視科技創新,尤其是計算機方面。IBM實驗室成爲Bell實驗室之後最傑出的,非常重視研究人員的專利、paper、產品化(R&D必須結合)。專利不僅是defensive的保護,還是檢舉他人侵權的賠款23333。

21世紀後,IBM最引入注目的竟然是它的售賣業務。研發的硬盤業務賣給日立,PC業務在2004年賣給聯想。IBM PC逐年虧損,lenovo缺乏核心技術而人力便宜,兩家雙贏。IBM之後賣給聯想x86服務器,走上雲計算的道路。

在金融危機期間,IBM屹立不倒。因爲IT公司和金融的關係不大,並且IBM提供的不只是受marcoeconomics影響的IT產品,更多的是不太受影響的IT服務,加之IT公司大部分收入來自海外。

日新月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