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游子教練分享儒佛修身之道(六)

龍游子教練分享儒佛修身之道(六)
2010年06月19日
   六 修身(慧成就)
    現在要說到修身了。上面說過,道學的修習次第,儒佛是大致相近的。如從致知、誠意到正心,與佛學的(依正見)成正信,修正戒,得正定一樣。現在依正心而進到修身,也等於佛法的依正定而修慧。到此,淨化身心的自利工夫,才能完成。修身與慧學一致,這是需要說明的。請先從『大學』的修身說起。
    什麼叫修身──修治自己?大學從反面說──這樣就不能修身:「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之其所敖惰而闢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的說,自己有了積習所成的私見,爲習見所蔽,就不能如實了達一切。修身,要不受習成的私見、僻(闢)執所矇蔽,如實了知一切;能如實了知一切,才能恰好的處理一切。我們面對的一切人中,原有可敬畏的,可親愛的,可厭惡的,可哀矜的……。如應敬畏的敬畏他,應親愛的親愛他,恰到好處,不太過不及,這就是修身,可說是:「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了。可是人都不是那樣的。如對於敬畏的──自己所敬畏的,就被敬畏所拘蔽;所親愛的,就被親愛所拘蔽。有了拘蔽,如敬畏的過分,就會忽視不值得敬畏的地方。就是見到了,也不敢說;或者還要爲他文過飾非。又如自己的兒女,是人人所心愛的,就被愛拘蔽了。誰也以爲自己的兒女好;如與鄰居的小朋友爭吵等,做父母的即使知道自己的兒女不好,心裏還是在怪別人。所以『大學』引俗語說:「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這就是不能修身的問題所在。人,都是自我中心的,總是以主觀去認識一切,決定一切,處理一切。只要是我的──我所敬,我所愛,我所哀矜的……便不能不偏僻固執,不能如實了知一切;因而判斷是非,應付人事,都不能恰到好處。人都是這樣的不能修身;不能修身而又要治人,也就難怪世局如麻,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了!這裏所說的身不修,與上面說的心不正不同。有了貪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