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需要的資料、工作流程——測試小小小白時的整理

測試工作需要的基礎資料:

1、需求文檔/原型

2、接口文檔

3、app 用戶的手機系統相關信息(系統,版本號,ROM,RAM,CPU)

4、bugly賬號——App綁定bugly

5、產品用戶羣體確認

新項目流程:

1、需求分析

2、制定測試計劃

3、編寫測試用例

4、用例的常用設計方法:

(1)等價類劃分法——手機號位:小於11,11,大於11

(2)邊界值法:0,11

(3)錯誤推測法:N/X,X不能爲0

(4)場景法

(5)正交法

5、接口測試工具——postman、fiddler、Charles、jmeter、loadrunner

6、功能性測試

(1)執行測試用例,過程中提交、驗證bug

(2)隨機測試,過程中提交、驗證bug

(3)迴歸測試用例,過程中提交、驗證bug

7、性能測試

(1)壓力測試工具——jmeter、loadrunner

(2)App穩定性測試——monkey

8、兼容性測試——阿里雲、百度MTC、testin、Wetest

9、App專項測試

(1)對App_debug進行升級提示沙盒測試

(2)對App_release進行覆蓋升級測試

10、產品上線後,進行冒煙測試

可做兼容性測試的網站:

App:阿里雲(每天每賬戶每應用有兩次免費機會)、百度MTC(每天每賬戶每應用有一次免費機會)、Wetest(註冊認證後有體驗機會,收費,企業版真機測試較合適)、Testin(已認證企業每天免費一次,未認證共有一次,個人沒有)

Web:ieTest只能測IE瀏覽器、browserling可以測IE\Chrome\Firefox\Opera\Safari\Edge(每次可使用三分鐘)

可用電腦管家中的免費WiFi來限制某個手機的網速,模擬網速不佳的情況

接口、壓力測試工具:Jmeter,電腦開啓http代理,設置瀏覽器代理後即可錄製web腳本;手機WiFi設置代理後,即可錄製App腳本。

App抓包工具用fiddler、Charles

自動化測試:

自動化測試也是黑盒測試,只是能夠代替手動去反覆的驗證一些幾乎不變的功能,根據自動化結果有利於定位問題,對於手動難以復現的bug,可以用自動化反覆的操作以達到復現。


敏捷測試流程:

對於App:

瞭解新功能需求,熟悉新功能UI

對新功能進行測試,提交併驗證bug

對與新功能有關的原功能測試,提交併驗證bug

對App整體測試

進入bug瓶頸期後,對照用例迴歸測試,提交併驗證bug

對App進行自動化兼容性測試,檢查測試結果並反饋給開發Crash;
手動測試Android版本的兼容性(例如是否兼容8.0、8.1.0)

對App_debug進行升級提示沙盒測試

對App_release進行覆蓋升級測試

在應用市場上傳sdk進行審覈,可以選擇審覈通過後立即上傳、定時上傳或手動上傳。

上線後,從應用市場下載進行冒煙測試

對於Web:

瞭解新功能需求

在測試環境對新功能進行測試,提交併驗證bug

對與新功能有關的原功能進行測試,提交併驗證bug

第一輪整體測試,主要檢查功能性,提交併驗證bug

第二輪整體測試,主要檢查數據正確性,提交併驗證bug

不同PC端瀏覽器的兼容性

Android、iOS手機端功能性及樣式

對新功能進行最後驗證功能性、數據正確性、bug已完成


歡迎各位批評指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