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產品的失敗 JooJoo

image

討論一個產品成果的地方,比較有意義

也許,思考一個產品失敗的地方,同樣

 

JooJoo 這麼個東西,當年是很熱火的,號稱要kill iPad:

JooJoo是由Fusion Garage所推出的觸控平板電腦,其設計理念上和iPad相似,2009年底發佈。邁克爾·阿靈頓(Michael Arrington)最早有CrunchPad的設計,採用電容式觸控螢幕,並與新加坡創業企業Fusion Garage 合作推出,使用Fusion Garage的Linux-based的作業系統[1][2]。Fusion Garage公司突然宣佈不再與Michael Arrington合作,並將CrunchPad改名為JooJoo。 來自:JooJoo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我也曾經期待過這個東西,慢慢就忘了,今天突然想起來,看看她的軌跡吧:

JooJoo平板電腦於2009年12月問世後,科技界已經在密切關注蘋果的平板電腦了。iPad趕在JooJoo平板電腦成名之前於2010 年4 月出貨。相比之下,JooJoo平板電腦用戶體驗、操作系統和速度與iPad根本不在一個檔次。隨即Android平板電腦問世。JooJoo平板電腦很快消亡。

總結幾點:

  • 太早的曝光,吸引眼球,是爲了獲得商業上的支持,如果做不到,還不如偷偷的搞。否則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 不知道對手是什麼之前,充分了解對手的特點和賣點之前,不要搞出什麼殺手的話,不然殺人不成,反被殺了
  • 做產品,特別是通用消費產品,還是需要強大的實力,包括資金,和沉澱,互聯網上的一個idea再忽悠,這裏不太行得通
  • 沒有一個好的模式,或者說產業鏈的支持,再明白點,沒有app store or market,什麼都自己搞,肯定搞死人
  • 其他想到再補充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