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一)-概述

本文是博主學習了計算機網絡(第七版) 謝希仁著後的整理總結,望大家討論指點

 

第一章 概述

1. 網絡的三種類型:電信網絡、有線電視網絡、計算機網絡。其中發展最快並起核心作用的是計算機網絡。

2. 互聯網的基本特點:連通性和共享。

3. 計算機網絡(簡稱爲網絡)由若干結點(node)和連接這些結點的鏈路(link)組成。網絡中的結點可以是計算機、集線器、交換機或路由器等。

4. 網絡把許多計算機連接在一起,而互連網則把許多網絡通過路由器連接在一起。與網絡相連的計算機常稱爲主機(host)。

5. Internet和internet是不一樣的。以小寫字母i開始的internet(互連網)是一個通用名詞,它泛指由多個計算機網絡互連而成的計算機網絡,在這些網絡之間的通信協議(即通信規則)可以任意選擇,不一定非要使用TCP/IP協議。以大寫字母I開始的Internet(互聯網/因特網)則是一個專用名詞,它指當前全球最大的、開放的、由衆多網絡相互連接而成的特定互連網,它採用TCP/IP協議族作爲通信的規則,且其前身是美國的ARPANET。

6. 三級結構互聯網:主幹網、地區網和校園網(企業網)。

7. 多層次ISP結構互聯網:ISP就是互聯網服務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又稱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例如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等都是我國最有名的ISP。

8. 互聯網交換點 IXP(Internet eXchange Point)的主要作用就是允許兩個網絡直接相連並交換分組,而不需要再通過第三個網絡來轉發分組。

9. 計算機網絡→互連網→互聯網→萬維網(WWW)。

10. 互聯網拓撲圖從工作方式劃分爲兩大塊:邊緣部分和核心部分。邊緣部分:由所有連接在互聯網上的主機(端系統end system)組成。這部分是用戶直接使用的,用來進行通信(傳送數據、音頻或視頻)和資源共享。核心部分:由大量網絡和連接這些網絡的路由器組成。這部分是爲邊緣部分提供服務的(提供連通性和交換)。

11. 通信方式分爲兩大類:客戶-服務器方式(C/S方式)和對等方式(P2P方式)。客戶-服務器方式(C/S方式)所描述的是進程之間服務和被服務的關係,客戶是服務請求方,服務器是服務提供方。客戶和服務器本來都指的是計算機進程(軟件),使用計算機的人是計算機的“用戶(user)”而不是“客戶(client)”,不過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到底指的是什麼,是軟件還是硬件;對等方式(P2P方式)是指兩臺主機在通信時並不區分拿一個是服務請求方哪一個是服務提供方,這時雙方都已經下載對方已經存儲在硬盤中的共享文檔,因此這種工作方式也稱爲P2P方式。對等連接工作方式可支持大量對等用戶(上百萬個)同時工作。

12. 客戶-服務器方式(C/S方式)的特點

          客戶程序:

          (1) 被用戶調用後運行,在通信時主動向遠地服務器發起通信(請求服務)。因此,客戶程序必須知道服務器程序的地址。

          (2) 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複雜的操作系統。

          服務器程序:

          (1) 是一種專門用來提供某種服務的程序,可同時處理多個遠地或本地客戶的請求。

          (2) 系統啓動後即自動調用並一直不斷地運行着,被動地等待並接受來自各地的客戶的通信請求。因此,服務器程序不需要知道客戶程序的地址。

          (3) 一般需要有強大的硬件和高級的操作系統支持。

13. 網絡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它是一種專用計算機(但不叫做主機)。路由器是實現分組交換(packet switching)的關鍵構建,其任務是轉發收到的分組。

14. 從通信資源的分配角度來看,交換(switching)就是按照某種方式動態地分配傳輸線路的資源。這種必須經過建立連接(佔用通信資源)→通話(一直佔用通信資源)→釋放連接(歸還通信資源)三個步驟的交換方式稱爲電路交換

15. 用戶線是電話用戶到所連接的市話交換機的連接線路,是用戶獨佔的傳送模擬信號的專用線路,而交換機之間擁有大量話路的中繼線(這些傳輸線路早已都數字化了)這是許多用戶共享的,正在通話的用戶只佔用了中繼線裏面的一個話路。電路交換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在通話的全部時間內,通話的兩個用戶始終佔用段到端的通信資源。當使用電路交換來傳送計算機數據時,其線路的傳輸效率往往很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