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2012年4期精彩內容:創業

基於雲計算的辦公革命

如果你對雲計算應用的理解還停留在同步和共享個人私密文檔的層面上,那麼你可能會錯過很多正在發生的激動人心的變化。

基於雲環境的辦公軟件提供商Box是一家創建於2007年的公司,位於帕羅阿圖。其創始人兼CEO Aaron Levis預言說:未來18~36個月,人們的工作方式將發生根本的革命性變化。

這個變化首先是從辦公軟件開始的。Box的誕生至少證明了一點:那就是在這個時代創辦一家辦公軟件公司並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未來的辦公可能不屬於微軟的Office,可能不屬於甲骨文和SAPCRM系統,但它或許屬於Box

看看這家創業公司做了什麼:它是一套完整的在線辦公軟件,具有強大的協作性,這表示它也是一套協作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套大多數人都可以訪問的公共雲存儲器。這意味着過去你至少需要一臺服務器、一套Office辦公工具和一個微軟SharePoint協同工具才能勉強構建起一套協作式的工作環境,但現在Box把它們一次性地解決了。更重要的是,Box的架構具有高度的開放性,可以支持包括同樣基於雲計算的Google在線文檔、辦公和客戶關係管理工具Salesforce,以及任何一款企業社交工具YammerMoxie的接入(這些都是硅谷近2~3年來湧現出的創業公司),也就是說,它是那些安裝在你電腦和服務器上的應用程序的終結者。目前Box宣稱已經有70%的全球500強企業是它的客戶。

這個即將在未來18~36個月內引爆“辦公革命”的趨勢還體現在更多的方面:由於企業辦公系統和數據中心、企業社交網絡和雲端的客戶關係工具等被無縫地整合在一起,它釋放了人們的辦公空間和辦公方式。讓人們更傾向於“自由人自由聯合”的工作狀態——越來越多位於硅谷的大公司和商業樓宇代理商留出了“靈活流動”的辦公室和空間,留給那些需要在不同場合與不同人一起工作的人們——今天與客戶,明天與供應商或合作伙伴,後天與其他部門的同事。而另一些人則選擇了靈活辦公的方式,而不用每天趕到同一間辦公室去。它同時催生了基於地理位置的尋找靈活辦公空間的服務的誕生——LiquidSpace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這場辦公革命還催生了另一個創業趨勢的興起——基於移動設備的視頻協同會議系統。某種程度上它又是思科網真等大型笨重的演播室視頻會議系統的終結者。辦公空間的靈活和移動設備的普及,讓能提供相對複雜協作、同時又維持清晰視頻與交互質量的移動應用型視頻會議服務變得越來越重要,而這一領域近兩年也陸續誕生了諸如GoToMeetingFuzeMeetingMightyMeetingTwivilo等一系列初創型企業。

“羣體智慧”的衆包服務

對一家公司或機構來說,並非所有的工作事項都得由內部員工和指定的供應商完成;對於個人而言,也並非全部的需求都得通過某一個固定有組織的交易平臺才能被滿足。每個人都可能成爲某項“特殊使命”的執行者,每個人都可以成爲一個交易平臺,每個人都可能成爲別人的導師和助手,這是羣體智慧的力量,也是硅谷工程師們創業的熱門方向——如何利用羣體智慧“衆包”人們的需求,創造商業的價值。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Zarrly。這是一家2011年剛成立的公司,它爲用戶提供了一個基於地理位置的、實時的、買方驅動的移動交易市場——幾乎每個人心中都對每樣東西有一個價格定位,而Zarrly就是促成這種交易。它完全由買方驅動——你可以發出邀約,出50美元尋找一個附近的人幫你到蘋果專賣店裏排隊買一個新iPad,也可以開出30美元的價格邀請附近的一位高材生幫你解答一道複雜的微積分題目,或者出更高的價格請精通廚藝的附近的鄰居爲你烹飪一道地中海菜。這些交易在以往的市場中可能並不存在,但Zarrly創造了它們。

另一個類似的公司是Gigwalk。現在,很多大公司都通過Gigwalk的平臺發佈瑣碎而繁雜的任務,而安裝了Gigwalk手機客戶端的用戶,只需要完成這些相應的任務,符合買方的要求就可以得到相應的報酬。在創辦初期,這家公司的任務大多是那些簡單的“跑腿”型任務,比如幫Yelp收集餐館照片,幫導航工具TomTom收集線下路況以及爲微軟Bing搜索引擎提供景點採集等。而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智力含量更高的任務(gigs)開始出現在這個平臺上——比如編程和代碼外包等。它的數萬名用戶在過去一年裏已在這個平臺上賺取了上萬美元的收入。

某種程度上,知名的社交問答網站Quora也是這種羣體智慧和衆包路線的產物。值得注意的是,創業者們在衆包的細分領域似乎仍大有可爲。之前有Waze作爲典型的案例——它讓司機在駕駛的時候開啓GPS,通過智能手機的近距離傳感實現語音控制,用戶可以通過語音互相報告交通情況和提供導航互助,最終繪製成用戶自發生成的交通路況地圖。而最新的衆包智慧案例發生在教育領域——OpenStudy是一家新成立的教育社交公司,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中學教育的Quora,用戶可以在上面發佈不同學科的複雜題目,然後有其他的用戶負責解答並獲得積分。與Quora不同的是,爲了強調“羣體智慧”的效果,它採用實時的方式,大部分問題將在被拋出之後立即得到解答。

數據與物理設備相連接的未來醫療

也許移動健康與醫療會讓乏味了很久的硬件設備領域重新煥發活力。因爲幾乎每一個與健康相關的App都最終將與人們的身體機能發生關聯——它需要傳感裝置去捕捉關於人們身體的各種數據:無論是心跳、睡眠時的腦電波,還是運動中的脈搏週期,也無論這個傳感裝置是一部手機、一個微型測量儀和一條腕帶。

2011年夏天剛創建的移動睡眠管理應用LARK就是一個典型的產品——它是一款iOS應用,用來監控人們的睡眠質量。除了作爲記錄與分析數據樞紐的應用程序之外,它還需要一個傳感器和一條系在手腕上的腕帶——前者通過藍牙裝置將用戶睡眠時的生理體徵傳送到手機裏的應用程序,後者是直接與用戶身體發生接觸的物理傳感器。LARK的獨立設備——傳感器和腕帶,被蘋果的零售部門挑選爲重點推薦的周邊產品,擺放在加州任何一家蘋果專賣店的顯著位置。

類似的產品還包括著名的FitbitFitbit成立於2008年,它的產品是一款應用和一系列外接裝置的組合。第一款Fitbit的外接裝置是Fitbit Tracker,它是可以隨身攜帶的芯片夾測量計,夾在身上的任一部位就可以將當天包括移動距離、移動腳步數量、卡路里的消耗量以及身體的活躍時間等各項數據記錄下來。第二款產品是Fitbit Ultra,主要添加了睡眠質量監控功能。2012年它又發佈了一款新的外接產品——Fitbit Aria的無線體重秤,能支持多達8名用戶的數據儲存和識別功能,適合家庭和團隊使用。

也有人在嘗試將移動終端本身當作傳感器。新近創辦的老年人健康狀況追蹤應用Elderaware就是一例,當這款程序開啓時,它能利用重力感應裝置,準確辨別用戶的地理位置和身體狀況。老年用戶不慎摔倒或暈厥時,它能根據手機本身異常的反應而發送警報到呼叫中心,從而發起必要的緊急救助服務。然而由於用戶行爲方式本身的複雜程度,Elderaware創始人Rick Sheridan本身也考慮未來支持獨立的設備,以更準確地監控和響應老年用戶的生理和健康突發情況。考慮到保健和醫療將是一個擁有巨大需求的市場,這一領域的移動應用和獨立的硬件設備需求將迎來井噴。

而另一個對獨立硬件設備需求龐大的領域是移動支付:無論是PayPal最新的數字錢包和新興支付平臺Square對硬件的需求,還是更新興的移動支付工具Level Up對傳感裝置的特定設計,獨立硬件的作用正在凸顯。這意味着傳統的硬件工程師和測試工程師將更有機會在一家創業公司中扮演核心的角色,甚至創辦一家新的公司,這並非軟件工程師的專利。

下一代知識管理與搜索引擎

信息結構與算法仍是硅谷頂級公司和創業團隊最推崇的事,它決定了一家創業公司能站得有多高。那些可能成爲下一個GoogleFacebook的團隊通常與這一領域密切相關。幸運的是,除了SoLoMo和電子商務那些炙手可熱的項目之外,硅谷的一些團隊從未放棄對這一領域的追求。

2008年創辦的雲筆記同步工具Evernote因爲逐漸成爲人們託管記憶數據的外部“大腦”而倍受青睞,成爲人們管理日漸龐雜與瑣碎知識信息的工具。而現在有更多工具將實現人們對知識更深入挖掘和管理的需求。例如一年半之前成立的知識分享與管理工具服務商Pearltrees——它本質上是一個開放和協作的網絡興趣圖譜,但同時也是一個知識管理工具。它將你儲藏的不同信息源和知識源裝在不同的“氣泡”裏,由你自己創造“氣泡”之間的邏輯與架構,就像樹的枝蔓那樣延展開來,實現分類管理知識和信息的需求。而其他的好友與協作者也可以根據你的知識分類枝蔓搜尋和“摘取”他們需要的知識氣泡,放在自己的氣泡圖譜當中。它的樂趣在於對知識管理的分類與發現過程,以及在某一個知識門類之下,與他人針對信息的協作與分享方式。

毫無疑問,Pearltrees的出現依賴更爲複雜的信息架構以及算法——人們在不斷動態變化的信息分類與組合,以及與他們共享的信息圖譜當中搜尋他們需要的信息。它本質上是一個信息搜索的算法引擎。事實上,這類強調算法、搜索精準與匹配度的公司在硅谷還有很多,有些甚至不爲人知——比如爲Facebook的社交化News Feed精確匹配推送提供算法和背後引擎的,就是一家叫做PageLever的小型創業公司。

似乎“終結Google”的下一代搜索引擎革命也可以預期。當大多數的互聯網體驗開始從PC轉移到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上時,Google當年創造的基於PC網頁的搜索技術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而最近出現了一家新的搜索引擎公司Everything.me似乎正在將搜索的未來引向另一個有趣但不可知的方向上:它專門爲移動設備和平臺設計,搜索的結果呈更可視化的圖標狀排列,顛覆了傳統搜索的鏈接排列風格。更重要的是,它將爲每個人提供定製化的搜索結果。尤其是當人們的日常搜索通常更傾向於圍繞人、地點和具體的事物,在移動設備上進行時,Everything.me好像真的讓搜索變成了另外一回事。

當然Everything.me不會是下一代搜索引擎唯一的樣板。硅谷天使投資教父Paul Graham近日在《雄心萬丈的創業思路》的博客中羅列了未來將發生顛覆性創新的幾個領域,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搜索引擎。他認爲:“在10多年的時間裏,換個搜索引擎(即使不用Google)的事在今天第一次變得可以想象了。”而在他做出這個論斷之前,人們已經看到了諸多躍躍欲試的前仆後繼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