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巖:從DeFi內卷式發展看數字資產的意義

來源 | Defi之道

封圖 | CSDN 下載自視覺中國

數字資產研究院副院長、通證思維實驗室發起人孟巖在2020杭州國際區塊鏈週上發表題爲《數字資產:打開數字經濟的新選項》的演講,他指出,DeFi的內卷式發展給了數字資產一個很好的啓示,即用區塊鏈創造一個“算法安全區”,基於數學和密碼學形成平等、可信的協作模式,並將這個特區不斷擴張到現實世界中,這纔是數字資產的意義。以下爲演講全文實錄。

即便是最遲鈍的人可能到今年都應該感覺出,我們在一個歷史的轉折點上。我們年年都說轉折,年年都說變革,但可能沒有哪一年感受到這樣劇烈的轉折和變化。網上有一個段子,如果要是未來人類寫21世紀史的話,可能從2001年到2019年是薄薄的一本,2020年這一年,可以寫出厚厚的一本。

我們正在經歷各方面變革,如果未來有一本描寫21世紀史,描寫2020年的一本書,其中數字經濟應該是很重要的一個章節,因爲我們肯定處在數字經濟的變革當中。我們可以通過數字資產的角度,來思考一下正在發生什麼事情。

今年會發生好多事,已經發生了,正在發生的,即將發生的有很多事。比如說2月份的時候,美國證監會有一個委員推出了“通證避風港計劃”,這個計劃從本質來講就是重新啓動數字資產融資。還有我們熟悉的最近發生的DeFi,DeFi還不能說爆發,但它的增長速度已經很驚人了。我們下半年可能會面對的是Libra的問世,可能會看到數字人民幣,可能還會看到數字美元,因爲美國政府最近在開聽證會,對數字美元的態度不是要不要做,而是怎麼做的問題。還有我們暗流湧動的Filecoin,在座不少人知道,這個事情目前正在匯成一股暗流。其實還有很多事情,篇幅不夠,沒有放進來。

(圖1:數字資產正在走向舞臺中央)

當我們在談數字資產的時候,我們在談什麼?

剛纔騰訊演講嘉賓提到3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推出的要素市場化政策,還有很多事情正在發生。不管你怎麼看,好像在這個中間有一個名詞正在越來越突出,就是數字資產,數字資產似乎正在走向這個舞臺的中央。

但就跟以前我們經歷過的很多事情一樣,當一個詞正在成爲熱點的過程當中,往往人們對它還沒有形成共識。到底什麼是數字資產,很多問題大家沒有形成共識,講不清楚。

我們數字資產研究院是專門研究數字資產的,但感覺到現在爲止,恐怕還沒有能形成一個清晰的、簡潔的,能夠贏得所有人共識的數字資產定義,可能還需要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經驗,更多的實踐,才能夠慢慢認識到什麼是數字資產。但是,至少我們知道什麼不是。比如以前我們經常覺得數字資產是去中心化的,必須是區塊鏈上的東西才叫數字資產。比如微信和支付寶,裏面都有餘額,但很少有人說這個是數字資產,更多人承認它是電子貨幣,不太承認是數字資產。

我們真的認爲中心化的就不能是數字資產嗎,央行的數字貨幣也是中心化的,難道不是數字資產嗎?

反過來,去中心化的就一定是數字資產嗎?固然比特幣是數字資產,這個是大家已經公認的,但我們也要知道在過去幾年當中,去中心化世界裏產生了大量的空氣幣,這些也配叫數字資產嗎?究竟什麼是數字資產呢?就像我剛纔所說的,也許我們現在還沒有到一個時機說可以總結出一個清晰的數字資產定義。但也許我們可以從已經發生的一些事情當中,來思考一下數字資產具有什麼樣的特徵。

就拿最近非常火的DeFi來說,前不久我寫了一篇文章談DeFi一個著名的項目,Compound。在裏面我批評了一件事,現在這麼多的DeFi項目,已經有將近上百個了,而且越來越多,在我看來它們都是在空中飛舞,在空中擺出各種各樣漂亮的姿勢,用算法做出各種各樣精緻的構建,但就是腳不沾地。我這個觀點發布之後,很多朋友私下跟我探討,這個觀點確實是對的,也認爲是DeFi的問題。

但是反過來說,DeFi恰恰因爲沒有觸碰現實世界,反而具有天然的透明性,天然的可信性,這是DeFi和以前行業裏流行的空氣幣最不一樣的地方。我也思考這個觀點,說的有道理。現在的DeFi項目絕大多數——除了最新少數幾個之外,都是極力把自己蜷縮在所謂安全算法區裏。它用各種各樣算法設計,來規避去觸碰現實世界,它不想和現實世界發生關係,不想讓現實世界中心化機構證明資產的可信度或者風險度。希望它的資產風險以及質量能夠用算法進行計算和推導,我稱其爲算法安全區,就是有那麼一個邊界,所有的DeFi項目,絕大多數都躲在這個邊界裏面,內卷式發展,相互競爭,相互鬥智鬥勇,但不願意去觸碰邊界外面的真實世界。

在批評這件事情同時,我也必須得承認,恰恰因爲他們不願意觸碰現實世界,也因此具有了跨組織、跨文化、跨邊界、跨國家的能力,因爲在這個世外桃源當中,人們是基於數學和密碼學相互信任的。

是不是可以從這個現象得出一個小小的啓發呢?是不是我們嘴裏所談的數字資產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或者就算今天還不是這樣一個特徵,至少是未來一個很重要的目標,是要承認全數字化監管的資產?什麼叫全數字化監管呢?我們用公開透明的可信算法,加上全息的可信數據。大家都知道這樣的可信數據最好存在哪裏——區塊鏈上。這樣的算法最好是表現在什麼形式上——智能合約。我們結合這些方面,然後完全在計算的能力之內去衡量和測量一個資產的質量和它的風險。注意,不是說這樣所產生的數字資產是絕對安全的,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數字資產。至少它的透明度,它的質量風險是可以快速計算的。

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實際上就實現了大家都見過的這個封面(圖2)——當年區塊鏈剛剛開始崛起時,《經濟學人》雜誌登的封面“信任的機器”(the trust machine)。什麼叫信任的機器?這樣一臺可信計算機,只要通過計算就可以產生信任,這是當時人們對於區塊鏈這件事情的願景。

(圖2:經濟學人封面:信任的機器)

如果用這個角度來分析的話,今天整個區塊鏈領域做的事情大致可以分爲三個方向:一是使用新的機制和監管技術,創造原生的數字資產。比如Libra,建立一個聯盟。比如數字人民幣,數字美元,央行直接讓信用駐進去,變成底層的數字資產。二是當底下有了數字資產,基於共識的數字資產之後,我們往上用算法衍生新的資產,這是今天的DeFi項目主要在做的事情。但我們今天在談產業區塊鏈大會,也就是最重要的方向是第三個方向,就是把剛纔所說的“算法安全區”,數字經濟裏世外桃源的邊界不斷擴張,擴張到現實世界中。把我們在區塊鏈裏所總結出來的可信計算,可信的資產的產生、驗證、評價、交易的模式,作爲一種制度、一種機制,不斷向現實世界擴張。

我們數字資產研究院和通證思維實驗室就在致力於做這樣的工作,我們希望構造平行世界之橋,將安全區世外桃源和現實世界中實體經濟打通。這種打通絕對不是用現實中心化世界裏頭這套規則,去改造區塊鏈,而是反過來,用區塊鏈裏所形成的可以自動化計算資產風險和質量的這套規則改造現實世界。

DeFi帶來的啓發:區塊鏈向現實世界擴張

在過去幾年當中,這個行業出現了大量的欺詐問題,這些問題的本質是什麼?這些問題的本質就是中心化世界裏規則向去中心化世界侵蝕。我們把中心化世界裏的不透明,高摩擦的行爲帶到區塊鏈,是本末倒置、南轅北轍。我們現在需要反過來,DeFi給了我們很好的啓發,但還遠遠不夠。現在大家做的區塊鏈+,習近平主席說讓我們去做產業區塊鏈,本質上來講就是要讓我們想辦法把區塊鏈這套規則往現實世界擴張,這是這個問題的關鍵。

擴張了以後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很多。金融的本質是什麼?最基本的模式是拿資產換資金,拿資金換資產。通過資產與資金的兌換,實現資金跨時空的優化配置,這是金融的本質。現實世界當中的金融都是基於資產來進行的,就是我究竟要配置多少資金取決於有多少資產,什麼質量的資產,多大風險的資產。而資產在現實世界當中是一個金字塔的結構(圖3),這個金字塔的結構,按照質量從最差到最優來形成這樣金字塔,會發現最頂上優質資產根本用不着區塊鏈或者去中心化金融的人來支持。這種資產人們一看就知道是好資產,所有人都蜂擁而至,大家直接就撲上來了。

(圖3:現實世界資產的金字塔結構)

看一眼就知道是最差的資產,沒有人會搭理,除非是在2008年以前,華爾街把次貸包裝成優質資產騙人。現在最麻煩的問題是,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資產是灰質資產,它有可能是優質資產,有可能是劣質資產,但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判斷研究,這需要花很多資源。正是因爲這個驗證和研究的困難和複雜度,導致很多金融機構放棄了這件事,乾脆不去判斷了,只找優質資產,擠過去研究優質資產,給優質資產服務。對於大量有可能是優質資產的灰質資產,對不起,我沒有精力去判斷,這是今天金融最主要的問題之一。

如果我們把區塊鏈的這一套世外桃源算法安全區理論,這一套方法,這一套制度引入現實世界,帶來最大好處是什麼?就是我們的企業,甚至每個人能夠按照區塊鏈這套規則自己創造數字資產,並且自證清白。不需要金融機構、中心化監管機構花費很多精力和資源進行考察,可以直接按照區塊鏈的要求通過資產的上鍊交叉驗證,全程的追蹤,最後來證明資產的質量和風險。這整個過程就是現在很多聯盟鏈里正在做的事情,前面幾位演講者講的很多項目,在我看來都是在做這件事情。

這件事情一旦做成之後,意義就非常大,它將能夠反過來把金融變成一個開放的、交易成本極低的、可以全球流通的,並且充分激勵企業和個人創新的新體系,這就是我們認爲數字資產的優點和特色,也是我們爲之努力的目標。

交易、市場、開放、合作:數字資產帶來的新可能

也許這些都是數字資產對於經濟方面的作用,也許在今天2020數字路口上,我們可能看到的數字資產意義更大。爲什麼說更大呢?我們現在按照原有的數字經濟軌跡在往前走的話,正在走向數字經濟帝國主義。如果說過去30年中國以及全世界數字經濟經歷的是一個相當於原來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階段田園詩般的時代,從2020年開始所有人毫無疑問感覺到,我們正在走向數字經濟的帝國主義。比如我們看到圍繞着下一代寬帶無線通訊基礎設施5G和新鏈所展開的事實上競爭。比如說圍繞着下一代數字法幣,央行數字貨幣Libra,然後數字美元和我們的數字人民幣之間的競爭,這是非常明顯的。再比如說前一段時間發生的印度禁了我們59個APP的事情,這些事情都表明,按照現有的數字經濟軌道,中心化的數字經濟發展方向再往前走,這幾個數字經濟大國之間毫無疑問會展開帝國主義式競爭。當然這不完全是我一個人的觀點,因爲上個月剛剛出版了一本書,《美國真相》,作者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裏面有一個章節,談了這個問題,如果我們按照現有的,過去20多年科技進步方式,尤其是數字經濟科技進步的方式再往前走,我們會遇到什麼。他做了很多預測,比如他認爲現有這一代數字經濟主要特點是致力於分蛋糕,而不是做大蛋糕,主要致力於財富再分配,加快財富再分配的效率。並沒有創造新的需求,這是一個問題。而且主要通過“巧取豪奪”,這是我翻譯過來的,通過巧取豪奪佔有最寶貴的數據資源。

現在已經有學者提出來,數據是最核心的所有權,最重要的一種所有權。數據資源的爭奪在未來,可能意義要遠遠大於我們現在所意識到的,對於資本,對於勞動力,對於土地資源的爭奪的意義。現在的數字經濟獲取數據或者佔用數據的資源,數據所有權主要方式是巧取豪奪。再往下走,市場集中度不斷增大,因爲屬於非等價交換,不斷增大,這樣就會導致貧富差距不斷加大。再往下走,人工智能也在迅速發展,人工智能會對於勞動替代作用不斷的明顯,中產階級會大量塌陷。再往下走,像中國、美國,還有某些西班牙語文明,有可能會對憑藉數字經濟優勢其他的文明進行碾壓,一些中小文明就此從歷史中消除,這是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的判斷,我也認同。如果這樣,數字空間裏將會成爲地緣政治競爭的一個延展,在數字經濟裏會產生激烈的競爭,大國爭霸,帝國主義的東西。這真的是我們20年前,30年前開始做數字經濟的初心嗎?過去幾十年一直希望能夠看到一個全球化共同發展一體化的經濟時代,現在看起來好像不是這樣。

數字資產最大的意義並不僅僅只是讓經濟上獲得增長的方式,或者質量上的提升,效率上的提升,它是不是有可能在數字經濟當中去創建那樣的特區,在那個特區裏,在這個世外桃源裏,所有的人基於算法相互信任,我們不斷的協作,不斷的擴展,基於數學和算法創建平等信任。我們交易,而不是掠奪,基於市場來配置資源,而不是基於命運配置資源。我們開放,相互開放的競爭,最後能夠合作而不是對抗。數字資產能不能在必將到來的大國競爭年代裏保留這樣的特區呢,這是我們的一點理想。相信今天在座各位既然來到這個會場上,一定都是認同這個理想的,所以希望跟大家共同一起努力,把這樣的特區越做越大。

推薦閱讀

真香,朕在看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