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簡單有效的計劃來實現你的目標

制定了目標之後,就要考慮如何實現目標了,也就是要制定計劃。

制定計劃

現實中,人們往往沒有計劃,或者沒有具體的計劃。一個通常的說法是“計劃沒有變化快”,既然如此,那麼制定計劃又有什麼用呢?

計劃像一座橋,規劃了該如何從此岸到達彼岸,連結着現狀和目標,決定着如何實現目標,也就是該如何行動。沒有計劃,實現目標往往只是一句空話。制訂工作計劃,是每個人或組織必須做的事。沒有計劃地工作,大家就不能按照正常的、正確的步驟來完成任務,也無法有效地進行協調,中間過程很容易出現偏差,直接影響工作完成的質量。

計劃是實現目標的保證,沒有計劃,實現目標就是偶然的。此外,計劃還有如下作用:

(1)制定計劃的過程是一次達成共識的過程

對於團隊來說,計劃制定過程是一個團隊成員充分交流的過程,最終形成的計劃就是團隊中每個人所達成的共識。可能不是每個人的最大利益,卻是大家認同的符合團隊的最大利益。這個過程解決了實現目標的主要阻力,人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會認爲自己有了掌控權,更願意投入精力去做。

(2)計劃可以產生錨定作用

錨定或稱錨,是行爲經濟學範疇術語,指人們趨向於把對將來的估計和過去已有的估計相聯繫。計劃雖然有各種細則,但計劃的框架更爲重要,框架起到了錨定作用。雖然執行過程中會有變化,大致路線一般不會出錯。出現變化可能導致原有計劃失敗,但計劃是要隨着變化而變化的,並在變化的過程中不斷形成新的計劃,持續指導着實現目標過程中的具體行爲。

(3)計劃是執行的依據

即使計劃被各種意外所影響,但落實到行動層面上,它依然是執行的依據。原因很簡單,因爲計劃有細節。一個宏大的目標並不能使人產生執行思路,計劃卻可以。對照計劃,每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就產生即時反饋,就離目標更近了一步。計劃把目標分解,使人產生感性認知,這種感性認知使執行者的目標感更爲清晰,從而產生更強的執行力。

計劃本身存在悖論,一成不變的計劃作用不大,但計劃卻從達成共識、形成錨定、產生依據三方面詮釋了它存在的意義。最壞的計劃也比沒有計劃強,最壞的計劃也可以通過不斷修正來指導行動。沒有計劃就只能憑藉感覺,這時實現目標就只能是隨緣了。

不可否認,做計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並且在執行的過程中會不斷面臨調整,在很多人的頭腦中,還不如見招拆招,省得麻煩。那麼能不能制定一個簡單而有效的計劃呢?

答案是:有。

研究:聖誕短文

德國社會心理學家彼得戈爾維茨在康斯坦茨大學的校園裏進行了一次實驗。

寒假開始前,他們攔住了一些正在趕赴期末考試考場的學生,邀請他們參與一項對現代人度假方式的調查。同意的參與者被要求在假期中寫一篇關於如何度過聖誕的短文。這篇文章必須在聖誕節過後的48小時內完成並寄出。其中一半的學生還得到了額外的提示:要當場決定何時何地進行寫作,並寫下來交給研究者,之後他們便照常奔赴考場了。

聖誕節過後,信件紛紛抵達。戈爾維茨發現,在沒有時間地點安排的學生中,有32%交了作文,而在有時間地點安排的學生中,有71%交了作文,是前者的兩倍多。

--《成功,動機與目標》海蒂·格蘭特·霍爾沃森,譯林出版社,P165

存在着簡單而有效的計劃,那就是隻要能夠說清如何完成一個目標的時間、地點和方式,這個計劃的效果就大大的提高了。

這個簡單有效的計劃就是一種“如果......就......”的句式。

在一項研究中,戒毒所裏一組正在痛苦戒毒的成員被要求,在當天下午5點前上交一份簡短簡歷,以供醫院輔導員幫助他們出院後找工作。早上接到指令後,一半兒戒毒者被要求立即決定寫簡歷的時間和地點。下午5點,研究人員發現,未計劃羣沒有人記得寫簡歷,而計劃羣中80%的成員上交了簡歷(《成功,動機與目標》海蒂·格蘭特·霍爾沃森,譯林出版社,P168)。

用“如果......就......”制定計劃時還要包括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會存在的挫折。例如“如果我在寫作過程中遇到想不明白的觀點,就暫時放一放(或去寫其他的內容、去圖書館查看資料等)”,“如果我講課之前感到緊張,就深呼吸”等,以及一個最重要的“如果......就......”:“如果我遇到困難,是正常的,是暫時的”。通過這些挫折型的“如果......就......”,一方面可以讓我們在遇到挫折時不會糾結於遇到挫折這件事,從而更有動力去解決所遇到的挫折;另一方面可以讓我們的計劃更全面,遇到挫折時的應對措施本身就是計劃的一部分。

制定了目標之後,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是目標與行動之間沒有明確的連接,通過“如果......就......”的方式讓這種連接明確了。也就是說,當在確定的時間、地點發生了什麼狀況時,立即激活了要做什麼和怎麼做,就像在目標和行動之間有了一座橋樑,實現目標的過程變得順暢了。

同時隨着“如果......就......”的重複,目標和計劃都寫入了潛意識之中,當接收到周邊的暗示信息時,就可以直接通過潛意識來主導各種相應的行爲,減少了阻礙,行動也更迅速。

對於組織來說這裏的“如果”和“就”包括了更多的內容。以客戶中心的接通率爲例,“如果”包括預判、實時的監控以及定期的通報和分析會議等:“就”所引發的行動包括根據預判情況決定運營策略和籌備資源。監控中當高於或低於指標要求時進行策略和資源的及時調整,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定期通報和分析會議時及時總結過往狀況並決定未來的策略和籌備資源等。這些“如果......就......”要通過制度的形式展示出來,在執行的過程中不斷固化成爲組織習慣,以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

對組織中所有的制度都要定期或臨時性地進行研討,論證是否與組織所面臨的內、外環境相一致,並及時進行調整。可以暫時地通過“如果......就......”的方式運作,一段時間之後再通過制度的方式固化下來。這種定期的和不定期進行的研討也是“如果......就......”,也是組織制度的一部分。

-END-

目錄

自序

導言

第一部分:情緒與壓力管理

第一單元:潛力與自我效能

第二單元:認識情緒與壓力

第三單元:管理情緒與壓力的方法

第二部分:客戶中心實用管理心理學

第四單元:激發員工的積極性

第五單元:團隊管理

第六單元:領導型管理者的關鍵能力

第三部分:客服管理中的情商領導力

第七單元:用同理心理解他人

第八單元:客戶中心的人際關係管理

第四部分:客戶中心文化及指標管理

第九單元:客服文化及落地

第十單元:客服中心的指標管理

10.1客戶中心的指標體系

10.2客戶中心的數據及分析

客戶中心的數據

數據分析的要點

10.3制定目標和實現目標

制定目標的SMART原則(之一)(之二

制定計劃

10.4單元小結

後記(紙質版書中不幸被遺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