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與超人


說到尼采,儘管人們對他充滿了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是一位有才華的哲學家。而且,與其他循規蹈矩的哲學家不同,他是一位具有反叛精神的哲學家。

從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到伯拉圖,再到亞里士多德;從康德到黑格爾;哲學經歷了從古代到近代的演變。然而,哲學始終沒能完全的脫離宗教的束縛。甚至連近代哲學的開山大師培根也曾預言:“粗知哲學,每使人傾向無神論;精研哲學,則使人皈依宗教”。

黑格爾是一位大家公認的哲學家,但是他也認爲:“哲學除了上帝以外,沒有別的對象,因而它在本質上是唯理的神學,也是爲追求真理而對上帝所持有的始終不渝的崇敬”。應該說,以黑格爾爲代表的理性主義運動的這一結局是違背初衷的。他們本來想用人類的理性來解放人類,結果卻墮入自己編織理性之網無法自拔。


其實,在近代哲學史上,非理性主義因素幾乎是與理性主義運動相伴而生的。盧梭、休謨以及康德等人都從各自的角度看到了人類理性的侷限,他們對人類理性的懷疑和批判俯拾皆是。只不過,在黑格爾之前,非理性主義因素的滋生並未構成對理性主義主導地位的威脅。直到黑格爾之後,由於克爾凱郭爾、叔本華和尼采的努力,理性主義運動纔開始從興旺走向衰落。

在克爾凱郭爾看來,黑格爾哲學建立了解釋一切的體系,卻完全忘記了個人的各自主觀性。叔本華則認爲,黑格爾哲學使人服從外部世界而忘記了自己的真正本質。但是,無論是克爾凱郭爾,還是叔本華,都沒有徹底動搖近代哲學的傳統。

克爾凱郭爾一邊認爲真實的人,必須委身於個人自由選擇的生活道路;同時又認爲基督教信徒是一種標準的人格,相信人的存在與上帝的存在有某種關係。叔本華認爲,意志是先驗的,決定性的,痛苦和絕望是不可避免的,但他又說,人能在宗教中超脫慾望,滅絕意志,達到寂滅中的極樂。

尼采的不同之處在於:他把基督教做爲一種舊的道德體系來看待。尼采認爲,宗教輕視人的本能,扼殺人的意志,把人的激情壓抑在人的意志之下,這是對生命的根本否定。在尼采眼裏,一切宗教道德不過是畸形、虛弱、愚蠢、倦怠、平庸的病態人的僞裝。他說:“一切真正的高尚道德來自得意的自我肯定之中”。

尼采的貢獻在於:他對宗教對哲學的影響的否定,摧毀了近代理性主義哲學傳統的支柱,粉碎了幾個世紀以來歐洲人的光榮與夢想,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他的哲學信念。那麼,上帝沒有了,人往何處去?尼采認爲,人應該根據自己的意志,建立起一個超越的人格,即做一個超人。做一個超人,窄聽起來有點玄妙,不說別人,僅僅在我的有限思維中,對超人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人的生理功能上。認爲超人,是那種有着神祕功夫、長着翅膀、可以自由飛躍天地之間的人。

然而,尼采說的超人,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種生理上的超人,他關注的超人是一種精神層面的超越,這種超越既是對別人也是對自己。對別人是一個優秀的人對一個庸才的超越;對自己是怎樣使一個人從平庸到優秀的昇華。總體上,“超人”應該是超越自身、超越弱者的人;“超人”是真理與道德的準繩,是規範與價值的創造者;“超人”是自由的、自私的、自足的;“超人”敢於面對人類最大的痛苦和最大的希望;“超人”是在不利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超人”不是那種卑微瑣碎、軟弱無力的人,他是充實、豐富、偉大而完全的人。

尼采自視爲“超人”,但他並不希望別人模仿他,跟隨他,而是希望每個人都能走在他前面。我猜想,他實際上是想喚醒歐洲人沉睡多年的生命意志,喚醒人們的自由與自我意識。從而,建立起一個完全擺脫了宗教影響的、全新的“超人”社會。

當然,這也只是尼采的一種哲學觀點,他的個人理想而已。時至今日,一百多年過去了。古希臘哲學的影響猶在,康德、黑格爾的影響猶在,上帝也已經在信徒們搶救中復活,世界正以一個多元化的面目呈現在世人面前。這些,當然是尼采不曾想到的。但是不管怎麼說,尼采在西方近代哲學史上的貢獻都不容忽視,他的批判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