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年味 | 年俗源遠年意流長 羽西X簡書 紅蘊新生#

  寒雪一夜辭故去,春意暖陽迎新歲,人情美食盡宵裏,最是一年好節氣,元旦已過,除夕將至,被絆倒在“無春年”輿論中的新春倒也誠意滿滿,隨處可見的喜慶歡騰,倒也應景,正好是老爸的本命豬年,不時會想起兒時美美年味。


  大家可能熟知重慶於三峽、火鍋,可美景背後我們這兒還是名副其實的奇景之鄉哦,四山環繞,長江鎮守,巴渝文化發源之地的重慶也享有着"霧都山城"的美名,連名字也是“雙重喜慶”,大家不難想象到這裏的節日氛圍了吧。


  有一說二十三祭竈天,二十四寫聯對,二十五做豆腐,雖不至於說真正的供一尊神佛在家開壇祭祀,但是畢竟是農曆小年第一天,鞭炮、熱食是少不了的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倒是不假,何況還倆,外公和爺爺都寫的一手好字,每年春節都能看着他們炫技,然後興沖沖地拉着小孩子們一起貼“福”字,那時還很難理解福“倒”了的含義吧。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除“舊陳”,迎新春,想必是家家都不可少的了,每年的“車禍現場”也總能尋到不少失落的舊物。


  到後面,在原先家裏還有磨盤的時候外婆也會每年帶着大家一起做豆腐,幾個人一起拉着一塊長布來回顛簸,倒也新奇,說到美食,不禁想起本地特色“燒白”、“燉豬臘肉”、年年有“魚”,還有舅舅獨具特色的美味饅頭。


  最有年味的事情莫過於大家一起聚在火堆旁雜談了吧,將一年的心情與思念與家人分享,煙火上方就是每晚的口食“煙燻臘肉”,腳邊的炭灰裏面每每都能找到小孩子們買進去的土豆和紅薯,那些年的縣下城鄉還依稀能見到埋在煙火絢爛中的三兩繁星。


  對小孩子來說過年可是最自由最放肆的時間段了,過大年,壓歲錢,除舊迎新喜笑顏,每年誠意滿滿的拜年禮怎麼能落下呢,年間宅在家裏,那是想都別想的,炮仗、槍戰、“上山下海”是必不可少的了,還依稀能回想起大家一起深山探險,火炮伏擊、寒冬捕魚,徹夜鬧騰的場景,各家各戶也是通宵達旦很難見到熄燈的。

  城市節奏加快,壓榨着每一位思家遊子的心,並不是少了年味,只是少了尋回當初年味的機會,希望大家珍惜年間團聚,莫等樹欲靜而風不止時再過惋惜,灑脫放下手中瑣事,細細品味歡喜年意。


羽西X簡書 紅蘊新生#

活動傳送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