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緣計算,何以萬物互聯

作者 | 中國軟件網 陳楊

校對 | 中國軟件網 海策

毫無疑問,伴隨着移動互聯網、5G、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物聯網成爲近兩年的熱門詞彙。與此同時,在計算形式上,除傳統數據中心的集中計算、雲計算外,邊緣計算也逐漸興起。

如同互聯網離不開網絡和計算兩大基石一樣,物聯網同樣離不開。問題也由此產生,近兩年大熱的邊緣計算與物聯網究竟有何關係?邊緣計算對物聯網又有何影響?

仔細瞭解後會發現,邊緣計算對物聯網的作用,何止是有影響那麼簡單。若沒有邊緣計算,物聯網又何以發展。

邊緣計算雖好,但不是萬能

文章直入主題,先簡單瞭解下何謂邊緣計算。如其字面意義一樣,邊緣計算是指在靠近物、數據源頭一側,藉助集計算、網絡、存儲、應用爲一體的開放平臺,就近爲應用提供計算服務。

其由應用在邊緣側、即靠近數據一側發起,以便產生更快的網絡服務響應,滿足企業、程序、應用等對時延要求苛刻、安全與隱私保護的需求。

事實上,邊緣計算並非新型概念或者技術,早在2003年,AKAMAI這家內容分發網絡(CDN)和雲服務提供商便與IBM合作邊緣計算項目,用於提供網絡服務和流量分發。時至今日也能看到,諸如網宿科技這樣的CDN廠商仍然是邊緣計算的重要玩家之一。

在此,不得不說下邊緣計算與雲計算的關係。雖然均爲計算,但云計算在本質上還是像傳統數據中心一樣,是個集中式的大規模計算服務,即所有數據均通過網絡傳輸到雲計算的中心進行集中處理。

由此也能看出,相比雲計算,邊緣計算主要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一是具備更敏捷的處理能力。由於邊緣計算更靠近終端設備,這縮短了數據的傳輸過程,降低了數據延時。

二是對帶寬資源佔用更少。若將所有請求都通過雲端數據中心處理,務必對網絡帶寬產生很高的要求。通過多個微型的邊緣計算節點處理數據,則很好地降低了對帶寬的佔用。

三是數據更加安全。由於數據的採集、存儲以及計算均在本地進行而無需傳輸到雲端,這自然降低了數據的泄露風險,更加安全。

四是節約成本。由於對網絡帶寬需求更低,同時對雲端存儲需求更小,這無疑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

自然,正是這些特性使得企業紛紛青睞邊緣計算。IDC數據顯示,未來全球將有50%的數據將依賴邊緣計算技術完成計算、分析。到2024年時,全球邊緣計算市場將達到2506億美元。

儘管邊緣計算有諸多優勢。但這並不意味着有了邊緣計算就可以拋棄雲計算。邊緣計算與雲計算並非對立關係。相反,二者需要協同。

這是因爲,邊緣計算更多是對數據預處理和簡單處理,對於大規模數據以及深度應用仍然離不開雲計算。所以,未來企業完全可以先借助邊緣計算對數據進行簡單地加工後,再傳輸到雲端進行集中處理、分析。

邊緣計算對物聯網的影響之一:爲物聯網提供簡單便捷的響應

理解了邊緣計算的涵義,自然便知曉其對物聯網的重要性。物聯網之所以被稱作物聯網,是因爲其通過各種傳感器、射頻識別技術、GPS、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等各種設備及技術,實時了各種物體的監控、 連接、互動過程,包括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各種信息。

在此基礎上,再通過網絡接入,實現人與人、物與人以及物與物之間的泛在連接、感知、識別和管理,即萬物互聯,構建一個數字世界。

這樣也引出邊緣計算對物聯網的重要性。首先,爲物聯網提供了簡單便捷的響應。接入物聯網的設備主要爲各種終端,如最常用的智能手機、筆記本,再比如工業、製造業的設備傳感器,這些終端無不更靠近用戶,同時分散在全球各個角落。

GSMA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物聯網設備連接數量便達到110億,到2025年時全球物聯網終端連接數量將達到250億,這其中,2019年時中國的物聯網終端連接數便達到31億。

這樣數量級的設備產生的數據若均通過網絡傳輸到雲端,勢必造成網絡的堵塞,影響數據的實時性。而邊緣計算由於無需將數據傳輸到雲端,就近便可處理,所以既減少了網絡帶寬資源,又提供了快捷的計算處理方案。

邊緣計算對物聯網的影響之二:時延要求苛刻的物聯網應用成爲可能

這也是邊緣計算對物聯網的第二個影響:使得車聯網、無人駕駛等對時延要求苛刻的場景成爲可能。在此,必須結合5G網絡一同詮釋。在3G、4G時代車聯網、無人駕駛之所以不能實現,最大的難點在於時延無法解決。

試想一下,一輛無人駕駛的車輛在高速行駛時,突然前面急停一輛車或者出現行人等,此時按照有人駕駛的車輛一定會緊急剎車。而無人駕駛則需要將路況數據藉助3G、4G網絡將數據傳輸到雲端計算再將處理結果回傳,無人駕駛車輛才能採取剎車措施,這樣的高時延,使得處理結果再回傳時事故已經發生。

而5G網絡除了高傳輸速度,最重要的在於相比4G網絡,其時延降低了幾十倍,理論低於1ms。這使得車聯網、無人駕駛成爲可能。同時,邊緣計算又爲車聯網、無人駕駛提供了更靠近車輛的處理方式,這又進一步降低了時延。

同理,智能製造這樣需要實時傳輸、顯示設備運作情況的場景,同樣需要邊緣計算的支持。

邊緣計算對物聯網的影響之三:使得物聯網更加安全

再次,邊緣計算使得物聯網更加安全。當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安全行業的共識是防護邊界正在消失,無論是泛終端的增加,還是在5G、人工智能技術加持下,遠程醫療、協同辦公、數字政務等新場景的興起,都增加了安全風險。

其中,擁有百億終端設備接入量的物聯網無疑是最大的安全隱患。若物聯網設備產生的數據均通過網絡向雲端傳輸,自然隨時存在泄露或者被劫持的風險,一旦這些數據是企業機密數據,被泄露後將帶來不可估量的風險。

邊緣計算的出現,使得物聯網產生的數據就近便可得到處理,大大降低了安全風險。

邊緣計算對物聯網的影響之四:進一步促進物聯網發展成熟

最後,邊緣計算進一步促進了物聯網的發展成熟。之所以這樣定義,是因爲如果沒有邊緣計算,那些在偏遠地區的終端設備接入物聯網的成本太高,如核心數據中心的建設歷來是耗時耗資金的項目,

而邊緣計算節點往往僅需一兩臺耐溫耐溼的邊緣服務器便可提供服務,同時容易部署。這無疑促進了全球物聯網設備的接入量,使得全球物聯網市場進一步發展成熟。

結語

可以看到,邊緣計算在處理、實時響應、安全、成本這些方面的特性,正是物聯網發展過程中所需的。這便是邊緣計算對物聯網的影響,其是物聯網的基礎。

反過來也能看到,正是物聯網的應用,使得邊緣計算的未來一片光明。這也是全球邊緣計算市場在2024年時將達到2506億美元的原因。

禮品限時贈送,先到先得~!

完整填寫調研問卷,可參與問卷後抽獎活動,禮品包括:100元、50元京東卡、30元星巴克券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