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批判社區團購在於互聯網給中國製造帶來傷害,難以走出國門

社區團購這次迎來各方的批判,在於這20多年來互聯網行業雖然發展迅速,但是它們給中國製造帶來的支持實在太有限,甚至引發中國製造一輪又一輪價格戰,更未能對中國製造走出國門提供支持。

中國已產生了太多全球知名的互聯網企業,如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等企業,它們在全球的排名都頗爲靠前,看起來中國互聯網似乎成績卓著,然而如果仔細分析就可以發現它們與海外互聯網巨頭存在重大差別。

全球知名的互聯網巨頭谷歌、亞馬遜、微軟等企業都是面向全球市場,在全球市場縱橫捭闔;相比之下中國的互聯網企業至今未能走向國際市場,本來電商行業曾在印度市場取得一些成績,但是它們相比美國電商亞馬遜還是遜色太多,如今亞馬遜已居於印度市場第一名,中國電商在印度市場已幾乎沒有存在感,其他互聯網企業更是因衆所周知的原因在印度市場受挫。

中國互聯網企業的現實就是它們普遍只能囿於國內市場,無論是之前崛起的BAT,還是如今崛起的美團、拼多多等互聯網巨頭,互聯網企業的這種特點顯然對中國製造的支持較爲有限,甚至於它們還在傷害中國製造。

在上一階段電商興起的時代,電商依靠低價產品迅速圈地,甚至於在電商平臺興起的商家爲了搶奪市場不斷殺價競爭,導致中國製造陷入兇猛的價格戰,電商的興起很顯然不利於已逐漸成長起來的中國品牌企業。

在新一輪的互聯網發展大潮中,外賣行業掀起了一輪價格戰,外賣將餐飲價格大幅殺低,這對於那些租賃昂貴商鋪的品牌餐飲企業同樣是不利的,甚至隨着外賣的興起百年餐飲品牌因此遭受損失,導致太多百年餐飲品牌倒下,引發的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外賣行業的價格戰結束後,又輪到了新一輪電商行業的價格戰,這一輪價格戰甚至迫使已在全球知名的格力、美的等家電品牌都不得不加入價格大戰,從去年至今空調行業的新一輪價格大戰已導致格力的淨利潤大幅下跌。

互聯網行業在國內持續引發中國製造的價格戰之餘,它們也未能支持中國製造走向國際市場。中國已成爲全球最大製造國,近十多年來中國能飛速發展獲益於中國的貿易順差迅速增長,然而由於中國互聯網引發的中國製造內部競爭,反而不利於中國製造集中精力開拓國際市場。

正是由於中國互聯網企業的這些行爲,導致中國製造行業各個方面存在一些不滿的情緒,如今當社區團購再次引發爭論的時候,就引發瞭如此多批判互聯網行業的言論,或許這些言論能讓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反思自己,而不再是高談闊論,脫離現實。

---------------------------------

柏銘科技 BMtech00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