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班裏80%都去培訓班,爲什麼我沒去

背景

大四剛開始,各大培訓機構就開始到各大高校開始宣傳,我們學校也不例外;

當時信息與計算科學這專業在我們學校並不景氣,有好幾次聽說:如果我們那屆的就職率還不行的話,那很大可能將此專業拿掉;院領導估計也不甘心,當有IT培訓機構來學校宣傳的時候,都鼓勵同學們去,我當然也去了,畢竟聽說自己的專業要被幹掉,也有點不爽,於是就想着“盡點責”(其實也想給自己謀後路)。

在階梯教室聽了兩次宣傳會,宣傳單非常企業化,感覺非常專業,還有一個能說會道的哥們在講臺上娓娓道來,重點就是:培訓完畢之後,推薦入職,都是7、8K以上的工資;很多同學都被這個結果吸引,但當說到學費要一萬多時,很明顯看見有部分同學就猶豫了,儘管可以在培訓完後兩年內還清,有很多人也不太願意。說實話,當時我也有點猶豫,畢竟手裏的獎學金快用完啦,還得向家裏伸手,感覺都快畢業了,還得給家裏增加負擔,有點不妥,但還是沒放棄。

試聽+我放棄了

當時比較火的兩門課是C++和Java,在學校的時候接觸到的都是C語言,只聽說Java很火,最終還是隨主流去試聽Java的課;兩天六節課的試聽,主要說了Java的背景和一些簡單的入門編程,剩下的時間就搞分團隊的遊戲。試聽下來,感覺這些自己能學(當時C的編程能力和數據結構真的還不錯),沒有吸引到我,再加上之前的猶豫,果斷放棄培訓班這條路;始終對自己說:如果不進培訓班,看看自己能走多遠。

經過兩週的時間,報名結束啦,令人意外的是我們班80%的人報名了,一部分選擇了C++,大多數選擇了Java;某一瞬間還懷疑自己的選擇,但最終還是被自己說服:自學。

當時的眼界真的很窄,搜索資料都不知道看哪方面的;在和報培訓班的同學聊天時,他把培訓網站給我,讓我登上去看看。獲取一些文檔資料,視頻當然看不了,權限限制人家做的很徹底。拿着資料,知道C++ 是面向對象的開發語言,資料中封裝、繼承、多態的字眼還標註出來,後面說了一堆面向對象的好處,於是乎開始全網搜索C++ 資料,花費好長時間,終於找到某內的C++基礎視頻,如獲至寶,當時並不知道這只是入門課程,一門心思就學。

因爲眼界的問題,認爲學完那套課程就能找到工作,所以學的很輕鬆,在空餘時間把駕照給拿下了(前後不到十五天吧),現在想想,當時拿下駕照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爲後續真的就沒那多時間了;

初入社會+一敗塗地

初入社會,求職第一戰就消磨了所有銳氣,畢竟掌握的知識點只能算入門,連一個完整的界面功能都沒做過,社會當然不會給自己留情面,既然達不到標準,那只有淘汰;而對比培訓班出來的同學,幾乎所有人都拿到Offer,雖然沒能達到剛開始宣傳的薪資要求,但相對來說還算不錯。

在異鄉,有幾次深夜無法入眠,一直在深思,難道自己真的選擇錯了?自學真的不行?有那麼幾次都想打道回府,回家找一個依靠,但最終堅持下來,找到了第一份第一個月沒有工資的工作,開幹,熬夜學習;不服現狀,惡補起來。

學習+眉毛鬍子一把抓

那時候的學習資源,大不如現在,想要在網絡上找到合適的資源真的很難,看書學習當時有點排斥,所以一心想找視頻。後來想到在淘寶上買視頻,果真,花了幾十塊錢買了一整套C++的視頻,從基礎到高級,再到實戰,心理美滋滋啊。

白天上班,晚上學習,最終公司新搭建的平臺看懂真的無壓力,基礎功能開發輕鬆上手,由於公司安排原因,又買了Android視頻開始熬夜;最後相繼學習了C#的教程、Java的教程、前端教程,視頻基本都看過,說實話,當時如果讓做功能絕對沒問題,絕對有這個自信。

學習太雜,導致所學知識都停留在應用層面,長時間不使用,就忘得啥都記不住,再加上技術框架的不斷更新迭代,學習精力根本完不成這麼多知識點,所以最終工作幾年,技術能力長進並不沒有多大的提升,甚至有一段時間停留在原地。

悟道+將知識系統化

周圍朋友、同事總有一些人很牛,技術輸出就在彈指之間,只聽到鍵盤啪啪響幾下,問題解決了。試想,爲啥自己不知道,還那麼菜,自己並不賴,幾經反思,痛定思痛,決定將所學知識系統化。不再封閉式自學,通過共享知識,共享經驗,與小夥伴溝通討論等方式,彌補和學習,果然,效果甚好,所以後續將會持續分享和學習,小夥伴一起呀。

自學經驗+避免彎路

我的學習方式可以說是換了好幾種,可能現在的方式更適合自己,把一些點分享在此,小夥伴有緣看到,可以參考參考:

  • 計劃在先:給自己訂一個計劃,比如多久把某個知識點學完,計劃不用太大,畢竟人都希望付出能快速得到反饋;就像玩遊戲,等級、人頭、金幣反饋的很及時,讓人很有激情;

  • 學爲戰:所學知識必須實操演練,不然當時感覺已經深入腦海,但兩天之後,最終還是一片空白。只有將真正所學知識應用到實戰,這才達到目的;

  • 先精後廣:先把自己拿手的技術學精,再去學習其他技術,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到最後,時間沒了,技術也沒怎麼提升;

  • 不急不躁,循序漸進:針對每一個知識點,最好先弄清楚在繼續往下學習,特別是一些基礎知識,因爲這是學習框架的基石;

  • 分享即學習:將自己所學知識用最簡單的語言分享給大家,在此過程,如果有疑問或不懂之處,繼續學習解惑。這種方式似乎對大部分人都很有用。

最後+自學和培訓班如何選擇

有很多小夥伴會糾結:自學和培訓班,到底如何選擇?

現在如果給我一次選擇機會,我會毫不猶豫選擇自學;現在的線上學習環境真的非常活躍,各種學習網站的資源質量都槓槓的(常逛網站:B站、極客時間、騰訊課堂、慕課網),而且都是全套視頻,從基礎到最後項目實戰。有一些大V的號直播,在線人數都是上千過萬,但前提是自己能堅持下來;如果有以下幾種情況,還是建議報培訓班,讓師傅領進門,畢竟現在的競爭激烈,各培訓機構的課程質量比以前要好得多。

  • 如果是小白想入IT行業,建議報班;跟着老師入門比較快,少走彎路,而且在培訓機構的督促下,大範圍的學習環境也不錯。

  • 自制力差的,建議報班;如果自己有大把時間學習,但自己靜不下心來,比如學着學着就想打兩把遊戲這種,效率極差,等同於浪費時間。

  • 短時間想系統化提升技術能力,建議報班;學習本身是打持久戰的,如果自學,可能會被周圍環境影響,學習週期也就拉長,效率可能也沒那麼高。報班安排緊湊,督促學習,氛圍相對比較好。

很現實,報班的目的就是爲了快速提升能力,爲找工作助力;知識無窮無盡,短短几個月又怎能學完,最終還是要靠自學;每個人的學習方式不一樣,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新技術就算再快,也來者不拒。畢竟就算是老師也是在不斷學習,不然如何爲別人解惑。

關注“Code綜藝圈”,分享技術,分享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