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的DeFi鬥爭,熱潮背後的流量隱憂

就像神功修煉到最後,永遠有一層看不見的屏障,中心化交易所們現如今也遇到了這個難題。

2020年,馬太效應在交易所賽道中表現得愈發明顯,強者愈強,壁壘森嚴,新型交易所難以實現進一步的跨越。交易所們很焦慮。爲了謀求新的突破,面對市場出現的各種熱點,交易所們都想緊緊的握在手中。前有合約和帶單,後有Filecoin,爲了突破這一層屏障,交易所不敢懈怠。而今,DeFi火了,交易所又一次開始了突破的嘗試。

「 瘋上DeFi幣 」

最近一段時間,DeFi很火。今年6月以來,DeFi領域的借貸協議Compound推出“借貸挖礦”,其治理代幣從最開始的18.5美元左右迅速飆升至377美元左右,漲幅超過20倍。短時間內的巨大利潤,一瞬間點燃了整個幣圈,DeFi熱度劇增。8月24日,DeBank數據顯示,以太坊DeFi協議鎖定資產總價值突破83億美元。

DeFi概念大熱,中心化交易所們不甘示弱,爭相上線DeFi項目代幣以及合約產品。前有COMP以近乎每天一所的速度,短短兩個月上線52家交易所。後有YAM一天上線5家交易所,CRV幾乎被HBO同步上線。拿7月27日出現的YFI來說,短短2個月左右就被包括幣安、火幣在內的56家交易所上線,甚至YFI的分叉幣種YFII,都上線了23家中心化交易所。有人說交易所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資本競爭、流量競爭和產品技術的競爭。在資本和產品技術旗鼓相當的情況下,流量之爭成爲各大交易所關注的焦點。外匯IB https://www.fx61.com/ib.html也有人說,2017年,流量之爭可能來自ICO;2019年,流量重點在IEO;2020年,DeFi則是交易所流量獲取的新的增長點。更有人將DeFi比作了2017年的ICO,認爲誰掌握了DeFi,誰就能在即將到來的牛市中佔據先機。爲了這個先機,交易所們“前赴後繼”。2020年初時,DeFi的總市值大概在8到9億美元,但是從5月開始,DeFi突然間像嗑藥一樣,市值開始一路飆漲,接連突破20億美元、40億美元,再到現在的121.27億美元,這個數字已經和USDT的市值相當。

根據區塊鏈數據索引公司The Graph的最新數據,DeFi月查詢數量在6月份突破10億次。此前幾個月,The Graph託管服務上每日查詢量處於2000萬到3000萬次,但在6月份,每日查詢量達到4000萬到6000萬。而據谷歌趨勢顯示,今年7月以來,全網關於DeFi詞條的檢索量開始突飛猛漲,從此前的46漲至最高100。如此巨大的流量,在馬太效應愈發明顯,交易所鬥爭陷入內卷,存量博弈的今天,對於交易所而言,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 交易所在焦慮什麼? 」

DeFi的火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蔘與,而作爲去中心化金融的產品,用戶們在參與過程中,往往會選擇諸如Uniswap等去中心化平臺。

如果中心化交易所不在自己身上開設入口,那麼白白的用戶流量,就會繞過交易所,直接流入DeFi平臺。高額的市值,不俗的潛力以及不容忽視的用戶流量,都成爲了中心化交易所選擇上線DeFi項目的理由。另外,DeFi項目一般都會優先上線Uniswap等平臺。

但與此同時,Uniswap這些平臺往往也存在着各種各樣的缺陷,一定程度上,對用戶而言並非是最佳的選擇。而這也爲中心化交易所上線DeFi項目帶來了契機。相較於傳統交易所,Uniswap等去中心化交易平臺,操作複雜,滑點不穩定,Gas費用高,在以太坊擁堵的情況下,用戶無論入金還是提取都需要較長的時間。

此外,在Uniswap上,並不需要對平臺上的用戶進行KYC/AML審覈,也沒有建立對平臺上交易的項目代幣的審覈機制,所以也由此導致Uniswap上有大量詐騙項目出現,一定程度上也傷害了用戶在Uniswap上的體驗。而在中心化交易所上線DeFi項目,一方面能夠爲用戶提供更爲簡潔的參與渠道,另一方面,交易所完善成熟的審覈機制,也能進一步將DeFi裏的“害羣之馬”剔除。比如,火幣於8月13日,火幣上線DeFi專區,用戶只要在火幣上,就能完成對各種DeFi產品的購買。

儘管有點姍姍來遲,但8月26日,OKEx也上線了DeFi交易專區。

因此,無論從DeFi自身而言還是中心化交易所對自身利益的考量來看,中心化交易所上線DeFi產品似乎已經成爲不可逆的發展態勢。其實,除了上幣以外,諸如HBO在內的諸多中心化交易所,更是早早的就開始對DeFi項目的“攻城拔寨”。

「 中心化交易所的DeFi戰爭 」

今年8月3日,火幣成立DeFi Labs管理新基金,據悉將投入數千萬美元的自有資本來展開對DeFi相關項目的研究、投資和孵化。創立投資部門,成爲繼上架DeFi代幣之後,交易所佈局DeFi領域的又一方式。

OKEx在DeFi上也有佈局。例如OKEx的公鏈OKChain,不僅支持DeFi應用的發佈,甚至還能允許任何用戶在鏈上發佈自己的去中心化交易所。OKEx CEO JAY表示:OKEx一直都在關注DeFi的生態發展,早在2019年就對接MakerDao的DSR,爲用戶提供服務,目前也與Compound團隊就Oracle應用展開相關合作。未來會通過OKChain、USDK、OKB等多種方式爲DeFi生態提供更多的彈藥。

相較於火幣和OKEx,其實幣安早早就開始了對於DeFi的佈局。2019年,基於幣安公鏈的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上線,截止今年7月底,幣安DEX總共上線110種代幣,135個交易對,累計交易總額已經超過了8億美元。再加上今年5月,幣安推出了可編程擴展,兼容以太坊生態的幣安智能鏈。衆所周知,DeFi的爆發離不開公鏈,而高市值、應用最集中的公鏈毫無疑問是以太坊。通過幣安智能鏈對以太坊的兼容,幣安同時也完成了對DeFi領域的攻城略地。

此外,幣安的平臺幣BNB,也在幣安進軍DeFi中發揮了作用。6月10日,Kava DeFi借貸平臺CDP上線,而BNB成爲了第一個加入Kava DeFi平臺的抵押品資產,同時,Kava還從自身增長基金會中拿出384.8萬枚Kava直接發放給參與抵押BNB並貸出USDX的BNB持有者。

在此之後,8月6日,OKEx CEO Jay Hao表示,下半年將加快OKDEX建設OKB生態DeFi領域等推進速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據非小號數據,在目前統計的31個DeFi項目中,火幣和OKEx分別上線了12、13個交易對,幣安多一點,有16個交易對。

但與一些二三線交易所動輒上線20個以上DeFi幣種相比,三大頭部交易所反應有點稍顯滯後,這其中,既有三大交易所求穩的態度,但也反應出中小型交易所謀求破局的急切心態。“MXC抹茶就像DeFi領域的黃埔軍校。”有玩家這樣告訴DeepChain深鏈。

MXC抹茶可以說是最早佈局DeFi市場的交易平臺,在過去半年裏,首發上線了包括YFI、NEST、COMP、 AVA、STONK、OKS、DF、BAL等在內的多個DeFi項目。但在此之後,DMG、BAL被OKEx上線,NEST被火幣、霍比特上線,而COMP、YFI等明星幣種更是被各大交易所爭搶。

MXC抹茶在DeFi領域辛辛苦苦的“播種”但卻被各大交易所“摘了桃子”。譬如8月13日,火幣和幣安同時上線JST,風頭一時無二。但事實上,MXC抹茶早在5月7日就上線了JST。眼看着自己親手種植的果實被其他交易所一個一個的“奪走”,不甘心的MXC抹茶特意發佈了一個清單,上面羅列了MXC抹茶上線DeFi幣種的時間以及三大所上線的時間,以此來向用戶傳達:自己比三大布局DeFi的時間早太多了。

一年前,去中心化交易所還是一片蠻荒之地,今年乘着DeFi這波風口徹底崛起,交易量連創新高。與這一攻勢形成對照,不少中心化交易所昔日風光不再,陷入流量驟減、經營困難的境地,一場行業大洗牌在所難免。

「 CeFi焦慮,躬身入局 」

儘管MXC抹茶在這一輪DeFi的“上幣競賽”中,頻頻被其他交易所截胡,但MXC抹茶曾表示,此前上線DeFi產品更多是出於面對DEX的威脅帶來的防禦性佈局。只不過沒有料到DeFi會有如此強勁的表現。

事實上,行業內,像MXC抹茶這樣對DeFi心存警覺的交易所還是少數,更多的中心化交易所(CeFi)一直以來並沒有把資金體量和流量都十分弱小的DeFi放在心上。不過,雖然目前DeFi和CeFi的市場體量差別巨大,不在同一個量級,但是在某個細分的領域,雙方是有機會達成平手的。

比如在資產交易領域。據Dune Analytics數據顯示,今年前六個月以太坊上DEX交易量達到近30億美元,這已經超過了DEX去年一整年的交易量。儘管從目前來看,中心化交易所已經佔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去中心化交易所只是小打小鬧,既沒有形成規模,制度也不太完善,使用起來也不夠流暢,功能不夠豐富,生態不夠完整。

但其實,DeFi的問題也只是因爲其處於早期階段而已。要看到整個去中心化金融正在慢慢發展,業務範圍也在慢慢擴大,經過幾次極端行情的考驗之後,各種風控措施也在慢慢的完善,雖然還遠沒有到達完美的境地。而且,在資產交易領域,DeFi有着獨一無二的優勢,它能極大的提高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的成本。

也正是看到DeFi的發展潛力,目前許多中心化交易所一方面在通過與DeFi深度合作以求得到更好的發展空間的同時,同時也在進行着CeFi與DeFi結合的嘗試。

當你無法消滅對方的時候,那麼成爲對方的朋友便也成爲了一個可選項。以三大交易所公鏈爲例,無一例外都把DeFi作爲了重點發展方向。幣安公鏈主攻DEX,並投資了不少DeFi團隊;OKChain把DEX、DeFi、智能合約都作爲重點發展方向,並且也將於未來不久推出OKEx DEX;而對火幣而言,火幣公鏈目前透露出來的重點發展方向只有一個DeFi。

DeFi是否會取代CeFi這個問題或許很難回答,但對於交易所而言,這場關於DeFi的“戰爭”或許會綿延許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