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Google 和 Apple 從來就不是死對頭

深度分析: Google 和 Apple 從來就不是死對頭

編者注: 本文來自海文著名商業評論媒體Business insider, 全文從近來如火如荼的Google I/O大會談起,然後逐步深入的描述了爲什麼Google和Apple從來就不可能成爲死敵的原因...

這幾天的Google I/O大會正在如火如荼的舉行,如果說期間有一家公司大家必然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的話,那麼我相信必然是Apple無疑了。

這其實也很容易理解,因爲Apple和Google在智能手機行業一直是被人們當作死對頭來進行討論的。據稱喬布斯曾經認爲安卓剽竊了iPhone而勃然大怒,曾發誓要消滅安卓。

如果真是這樣子的話,那麼Google這幾天在I/O大會上所宣佈的 - 甚至是自Google在2009生產出第一臺Android手機開始所宣佈的 - 對Apple來說都是一種挑釁!

除非,這不是真的,Google和Apple從來就不是死敵!

Apple和Google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公司。雖然它們都有着類似的產品 -- iOS和安卓,蘋果地圖和谷歌地圖,Apple Store和Google Play -- 但它們從事這些生意的原因和目的卻是截然不同的。

這個大家從這兩家公司的使命宣言上就能略見一二。

Apple的使命宣言:

Apple設計全世界最好的個人計算機Macs,以及與之相輔相成的OS X操作系統,iWork和其他專業的軟件。Apple的iPods以及iTunes在線商店引領數字音樂革命潮流。Apple通過其革命性的產品iPhone以及對應的Apple Store對傳統手機做了重新發明創造,並且通過iPad對移動媒體和計算機設備的未來進行了重新定義。

通俗點說就是:

Aplle是家硬件公司。它纔不他媽的(編者注:原文翻譯)關心你的私人數據是怎麼回事(相對google來說,下面會談及)。它整天所想的就是怎麼能用可以賺取最大利潤的價格在很長時間(這是關鍵點 -- Apple,像很多非常成功的技術公司一樣,對公司的遠景計劃是遠遠超過一個季度或者一年的)裏都可以賣出更多的手機和計算機。當然,它也會開發一些漂亮的基本應用來內嵌到它的硬件設備上來,但只是爲了讓它們的硬件設備工作的更好。所以說,Apple所關心的只是硬件設備。

Google的使命宣言:

Google的使命是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訪問並從中受益。

所以Google想要的是數據,對數據它從來是貪得無厭,多多益善。事實上,Apple的iTunes 蘋果商店上面的前十名應用都是來自Google的,沒有一個是來自Apple的。

Google曾誇下海口說將會讓下一批全新的十億人羣使用互聯網,並且Google也會不時的舉辦一些公益活動。但是,我們別忘記了,Google收益中的90%都是來自廣告的收入。所以它如果能掌握越多廣告所面向的用戶的數據,這些廣告就越值錢,這樣廣告投放商就會給Google支付更多的金錢。

Google當年所以收購安卓的其中一個首要原因就是想圈地,它不能放任一個競爭對手弄出一個使用着與自己存在競爭關係的搜索引擎的操作系統,因爲這樣的話將會蠶食Google的廣告生意。Google在這個市場上有着高達70%的市場份額,大量的人都在用安卓 -- 且,關鍵的是,這些人都不用iOS或者其他手機設備。

但問題來了,你使用安卓手機越多,你就會給Google提供越多的數據。然後Google就會運用這些數據來幫助它們賣更多的廣告。如果Google將來真的能讓額外的十億人羣使用互聯網的話,那麼你能想像到,這就意味着又有十億人在幫襯Google的廣告服務了。

換句話說,如來自著名媒體“商業內幕”的Matt Rosoff所言: Google並非慈善機構。

這對Google來說就產生了一個正面的副作用:Google獲得的數據越多,它的產品能提供的服務就越精確。而這又會反過來吸引更多的用戶過來提供更多的數據。這,對Google的產品質量的提升來說就會造成一個良性循環。

現在Google Now服務可以通過收集你的數據來在你將要動身去機場的時候對你進行提醒,Google Photos服務可以告訴你哪張圖片裏面有你奶奶在裏面,Google的搜索引擎可以預測到你也許正準備搜索“天地會珠海分舵”更多的文章...

也許大家心裏就會想:Apple並不是傻子啊,爲什麼不分一杯羹呢?其實,如果蘋果想要的話,它當然完全可以在今年年底就打造出一款更便宜的iPhone,並親自進軍移動平臺應用開發市場,打破安卓的市場壟斷優勢。你知道它們有着大量的優秀人才,以及燒不完的現金流。

但是Apple並沒有過多的染指這些方面。因爲,只要有大量的人付大量的錢去購買它的硬件設備,Apple的利益相關者們就會非常高興了。

而反觀Google則不一樣,它需要到處染指,獲取更多的數據,因爲它的生意就是建立在數據之上的!而這,就是爲什麼Google和Apple不可能是死對頭的主要原因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