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公司年入10億,生活事業家庭三贏,靠的是高段位的管理智慧 01 放權管理,成就有爲員工 02 管好自己,而非管好時間 03 放手孩子,才能讓他自主優秀 寫在最後

文 | 陳思而&廈九九 (第11期寫作變現營學員)

創業兩年,我發現當老闆纔是最累的!每天疲於奔命,飯點不準時,睡點還在想工作,家人陪不了,家庭瑣事、孩子養育全外包,身體還被累垮,這或許是許多創業人的生活常態。畢竟人在創業,身不由已。

是不是創業人就一定都又忙又累嗎?偏偏有人一年賺10個億,家庭和事業管理得遊刃有餘,每天還有閒情靜心讀書,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成長,他就是創業讀書人——樊登。

很多人想學習樊登的管理方法,於是,他出了本書《可複製的領導力》。大家普遍認爲,一個成功管理者,一定是在管理上使足了勁兒,然而,樊登卻告訴你,他在企業管理上豪不費力。他是如何做到的?

01

放權管理,成就有爲員工

作爲企業老闆,肯定不是事無鉅細地管理,於是有人發明了KPI,讓績效管理這個工具管理員工,員工根據這個系統,自動完成、提高自己的工作表現。然而,樊登的公司卻沒有KPI,他說,靠體力工作的人你可以這麼激勵,但是在創造性的崗位上,這麼做是不對的。

如果員工只盯着KPI做事,激勵他的是公司的獎金和提成,員工就會爲多賺一點錢,而有了私心,一個團隊中,大家都有那麼一點私心,組織內部的協作就會變得非常困難。

KPI可以激勵員工的業績增長,但卻抑制了創造力的發展。一個人總盯着錢做事,他就一直在爲業績奔跑,很少時間可以沉澱下來發揮創造力,久而久之,創造力就漸漸被磨滅。

樊登說,他不太參與公司的管理,其實也是克服了恐懼和自負。恐懼就是怕員工幹不好,自負是自認爲高人一等,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要想讓員工和自己有共同的願景,就要信任員工能認真做事,並且讓他們不受權威的束縛,他自己只提想法,讓團隊做最後的決策。

許多管理層會認爲,不管比管還難,就怕管理出了亂子怎麼辦?樊登當然也是爲管理做了鋪墊,像其它企業一樣,他也會選優秀的人才,但不實施KPI,而是給員工豐厚的固定工資,然後培養員工的自驅力,下放自主管理權力,給員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發展創造力。

有人又會擔心,那萬一以上這些鋪墊都做了,這幫人還是做不好事,怎麼辦?樊登老師說:這個時候,你就要相信複雜性和隨機性。也就是說,他允許員工犯錯,擁抱隨機性,接受天意。要是這個人實在是不行,大不了就換個人來幹。

樊登講管理時,也經常會講到美國出品《紙牌屋》的奈飛公司,就是一家典型的沒有KPI的公司。他們也是靠營造員工自驅力的企業氛圍來管理公司,把公司做到與Facebook、亞馬遜、谷歌並稱“美股四劍客”。

樊登讀書這些年的成就,也正是靠樊登的放權管理,極大發揮了員工的自驅力和創造力,不但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人才,還讓樊登讀書的業績年年攀升。

02

管好自己,而非管好時間

很多人認爲,精英都是時間管理控,一定有着自己超強的時間管理能力,要不,哪來那麼多時間做那麼多的事,創造那麼多的收益?

樊登也常常被問到時間管理的問題,在十一年前,他在上MBA、EMBA的培訓課時,也常給學生講時間管理,但他後來發現,時間管理反而使人的效率更低,所有時間管理的問題,最終其實都是人的自我管理在起作用。

很多人在做時間管理時,列出非常精確的時間表,把能利用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當當,但樊登說,人做事不是卡點,而是提高效率,並且始終要保持要事第一,做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很多人出現時間管理不善的問題,其實就是被各種信息牽着走,以至於失去做好事情的核心要素——專注。“要事第一”、“重要不緊急”這些時間管理的理念,其實大家都懂,但能真正做到的人卻不多,樊登是怎麼做到的?

於他而言,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就是讀書,作爲一個講書人,讀書是第一要事。網上有很多聲音,說樊登的講書稿是別人寫的。當一個人成了網紅,又是管理企業,又是直播帶貨,又是整天錄視頻,大家就認爲他沒有足夠的時間靜心讀書。而樊登對企業的放權管理,是否也驗證了他實際用於管理企業的時間很少,而把更多的時間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讀書、講書。

樊登的放權管理,實際上也是建立了一套企業自動高效運轉的系統。企業自運轉了,他就可以把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重要且擅長的事情,這樣,既能把事業做到極致,也能留出更多空閒的時間做更有價值的事,過更美好的生活。

李笑來在《把時間當做朋友》中也道出了時間管理的本質。他說,時間不可能被管理,能管理的只有你自己。只要管理好自己,始終把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放心上,保持高度專注,才能讓時間效益最大化。

03

放手孩子,才能讓他自主優秀

樊登讀書有大量的媽媽粉絲,因爲樊登講過許多育兒書,許多媽媽們都覺得受益匪淺。顯然,通過讀育兒書,講育兒書,樊登已成爲媽媽們信賴的育兒專家,他還寫了一本書《陪孩子終身成長》。

當家長們都想使勁學習行之有效的育兒工具,深入學習後卻發現,樊登對孩子的教育,看似不管孩子,但其實是在一定原則下守望着孩子。他還說,如果你在教育孩子上覺得特別累,使了很多勁,那這些方法一定是錯的。你要花更大的力氣去學正確的方法,你就會發現,很輕鬆也能做得更好,然後你只需要守望着他。

樊登認爲,真正好的家庭,家長往往是輕鬆育兒,家長使的勁越大,造成的負面結果就越強,因爲他抑制了孩子自身的生命力。家長的力氣應該使在點燃孩子的生命力,讓孩子的內驅力起作用,能自願學習,充滿好奇心,安排自己的生活,這些纔是孩子生命力的源頭。

聽過樊登講的育兒書,你會發現,許多家庭教育方面的理念,其實是相通的。就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作者尹建莉老師說,對孩子的教育,“不管”是最好的“管”。

如何“不管”孩子,又能讓孩子延着好的方向發展呢?樊登在《陪孩子終身成長》這本書中,提到家庭教育的三根支柱,那就是:無條件的愛、價值感和成長型心態。

家長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感受到愛的孩子,他纔會想要去愛別人,會愛別人的孩子,會對個世界充滿善意,願意爲社會做貢獻。當他爲社會貢獻了力量,又會發現,這個世界因爲他的存在和付出,變得更美好,他就有源源不斷地動力,去讓自己變得更好。

在家庭教育中,要讓孩子充滿價值感。當家長常挑孩子的毛病,就會發現,挑完這個毛病,又出現另一個毛病,挑來挑去挑不完,而且孩子會被挑得越來越自卑,失去價值感,從此越來越難管。

生命是個複雜體系,不能像簡單體系的機器一樣,哪裏出了毛病,就換個零件,然後就能運轉。當孩子失去價值感,他同時也失去了自我約束的能力。所以,樊登對孩子的教育就是塑造他的價值感,在他做對事情的時候,沿着亮點去塑造他的行爲。

成長型心態,就是當我們遭遇挫折和失敗,我們看到的不是困難,而是學習的機會。培養孩子這種心態,他就願意去擁抱變化和不確定性,勇於接受每一個挑戰,不斷學習新的東西。

對孩子“不管”,不是放縱,也不是放養,而是利用三根支柱,點燃他的內驅力,讓孩子在寬鬆的家庭氛圍中,沿着正向的方向,學會自主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學習,這就是樊登育兒的智慧。

寫在最後

很多人認爲管理就是要讓一切可控,讓事物沿着一定的規則,有條不紊地運轉。然而,企業和家庭,並不是一個簡單體系,而是一個複雜的系統,不能夠精確安排每一步。

是要井然有序地衰亡,還是雜亂無序地生長?

是每一個創業者、管理者需要思考的,而管理並非僅僅是指公司,家庭,孩子都需要管理。

樊登的管理,是正視不確定性,從激勵自己、員工和家庭成員內驅力的角度出發,在教育和引導的前提下,大膽放手讓他們形成自我管理機制,把自己的時間花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既能讓事業高效運轉,又能始終深耕自己擅長的領域,還能輕鬆地享受生活的樂趣。

所以真正高效、無爲的領導力,是管理更高維度的認知和做法。提升事業和家庭的質量,才能更輕盈地爲人生創造更多價值。

我是廈九九,前世界500強/上市公司品牌總監,廈九九寫作賦能學院創始人,個人品牌變現顧問,《撐過去,你終將成爲更好的自己》作者,一個三年生兩並辭職創業的二胎媽媽。狂愛讀書,喜歡健身,關注身心靈。希望我的文章對你有用,關注我,分享更多關於職場、個人成長和寫作乾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