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使你強大

來源:語雀-DataKing數據分析  整理:阿提說說

工作幾年來,深深感覺一個人最大的競爭力是自學的能力。

該導圖是梳理思路時用的,就留下吧。

以下是關於個人自學的一些看法。

自學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

很多同學是爲了更高的薪資,更多的不可替代性,通過增加自己的能力和技術的邊界及深度,來獲得競爭力及安全感。

如果可以再往後看一步,解決問題,那麼很多疑惑就明晰了。

同學們最大的擔心,大多是學了用不上,白學~再結合自己數十年的求學經歷,更是感慨良多~

如果心中不以解決問題爲目的,那麼很多學習不一定是高效和有用的。你仔細想想,有多少人貌似懂的很多,其實也並沒有體現什麼價值。

比如在實際的工作中,作爲分析師,如果需要你學習一下產品,你學不學,如果需要你學習一下設計你學不學~

對於解決問題當然要學。但是如何學呢?

對於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要系統地不斷深入。 對於非核心競爭能力,只要學到能解決當前問題就可以了。
解決問題時自學的反饋,會促使你不斷良性進步。

自學是一種主動性的學習

這既是其優勢又是其劣勢。

主動性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從解決問題的角度,是投入產出比非常高的行爲。

主動性的學習劣勢在於,要對抗人性的懶惰,對抗無人監督,還需要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興趣,以增加動力。

也就是說,自學遠沒有想象的容易,沒有具體的目標,不知道學習後的效果,沒有檢驗結果的方法,沒有合理的學習路徑,沒有學習小組,周圍充滿誘惑~

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以上的全部都是痛點,這樣的坑全部都踩過~

爲了對抗這些問題,在一年以前就專門組建了數據分析討論組,首先解決探討的羣體~

今年開始做數據分析全方面的知識庫,以增加自己的動力~

本來還組織了分析師一起做一個共同維護的知識庫~但是由於組織的問題和主動性問題,收效甚微,總的來說,一個人的主動性是有限的,是消耗品。就像《認知盈餘》裏面倡導的,如果我們不看電視,而一起去創造些什麼,那收穫將是不可想象的。其問題主要還是出在了人身上。

就像你以爲你買了課就學會了一樣,都只是一種錯覺。

自學是一個實際的動作

在理解了自學是主動性的基礎上,就需要我們行動了。

有很多人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或者在某些方面是這樣,比如我玩遊戲就是行動的巨人,思想的矮子~

既然是實際的動作,就有很多現實的問題要考慮。

首先要有自學的信念,這樣就有可能利用更多的時間來完成自學。

要有自學的目標,到底要學什麼?

要有自學的材料,網上資料那麼多或者那麼少,怎麼挑選 和 怎麼辦?要不要買課?

當你下定決心,又找好資料,預留時間,開始學習了~

發現學五分鐘,玩五十五分鐘手機,完全學不下去怎麼辦~

當你痛定思痛,學進去了,如何保證學習的效果,如何檢驗學習的效果,如何使得學習有反饋?

上面都是會實際面臨的問題,這些在《認知天性》《心流》《好好學習》《學習觀》等裏面都有相對應的解決方案。這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就不闡述了~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表達,自學是要去做的,去行動。
既然是行爲就一定有困難,也有方法的~是理性而不是感性的,對於應試教育成長下的我們,挑戰還是不小的。

自學是一種能力

這個能力不是講,你一開始就具備的能力。

而是你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所習得能力,這種能力可以成長。

當具備這種能力,且不斷強大後~

你進入學習的狀態就會容易,選取目標就會更準確,學習方法會更合理,而且學習的壓力會變小,學習的速度和效果都會相應的變好。

無論能力多強,本質還是要去行動的~

一旦獲得這種能力,在工作中就會減少很多恐懼,因爲別人可以完成的事情,你一樣可以完成,而且你會越來越清晰各種能力、事務的邊界,對自己需要投入的精力有更好的預估~

聽起來這個能力貌似很NB,如何獲得呢,無他,唯手熟爾。 用合理和科學的方式去做,可以錦上添花,但不能無中生有。

下面是來自《爲什麼精英都是時間控》中的插圖,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很重要

好比武俠小說中的心法,該文沒有提供實質性的乾貨,卻是非常重要的心法~

可能有小夥伴看完後會表示,就這?

我在看別人的內容的時候也會經常表現出這種看法,但是我心裏明白,作者是懂的,而我只是知道,心中自然會抱有一些敬畏之心。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阿提說說(itsaysay)。
如有侵權,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