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早點知道的關於成長的建議

人上了年紀,往往在諸如更加閉塞,更加固執這些缺點之外,再多出來一個缺點:那就是動不動就愛給別人建議。我當然也未能免俗。有時候會聽到同樣悲觀且固執的過來人告訴我,這些建議說了和沒說效果都一樣,人們在沒有切身經歷之前是很難聽取“過來人”的建議的,不過我覺得多說幾句總比“知而不言”要好一些。是爲序。

1. 勇敢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智)也 — 孔子

我在工作了多年之後才總結出來一個道理:你必須足夠自信纔會讓將自己的無知暴露出來。而一旦你鼓起勇氣,將自身的弱點暴露出來,放棄“專家”的包袱,放棄“經驗豐富”的包袱,才能最大程度的成長,進而成爲一個更加自信,更加優秀的自己。


圖片來源:https://www.shutterstock.com/zh/image-illustration/silhouette-man-gets-rid-ego-bad-1343878796

比如初上項目的時候,我就很擔心別人會如何看待我提出的問題,會不會顯得很“弱智”,連這種基礎知識都不知道等等。後來我認識到,別人大概率不會太在意你的問題有沒有太“初級”,或者是不是缺失“常識”。回答這些問題也並不會浪費太多時間,而相對來說,將問題隱藏起來的危害更大一些。

當我想通這一點後,我的心態得到了很大的放鬆。比如我最近加入了一個新的團隊,在onboarding的時候我問了很多問題(一些我之前可能傾向自己下來做功課去學習的內容)。事後團隊的其他同事,包括客戶的同事也非常認可這一點,認爲回答這些問題不但可以幫助我,還可以幫助團隊裏其他所有人的對齊。

知識工作的一個特點就是對產出很難可視化,文檔會過期,架構圖會失效,但是從團隊討論中的知識則相對來說總是比較新的。每個問題的回答是事實都是對團隊成員對領域知識的一次刷新。

另一個與之相關的有趣現象是,我在以往的結對中往往傾向於將一些不太確定的點記下來,然後自己下來消化。這種做法的弊端是,消化後我自己可能掌握了,但是我的夥伴則失去了這樣的機會。如果少一些“自我”,而在有疑問的時候提出來,即使你的夥伴也不知道答案,你也對他做了啓發,可能會驅動他下來去進一步學習。

我知道這一點需要額外的勇氣,承認自己不知道,正視自己的知識缺口,事實上正是你成長的關鍵時刻。因此,我希望你可以更勇敢一些,更少一些不必要的“自我”。

2. 行動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 荀子

在工作中,我會週期性地陷入莫名的情緒中。有時候覺得比較懈怠,感覺要做的事情沒有那麼有趣,或者沒有太強的動力去完成。而當這件事情又不得不做的時候,自己就會很矛盾,從而導致情緒低落,效率較差。

總結起來,這種情緒就純屬想的太多。我們的大腦在比較空閒的時候,總是喜歡總結和歸納,比如某個事情的意義是什麼之類,其實背後可能壓根就沒有意義,或者說過程本身就是意義。這時候要做的就是行動起來,而不要考慮結果如何,成本如何,投入產出比如何等等。

有個有趣的“五分鐘規則”,就是如果你不想去做某件事,先嚐試說服自己就只做5分鐘。而往往在5分鐘之後,你的大腦就會進入“來都來了”的狀態,然後自然而然的把事情做完。在我的體驗中,這個方法確實有效。比如去健身,讀書,寫博客等等。往往在開始的5分鐘之後,我反而會進入“我一定要做完,不然就不睡覺”的狀態。


圖片來源:https://upvee.co/cant-get-anything-done-try-5-minute-rule/

你說大腦是不是很傻啊?它還確實就是這麼好騙。

3. 專注

子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 — 莊子

不誇張的說,我們的專注力正在被各種信息無時無刻的消費着,專注本身成爲了一種稀缺資源。大家可能都有這樣的體驗,一旦開始刷手機,就很難停下來,很快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就過去了。而這些精彩紛呈的碎片信息會給我們一種閱讀了大量內容(學到了)的錯覺。但是這種被稱爲消費性閱讀的動作,其實和看電視,看電影並無二致,即使你在看的是10種常見的代碼重構的技巧或者React裏的7個Clean Code小帖士這樣的技術博客。

而真正的提升,或者說學習則是一項需要專注的,且目標明確的活動。首先你需要有一個學習的目標,比如要學習重構,要學習前端的某個構建工具等等。第二步是找相關資料,有了一個資料清單之後,再開始專注於這個清單來學習。過程中可能會讀到其他引用或者參考其他資料也無所謂,這裏的核心是你需要始終有一個較爲集體的目標。這種做法的好處是非常聚焦,而且學到的知識會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個體系,而不是無法關聯的碎片。

當然,和專注一起的可能還需要輔以一些學習方法,比如高效的記筆記,然後不斷的回顧,連接,甚至輸出這些知識,從而將其內化。

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瀏覽,閱讀社交媒體上的內容,過程正好反過來的。這種瀏覽(消費式閱讀)有點像你漫無目的的在超市裏轉悠,你會看到各種新鮮的蔬菜水果乳製品,看到有些區域豎立着聖誕促銷的牌子,看到海鮮區最近好像有活的皮皮蝦等等,後來你就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基於目標的學習,如果還用上面的逛超市的例子的話,則更像是有一個購物清單,然後你去超市按照這個單子來完成購物(雖然在買番茄醬的時候會爲不同品牌略作猶豫,或者看到活的皮皮蝦順便買幾隻嚐鮮),最後高高興興的回家。兩者之間顯然有着巨大的差距。

4. 輸出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戴聖

如果你可以將你的理解講給別人,讓別人也聽明白,你就算真的掌握了。我們的大腦比較喜歡偷懶,往往記住一個大概就假裝記住了所有。聽別人的描述,或者看別人的操作覺得非常流暢順利,而誤以爲自己也可以如此順暢絲滑,結果一上手就落入“眼睛學會了”的尷尬境地。另一個有趣的例子是,你在書中看到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不由自主的頻頻點頭,有種“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的感覺,但是合上書,要把這個觀點複述出來的時候,就會發現大腦中常常會一片空白。

不過好在大腦的這個bug是可以通過重複來修復的,具體來說,如果你合上書之後,複述起來有困難,那就打開書再看一遍,重複幾次直到將其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複述。這時候可以在第二天找個小夥伴,比如你的pair,聊一下你讀到的觀點,如果你可以讓TA聽明白,這個知識點就真的是你的了。


按照原計劃,這個清單還有很多條目,不過上了年紀的人的另一個毛病是喜歡將本來可以一氣說完的事情分成好幾個部分,我依舊未能免俗,剩下的內容就留到下次再聊吧。

小結

這篇準備了很久,又臨時起意,而終於“完成”了的短文,旨在將一些我覺得重要的建議講給渴望成長,又不知從何做起的同學們。這裏分享的幾個小的點,做起來難度應該都不算大,如果能持之以恆,我相信你可以看到自己成長的速度。


文/Thoughtworks 邱俊濤
原文鏈接:https://insights.thoughtworks.cn/advice-for-personal-growth/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