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簡單邏輯學]邏輯學的基本原理——條件論證

條件論證,有時又稱爲假言論證,是一個包含“如果......那麼......”結構的論證。它反映了我們思維的習慣性。例如,“如果努力工作,那麼你最終將實現你的目標”,或者“如果週四天氣很好,我們就去露營”。在這個論證中,大腦先設定好一定的條

原创 [簡單邏輯學]邏輯學的基本原理——從特稱到全稱

從全稱到特稱的論證過程確保了結論的必然性,從特稱到全稱則不然。對部分有效的結論,我們不能肯定地說對整體也都成立。在一些例子中,從特稱到全稱的論證過程會得出明顯是錯誤的結論。“一些女性是母親”是個絕對正確的命題,但是這個前提並不支持“所有女

原创 語義

在程序中, 語義 指的是一段代碼的含義 — 例如 "運行這行代碼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或者 "這個HTML的元素有什麼作用,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不只是 "它看上去像是什麼?"。) 例如,“h1” 元素是一個語義化元素, 充當了“

原创 TCP 滑動窗口協議/1比特滑動窗口協議/後退n協議/選擇重傳協議

什麼是滑動窗口協議?     一圖勝千言,看下面的圖。簡單解釋下,發送和接受方都會維護一個數據幀的序列,這個序列被稱作窗口。發送方的窗口大小由接受方確定,目的在於控制發送速度,以免接受方的緩存不夠大,而導致溢出,同時控制流量也可以避免網

原创 Disruptor原理

Disruptor是LMAX公司開源的一個高效的內存無鎖隊列。這兩天看了一下相關的設計文檔和博客,下面嘗試進行一下總結。 第一部分。引子 談到併發程序設計,有幾個概念是避免不了的。 1.鎖:鎖是用來做併發最簡單的方式,當然其代價也是最

原创 幀、報文、報文段、分組、包、數據報的概念區別

分組、包,packet,信息在互聯網當中傳輸的單元,網絡層實現分組交付。用抓包工具抓到的一條條記錄就是包。幀,frame,數據鏈路層的協議數據單元。我們將鏈路層分組稱爲幀。數據報,Datagram,通過網絡傳輸的數據的基本單元,包含一個報

原创 淺析Tier和Layer的區別

有關Tier和Layer的區別,這裏詳細論述一下,大家共同探討。 1. 橫向與縱向 有一種說法是“Layer是水平方向的,tier是垂直方向的”。這種說法首先容易給人造成下面這樣的誤解: |||| <-- Layer -- --

原创 關聯、聚合、組合、依賴、泛化

關聯[聚合<組合]<依賴 關聯 關聯表示類型之間存在着關係。 關聯中包含了兩種特別的類型:聚合和組合。 聚合 指定了兩個對象之間的整體/部分關係,也就是一個has-a關係,在圖形上用一條帶有空心菱形的線段表示,空心菱形指向容器類型。

原创 高爾頓與迴歸分析的起源

“迴歸”是由英國著名生物學家兼統計學家高爾頓(Francis Galton,1822~1911.生物學家達爾文的表弟)在研究人類遺傳問題時提出來的。爲了研究父代與子代身高的關係,高爾頓蒐集了1078對父親及其兒子的身高數據。他發現

原创 [簡單邏輯學]邏輯學的基本原理——否定命題

肯定命題在觀念之間搭建橋樑,將不同的觀念聯結起來;否定命題則相反。全稱否定命題完全隔斷觀念之間的聯結(“沒有一個哲學家是永遠正確的”,其中“‘哲學家’是主項;‘永遠正確的’是依附於主項的謂項;‘沒有一個’是對主項的全稱限定”);特稱性否定

原创 未記錄的C# Keywords: __makeref, __refvalue, __arglist ...

看IL指令到mkrefany, 文檔中說它的作用是: "push a typed reference on the stack", 不知道在C#的何種語法會用上這條指令, 於是Google之, 發現了從來沒有看過的C#關鍵字:Object

原创 [簡單邏輯學]邏輯學的基本原理——斷言

一個命題,是某種可真可假的論斷的語言表達。從語法上看,每個命題都包括一個主項和一個謂項。主項,是我們所要言說的對象,而謂項,則是我們對此對象所說的一切。斷言是將謂項附着於主項的 觀念聯結過程。“萊瑞爾是經理助理”,在這個命題中,經理助理是

原创 IL中call與callvirt的區別及其對Equal操作的影響

《CLR via C#》中是這樣描述它們的:編譯器在生成方法時會在方法定義表中寫入該方法的記錄項,每個記錄項中有一組標誌指令方法是靜態方法、實例方法還是虛方法,如下圖:生成IL代碼時,編譯器會根據這些標誌,判斷應如何生成IL代碼(是使用c

原创 [簡單邏輯學]邏輯學的基本原理——比較和論證

當我們將論證置於比較中時,我們的目的是展示(也就是通過論證證明)我們所比較的兩個事物實際上是相似的。假設我正在比較的兩個事物,A和B。通過仔細觀察,我列出了它們共有特性的詳細清單。通過論證,我的結論是:“A和B非常相似。”論證的前提是我觀

原创 [簡單邏輯學]邏輯學的基本原理——比較

人腦善於比較。事實上,沒有比較,觀念就不可能產生。正式通過比較這種精神活動,我們才能分辨事物的異同。 當用命題將一個觀念(主項)同另一個觀念(謂項)相聯結時,它是人腦所作出的最基本的比較的語言表達。我們所說的“判斷”是一種精神活動,它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