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書評 | 賦能 - 打造應對不確定性的敏捷團隊

“ 前段時間讀完了《賦能》一書,在此分享我的一些心得。”01—歌詞大意先來聊聊書的主要內容。在錯綜複雜的新生態下,科技的進步不僅沒能幫助決策者掌握更多的有效信息,反而使一個人準確掌握全局的條件不復存在。因此作爲領導,要把決策、行動的權利

原创 項目負責人必讀:軟件項目估算永遠不準怎麼辦?

“ 軟件的估算是世界難題。完成一個任務實際花費的時間總會超過計劃花費的時間。但是作爲客戶、用戶或業務,他們需要我們提供估算,以便確定一個項目的預算和交付時間。一方面我們面對一個項目,裏面充滿着巨大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客戶、用戶或業務需要

原创 從家裝和公裝的區別看爲什麼現場客戶難實現

01—裝修的例子前段時間和一個做敏捷諮詢的朋友吃飯,他提到,現在做敏捷轉型,遇到最大的難點就是“現場客戶”,也就是用戶、業務人員不願意持續參與到項目實施中。我說,當我遇到這個問題時,通常都會用裝修做例子。我們知道,家裏裝修,要保證裝修的

原创 實用小技巧:開英語會議容易走神?記筆記吧

“ 在外企工作或國際交流中,難免經常要開英語會議。作爲第二語言,英語進入我們大腦時難免需要一個轉換過程和額外的處理時間,容易走神。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呢?”因爲在外企工作,經常需要和歪果仁進行直接交流。英語會議可以說是家常便飯。過去,我參加

原创 從《美國工廠》看外企文化

“ 上週末最火的話題,莫過於奧巴馬伕婦投資的Netflix紀錄片《美國工廠》,它講述了中國企業福耀玻璃在美國建分工廠的故事。通過片中美企業文化的衝突,進而聯想到國內外企與民企文化上的差異,我們來探討一下怎樣的組合最合適。”01—中美企業

原创 對不起,這個鍋,敏捷不背

“ ‘因爲是敏捷,所以不需要做計劃。’這是真的嗎?”某公司的頭號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這是一個跨國合作的項目,有嚴格的上線期限,採用敏捷的Scrum方式交付,管理層希望把它做成敏捷運用在大型項目的標杆。而這個項目組成員的口頭禪是:“

原创 看不到瓶頸在哪裏?因爲你的看板沒有設置緩衝區

“ 看板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用戶故事的快速流動。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識別瓶頸在哪裏。在看板的每道工序間設置緩衝區,是識別瓶頸的重要手段。”01—小明的迷思小明最近負責一個新項目。剛學習了看板方法的他希望能在這個項目上運用這個新方法。在他看來

原创 每天上百封郵件,看我用看板方法來瓦解

“在公司,我每天都會收到上百封新郵件,可以想象,光是處理這些郵件,007都不夠用。利用Outlook的規則功能以及看板方法,我的時間管理由被動變得主動,也能確保自己有足夠時候留給重要的事情。”下面來具體分享我是怎麼操作的。01—利用規則

原创 敏捷利器 JIRA 和 Confluence,相得益彰

本文來自作者 劉華 在 GitChat 上分享「敏捷利器 JIRA 和 Confluence 使用攻略」,「閱讀原文」查看交流實錄前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敏捷開發的持續交付,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交付的碎片化,我們需要好的管理工具。來自澳

原创 等醫生幾個小時,就是爲了開個檢驗單,爲什麼不能讓我自己來?

前段時間,兒子連續發燒兩天,而且出現超過38.5度的高燒現象,餵了美林後體溫可以降下來,但是過了幾個小時,又有反覆。到了第二天傍晚,又開始高燒。不得已要去醫院看。本來我們對發燒並不緊張,去醫院,無非就是想查查血,看看有沒有細菌或病毒感染

原创 敏捷用戶故事還可以這樣寫

編寫用戶故事很重要,卻又是敏捷轉型的難點。有沒有一種更容易與傳統需求銜接又能兼顧敏捷所倡導的原則的寫法呢?本文首發於GitChat,我分享了從實戰經驗中總結出來的用戶故事的另一種寫法,幫助大家落地敏捷開發。用戶故事很重要用戶故事很重要,

原创 另闢蹊徑,傳統銀行供應商系統持續交付之路

傳統銀行有大量的供應商系統,更有甚者,比如我們負責的業務部門,還要重度依賴供應商持續地進行定製化開發和修復。一般談到持續交付或自動化部署,都是具備最新架構思維的自主開發方面,或者是利用Ansible、藍綠部署、容器等實現應用程序的快速部

原创 《獵豹行動》有聲書登錄喜馬拉雅

原文鏈接:https://www.ximalaya.com/youshengshu/22459927/ 長按二維碼識別或點擊閱讀原文收聽:購書通道—紙質書、電子書在京東、噹噹、亞馬遜等渠道已全

原创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美劇

“ 這些年追美劇成了晚上的重要消遣。謹以此文做一個小結。”斯巴達克斯幾年前,我去英國出差,晚上在公寓休息的時候,打開了電視,那個頻道正在播一部電視劇,冷不防出現了一段全裸鏡頭。當時是晚上八點多九點的樣子,黃金時間,居然如此不設防。隨後便

原创 大型跨國銀行系統架構的微服務與敏捷開發實踐之路 | Q薦讀

原文鏈接:https://item.jd.com/12447866.html 30 多年前,匯豐銀行聚集了一批當時的 IT 精英,花了幾年時間,在 IBM AS400 小型機平臺上,開發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