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8 | 幾點小思考

“在大勢面前,個人不過是一粒塵埃,微不足道;多數時候,你我都在被潮水改變着方向” 2018的末尾,按慣例應該像前兩年一樣寫一些年度互聯網熱點與未來一年的趨勢預測。如揮別"2016,身處互聯網的你在哪條賽道上?"“揮別2017的幾個市場風

原创 如何運用“增長黑客”模式來探索增長引擎?

本文試圖從零售案例來複盤與探索“增長黑客”模式的應用,可以結合我在2016年寫的《一篇文章快速讀懂數據分析》一起閱讀,在很多傳統公司業務模式中,經常有諸如以下的疑惑點: 1)、爲什麼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後,用戶增長依然不見爆發性增長? 2)

原创 揮別2017的幾個風口,你找到了那個契合點嗎?

Jason 年底一般都會寫一篇文章,來回顧下當年的一些熱點產品,以及對後一年的一些看法。在今天這篇文章裏,我依然採用這種方式。 在2016年12月31日我寫的揮別2016,身處互聯網的你在哪條賽道上文章中,提到2016年是寒冬與挑戰並存

原创 新零售風口下,“社區便利店”將何去何從?

導讀:在8月28號的阿里“零售通”的戰略發佈會上,宣佈要在2018財年打造10000家“天貓小店”,同時零售通將覆蓋到100萬家小店,聯想到之前京東宣佈“百萬便利店”計劃,線下便利店可謂是巨頭密集入局。那麼這些巨頭以及新入局創業者爲什麼都

原创 零售快消品B2B“貨圈全”產品分析報告

快消品B2B市場分佈 據《凱度諮詢:2016年中國快速消費品互聯網B2B市場報告》中的數據顯示,在百來家的快消品B2B中,主要以自營、聯營+自營、撮合交易爲主。 “貨圈全”從聚合B2B電商、供

原创 互聯網時代:快速變化與焦慮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更是焦慮的時代。 前陣子看到一篇文章,說“互聯網時代”已經過去了,我認爲尤其說過去了,不如說現在的互聯網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更是焦慮的時代。 擁抱變化、適當焦慮 未來幾年,哪些方面會發生比較

原创 產品經驗系列之一:如何判斷產品or需求是否靠譜?

在做自身產品與做產品VC過程中,我都被問到很多次,這個idea怎麼樣、這個產品能成嗎、這個需求如何等等的問題?後來發現,這個問題確實很難回答,一個產品or需求的成敗與否會由好幾個因素決定,在不同的時間點,也不好一概而論。 後來試圖用一點

原创 覆盤:娛樂音頻產品經歷

反思,也是一種生產力,那時候內容音頻還沒火起來。 覆盤自己的第二段產品經歷,2014年9月,告別健身應用後,開始做娛樂音頻產品的聯合創業,2015年6月,用戶 10W+,其他媒體平臺累計粉絲近10W,日活維持在1W左右,月活4W。 本文

原创 「微信」最近動作頻頻,透露着什麼?

「微信」最近可謂是動作頻頻:從微信指數的推出到小程序的近期深夜迭代開放、再到微信發聲要做搜索——微信指數:這個拿來做微信生態圈的可參考數據指標,對運營、用戶、商業來說,有正面影響。——微信小程序:從1月9日上線至今,接連8次比較重要的更新動

原创 一堂關於“運營”的直播課,是如何獲得4W餘人參與的?

5.4 青年節,三節課創始人黃有璨先生在"一塊聽聽"上做了一堂關於“運營”方面的直播,也就是所謂的知識付費。這堂課吸引了大概4W左右用戶的參與,每位用戶付費3.33。含無疑問,在互聯網圈內,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知識付費類直播。 那麼一堂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