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Google、IBM、Microsoft雲計算

雲計算是基於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狹義雲計算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資源;廣義雲計算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件、互聯網相關,也可是其他服務。它意味着計算能力也可作爲一種商品通過互聯網進行流通。

雲計算平臺可以劃分爲3類:以數據存儲爲主的存儲型雲平臺 ,以數據處理爲主的計算型雲平臺以及計算和數據存儲處理兼顧的綜合雲計算平臺。

Microsoft的雲計算

Windows Azure服務器

Windows Azure 通過控制底層的網狀控制器(Fabric Controller)將數據中心數量龐大的Windows 服務器有效的組織起來,給前端的應用提供計算和存儲功能,並保證其可靠性。它可以看做是一個在線的操作系統環境,統治了整個數據中心的運算資源,用戶可以很方便的調用這些資源,來執行各種應用程序。除此之外,操作系統升級、維護等也可以在系統不當機的情況下自動完成。

Windows Azure工具

同時微軟的Windows Azure還提供了一套基於Visual Studio Azure 工具,供開發者在個人計算機上開發、模擬和測試Azure 平臺上的應用程序。

組成

目前 Azure 推出了5項託管服務,包括.NET應用服務、SQL服務、SharePoint服務、Dynamics CRM服務,以及LIve服務等,以幫助客戶建立雲計算的應用,或將現有的業務擴展到雲端。

亞馬遜的彈性計算雲

亞馬遜是互聯網上最大的在線零售商,但是同時也爲獨立開發人員以及開發商提供雲計算服務平臺。亞馬遜將他們的雲計算平臺稱爲彈性計算雲(Elastic Compute CloudEC2),它是最早提供遠程雲計算平臺服務的公司。

Google提供的雲計算服務不同,Google僅爲自己在互聯網上的應用提供雲計算平臺,獨立開發商或者開發人員無法在這個平臺上工作,因此只能轉而通過開源的Hadoop軟件支持來開發雲計算應用。亞馬遜的彈性計算雲服務也和IBM的雲計算服務平臺不一樣,亞馬遜不銷售物理的雲計算服務平臺,沒有類似於“藍雲”一樣的計算平臺。亞馬遜將自己的彈性計算雲建立在公司內部的大規模集羣計算的平臺之上,而用戶可以通過彈性計算雲的網絡界面去操作在雲計算平臺上運行的各個實例(Instance),而付費方式則由用戶的使用狀況決定,即用戶僅需要爲自己所使用的計算平臺實例付費,運行結束後計費也隨之結束。

彈性計算雲從沿革上來看,並不是亞馬遜公司推出的第一項這種服務,它由名爲亞馬遜網絡服務的現有平臺發展而來。早在20063月,亞馬遜就發佈了簡單存儲服務(Simple Storage ServiceS3),這種存儲服務按照每個月類似租金的形式進行服務付費,同時用戶還需要爲相應的網絡流量進行付費。亞馬遜網絡服務平臺使用REST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和簡單對象訪問協議(SOAP)等標準接口,用戶可以通過這些接口訪問到相應的存儲服務。

20077月,亞馬遜公司推出了簡單隊列服務(Simple Queue ServiceSQS),這項服務使託管主機可以存儲計算機之間發送的消息。通過這一項服務,應用程序編寫人員可以在分佈式程序之間進行數據傳遞,而無須考慮消息丟失的問題。通過這種服務方式,即使消息的接收方還沒有模塊啓動也沒有關係。服務內部會緩存相應的消息,而一旦有消息接收組件被啓動運行,則隊列服務將消息提交給相應的運行模塊進行處理。同樣的,用戶必須爲這種消息傳遞服務進行付費使用,計費的規則與存儲計費規則類似,依據消息的個數以及消息傳遞的大小進行收費。

Google的雲計算

Google使用的雲計算基礎架構模式包括四個相互獨立又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系統。包括Google建立在集羣之上的文件系統Google File System,針對Google應用程序的特點提出的Map/Reduce編程模式,分佈式的鎖機制Chubby以及Google開發的模型簡化的大規模分佈式數據庫BigTable

爲了滿足Google迅速增長的數據處理需求,Google設計並實現了Google文件系統(GFSGoogle File System)GFS與過去的分佈式文件系統擁有許多相同的目標,例如性能、可伸縮性、可靠性以及可用性。然而,它的設計還受到Google應用負載和技術環境的影響。

爲了讓內部非分佈式系統方向背景的員工能夠有機會將應用程序建立在大規模的集羣基礎之上,Google還設計並實現了一套大規模數據處理的編程規範Map/Reduce系統。這樣,非分佈式專業的程序編寫人員也能夠爲大規模的集羣編寫應用程序而不用去顧慮集羣的可靠性、可擴展性等問題。應用程序編寫人員只需要將精力放在應用程序本身,而關於集羣的處理問題則交由平臺來處理。

構建於上述兩項基礎之上的第三個雲計算平臺就是Google關於將數據庫系統擴展到分佈式平臺上的BigTable系統。很多應用程序對於數據的組織還是非常有規則的。一般來說,數據庫對於處理格式化的數據還是非常方便的,但是由於關係數據庫很強的一致性要求,很難將其擴展到很大的規模。爲了處理Google內部大量的格式化以及半格式化數據,Google構建了弱一致性要求的大規模數據庫系統BigTable

IBM藍雲計算平臺

IBM20071115日推出了藍雲計算平臺,爲客戶帶來即買即用的雲計算平臺。它包括一系列的雲計算產品,使得計算不僅僅侷限在本地機器或遠程服務器農場(即服務器集羣),通過架構一個分佈式、可全球訪問的資源結構,使得數據中心在類似於互聯網的環境下運行計算。

通過IBM的技術白皮書,我們可以一窺藍雲計算平臺的內部構造。“藍雲”建立在IBM大規模計算領域的專業技術基礎上,基於由IBM軟件、系統技術和服務支持的開放標準和開源軟件。簡單地說,“藍雲”基於IBM Almaden研究中心(Almaden Research Center)的雲基礎架構,包括XenPowerVM虛擬化、Linux操作系統映像以及Hadoop文件系統與並行構建。“藍雲”由IBM Tivoli軟件支持,通過管理服務器來確保基於需求的最佳性能。這包括通過能夠跨越多服務器實時分配資源的軟件,爲客戶帶來一種無縫體驗,加速性能並確保在最苛刻環境下的穩定性。IBM新近發佈的“藍雲(Blue Cloud)”計劃,能夠幫助用戶進行雲計算環境的搭建。它通過將TivoliDB2WebSphere與硬件產品(目前是x86刀片服務器)集成,能夠爲企業架設一個分佈式、可全球訪問的資源結構。根據IBM的計劃,首款支持Powerx86處理器刀片服務器系統的“藍雲”產品將於2008年正式推出,並且計劃隨後推出基於System z“大型主機”的雲環境,以及基於高密度機架集羣的雲環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