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協議的學習

網絡結構:

實際網絡的劃分爲五層

 應用層:支持網絡應用  ,主要協議:有http、FTP、telnet等協議。

 傳輸層:負責爲信源提供應用程序進程間的數據傳輸 。

 主要協議傳輸控制協議TCP,用戶數據報協議UDP。

 網絡層:負責將數據報獨立地從信源發送到信宿,主要協議IP協議。

 數據鏈路層:負責將IP數據報封裝成合適在物理網上傳輸的幀格式並傳輸,或解封幀數據報。

 物理層:負責物理傳輸。

IOS提供的OSI標準模型(實際中不常用)

 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數據的傳輸:

    傳輸端                            接收端

    應用層                            應用層

      |                                  |

    傳輸層                            傳輸層

      |                                  |

    網絡層                            網絡層

      |                                  |

    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

      |                                  |

    物理層 —————————————> 物理層
    每一層封裝都在其報前加上相應的報頭,解封中按報頭解析。形式上是後進先出的堆棧模型。

    最大傳輸單元(MTU)/路徑(MTU)1500

    以太網幀格式:目的端MAC地址 源MAC地址 傳輸類型(IP、ARP) IP數據報

    ICMP:檢驗錯誤。

    ARP:將IP地址轉換成MAC地址

    RARP: 將MAC地址轉換成IP地址

ping的過程:

  IP數據報格式

      

TCP:

            

URG(Urgent Pointer Field Significant,緊急指針字段標誌):表示TCP包的緊急指針字段有效,用來保證TCP連接不被中斷,並且督促中間齊備儘快處理這些數據。

ACK(Acknowledgement field significant,確認字段標誌): 取1時表示應答字段有效,也即TCP應答號將包含在TCP段中,爲0則反之。

PSH(Push Function,推功能):這個標誌表示Push操作。所謂Push操作就是指在數據包到達接收端以後,立即送給應用程序,而不是在緩衝區中排隊。

RST(Reset the connection,重置連接):這個標誌表示感謝連接復位請求,用來複位那些產生錯誤的連接,也被用來拒絕錯誤和非法的數據包。

SYN(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同步序列號):表示同步序號,用來建立連接。

FIN(No more data from sender):表示發送端已經發送到數據末尾,數據傳送完成,發送FIN標誌位的TCP段,連接將被斷開。

 

  連接的三次握手:

    TCP A                   TCP B

           A發送給B(SYN a)     

           B發送給A(SYN b ACK a+1)

           A發送給B(ACK b+1)


  連接終止的四次握手:

   TCP A                               TCP B

      A調用close()發送 FIN X ACK Y

      B發送 ACK X+1

      B調用close()發送 FIN Y ACK X+1

      A發送 ACK Y+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