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能力對於軟件開發中的缺陷修復的促進作用

       今天找到了一個缺陷的解決方案。在表單的組件的基礎之上,構建了一個新的表單,表單中包含兩個表格。其中的一個表格始終不加載數據。調試的過程中,潛意識也在收集着信息,最後給大腦的意識一個指明,大腦的意識得到這個指明後,經過推理迅速地找到錯誤的原因:邏輯上一個分支存在二義性:“在作用域內,事件觸發的函數,有同名的函數存在",所以一個表格始終不加載數據。因爲相同名稱的函數是與表格綁定在一起的,手動刪除了一個表格的引用後,推理得到了驗證。

    這時,知識遷移能力開始發揮作用了,大腦中想起了以前別人寫的一個代碼場景,是採用push的方式來增加頁面元素的。

    對於表單的元素數組,我開始根據條件,動態地push不同的表格,這樣就利用了數組的原理,在頁面上消除了事件觸發的二義性,因爲事件是與特定的數組元素表格綁定在一起的。問題解決了,我感覺到非常開心!

     在上述尋找解決方案的過程中, 潛意識的信息收集的能力與意識的邏輯推理的能力結合 《潛意識.控制你行爲的祕密》,提升了我們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我個人認爲潛意識的能力是巨大的,是需要我們學習和訓練的。

   這些天,我每天都堅持在個人成長界的微信羣中,做閱讀之後的1分鐘的語音分享。在閱讀中與作者的對話,提升着潛意識的認知能力。下面是我的語音分享的文字版,做了簡單的整理:

2017年1月2日 
     在熊貓書院書院的閱讀作業《迷人的材料》(馬克.米奧多尼克)(卡片作者:張士毅)這本書中,從材料科學的變革性的發展,反思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到鐵器時代、再到工業革命的鋼材料,發展到信息化時代的硅材料。從不同的視角反思人類文明的發展,而在清華大學張守晟教授在《文明之光》(作者:吳軍)
的序言中也講到人類文明的發展的主線,有能量和信息兩個主線。信息密度的不同導致信息大爆炸。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信息化時代,我們應該連接信息孤島,以非線性的思維去思考 (《複雜性思維》講到非線性思維)。

2017年1月4日
       正如清華大學張守晟教授在《文明之光》(作者:吳軍)這本書的序言中所講:宇宙是在大爆炸中產生的,我們應以大歷史的眼光去看待一切。當能量和信息的密度超越臨界值時將會產生大爆炸。產生新的能量、新的信息。也正如劉未鵬在《暗時間》這本書的"學習的密度"這一章節中所講:當我們的專注給我們的潛意識一個足夠的力時(專注力),我們的潛意識將會被帶入到專注所在的問題特有的軌道(慣性)。
      那麼我想到,如果我們的潛意識所掌握的信息超越了臨界值,也將會產生信息的大爆炸(不是形式上的),投遞至意識層面,進而形成了新的認識、新的信息(涌現)。這就是我們的潛意識世界。我們應以科學的態度去審視、觀察這個潛意識世界!
           

      應該相信 ”密度“一詞是這一次大腦聯想的關鍵詞!

 2017年1月5日 
     在《少有人走的路》(作者 斯科特.派克)這本書中講到:我們應該面對問題、承受痛苦、解決問題,使我們走向心智成熟之旅。而在《社會動物》這本書中也引用了古希臘人的一句話:”痛苦是通往智慧的必經之路”。在我們的潛意識中不僅僅存在着恐懼、衝動等不良的情緒,也存在着在漫長的進化歲月之中積累的無窮的人類智慧、也承載着全人類的靈魂。潛意識中的這些觀念和情感,可以使我們的大腦產生感情,可以使我們大腦的神經元重組。而愛則是傳導這些觀念和情感的最佳方式,愛需要行動來表達。
     不可否認,潛意識充滿着生命的活力,潛意識需要愛、需要情感。

         在分享的過程中,閱讀的知識與大腦的知識得到連接和重組、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表述了,使得我們的大腦進一步地思考,使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提升。而內心也感覺到了分享的快樂。感恩這些書的作者,感恩幫助我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