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發展還需要加強

     國際機構預計,到明年底,中國有望成爲全球第二大機器人市場。但在滬啓工業機器人的第19屆中國國際小電機技術展會傳出訊息,作爲製造業大國的中國,國內用於機器人的微型特種電機80%依賴國外產品,機器人各種“關節”中的關鍵零部件遠未自主可控,成爲機器人產業高速發展的大瓶頸。

  世界上工業機器人保有量達160萬臺,預計今年我國在用工業機器人也將達15萬臺左右。北航機器人研究所所長王田苗教授對比說,全球每1萬產業工人擁有機器人約58臺,中國的這個數字只有25臺,因此機器人大量進入製造業的潛力和空間巨大。截至半年前,包括上海在內,國內已建或擬建機器人相關產業園(基地)已逾30個,工業機器人企業達350多家,但其中做系統集成的佔絕大多數,比例達86%左右,而做伺服系統、控制器、減速器等關鍵“關節”的分別只佔5.67%、4.25%、3.68%。

  這些“關節”中,精密減速器的全球75%市場被兩家日本廠商壟斷,國內雖有可替代產品,但在輸入轉速、扭轉高度、傳動精度等方面尚存不小差距,在機器人上的成熟應用還剛起步;同樣,精密伺服電機方面,國外品牌也佔85%市場份額。上海電機學院趙朝會教授表示,事實上,我國數控系統是微特電機第一生產大國,佔世界總產量約六成,但國企和民企產品檔次屬於中低檔,外商獨資企業產品只屬於中檔,真正技術含量高的產品都未轉移到本土生產,因此小電機也亟待自主創新服務裝備產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