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體系“落地”的“六脈神劍”

關於管理體系的“落地”與“執行”話題,在當前各種體系大力建設的大潮中,絕對不再是個新鮮的專用詞彙,而更像是個老生常談的“趣聞”了,自從有了體系這個概念,“落地”與“執行”相關的問題與困難也就隨之而來了。
提到體系“落地”在當前已經成爲“趣聞”,是因爲各企業在做體系建設時,大家都在關注與議論體系如何“落地”與“執行”,成了圈內出現頻率非常高的流行語,形成了一種“有趣“的”新聞“現象。今天在這裏和大家一同分享一下這個”有趣的新聞“。
一、尋找好你的“落腳點”
落地,通俗的理解就是“言行一致“、”文行一轍“,也就是說,(體系要求)說的要與做的保持一致,寫的文檔要真正在實際工作中得到執行,這樣才能做好”知行合一“,才能使體系發揮它的本質作用。然而,各企業做體系建設時,失敗或未能有效執行的體系所佔比重龐大,同時也成爲了企業領導者比較頭痛的問題。
(一)“落地”並非你想象中的那樣
之前我接觸了很多企業在建體系的時候,基本上都比較關心體系如何落地的考慮,這說明這些企業還是有意識想把這個事情做好的,但往往發現結果與期望的差距真的很大,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結果?原因有很多,如下:
        把體系看成標準:現在有好多人把體系看成是標準,認爲獲得標準認證證書或按標準/最佳實踐的方法去做事,就標準化了,就體系化了,事實上是沒有認清標準/最佳實踐的作用,這些約束或方法是建設與維護體系的參考,是設計與維護體系的應用模型,和大家分享一句話“滿足標準/最佳實踐並不意味着真正建成體系“。
        都是流行語害的:過於流行口語化:人家都在談落地,但究竟要落哪些?落到什麼程度?如何檢驗落地效果?……考慮的人好像也不是太多,人云亦云,往往流行語太害人, 大家都在說的詞,往往是有很多人不能夠真正理解它的內涵與本質的,如:“秀“這個字,大家再熟悉不過,但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夠了解背後的運作模式及其目的呢?
        他說的不一定對:在業內經常會聽到落地方法論-“PPT”(人、流程、工具),基於這三塊找出一系列說法,如:人這塊需要定義好角色、職責與技能要求等;流程這塊需要有明確的流程活動、流程間的關聯接口、流程執行檢查等機制;提到最多的就是工具,曾經有一陣子, 一提落地,必定認爲工具能夠滿足一切;這些說法現在有些地方還在說,個人認爲這些並不是都有錯,可是要付出努力,將其變爲可執行的任務,效果可能就會顯現出來,要不只有一個結果就是“說法”上升到另外一個高度,它叫“傳說”。
        建立之後才思考:有很多企業都是抱着這種心態,先按ISO/GB標準建個體系,拿個證書,之後再去想後續的落地問題,爲什麼有些標準會逐漸失去它的作用,就是因爲一些相關方都在說“先做着,之後再調”的想法給害的,讓人“羨慕”的“兩層皮”隨之也就形成了。
(二)小心被“揍”,看準了你在“落
這個標題似乎在哪裏見過?智聯招聘的廣告片:“我們一起跳吧,結果男主角跳到好像是黑幫交易的房間裏,後續自然可能少不了一陣亂揍,女主角說了一句‘你看準了在跳呀’,呵呵“,其實”落地“與其場景非常相似,你想要落地,首先要考慮好你準備落在哪?爲什麼要落在那?其次再考慮如何落?最後還要考慮落的是否穩?針對上面提到的問題,一同分析一下,我們在執行”落地“時,要看清形式,界定範圍、價值體現,並且要想好”落地“活動的先後次序,執行”落地“的相關人員,以及落地的方法、技巧與步驟,落地評價與改進等,只有把這些東西考慮充分,我們再去”落“,就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強阻力了。如:在準備執行落地時,選擇落地成熟度較高的部門/團隊進行試點,通過理念導入與價值展現的講解,使其能夠認識其體系落地的重要性並進行配合,經過後續的跟蹤與改進,使其落地穩妥。
二、 “六脈神劍” 助你有效“落地”
第一劍:理念宣導達共識

理念宣導作爲體系推廣的第一步,是要讓客戶(內/外部客戶)瞭解體系,讓大家知道做這個體系是用來做什麼的?有啥作用?只有讓大家看到期望的事物纔會激起好奇心,除此之外,還需要讓大家看到體系的價值,體系自身的價值隨便一搜就能找到很多資料,諸如:提升客戶滿意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等,但實際上內部人員與客戶不太關心你所說的大而空的價值點,更想知道能給他們工作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
之前我們經常會提到,先做個培訓給大家“洗洗腦“,但如果基於過於理論性的知識洗腦,可能會引起大家反感與抵觸的,所以要強調理念知識的培訓落地,那什麼又是培訓落地呢?個人認爲,首先要站在需求方(學員)的角度來設計你的培訓方案與培訓課件,專業的培訓機構會非常注意這一點;其次是要做好客戶培訓需求與期望的管理,專業培訓機構多數採用顧問式銷售的方法來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來完善培訓課件中的討論與交流環節;最後要針對培訓結果評價與反饋信息進行彙總,並給予答覆。
理念宣導並非單一的“洗腦”過程,而是將客戶日常工作與理論知識進行有效結合, 提升看事情看問題的高度,既能讓大家使用統一的理論知識語言來溝通,又能使用內部語言(技術語言)來做事,只有大家都有良好的共識,纔是體系“落地”的最基本保障。
第二劍:領導支持好務實
體系落地除了必要的理念宣導以後,與領導的重視與支持與離不開的。在這裏做個比喻,如果說植物沒有陽光的哺育就不能開花結果,那麼如果體系得不到領導的支持,也會使體系走向“流產”的。
體系文化(注:體系文化可包括服務文化、質量文化、安全文化等)的形成與蔓延是與領導的重視是密不可分的,同時領導的監督與支持也是保證體系順序執行的關鍵因素。(關於領導支持這塊,就不做太多的解釋了,因爲每個企業的領導風格不一,各企業文化也不盡相同,有時間我們再討論這塊內容)
第三劍:流程控制束行爲
大家都比較清楚,有體系也就有流程了,流程的具體意義在這裏也不做具體介紹了。定義流程的目的,簡單來說就是希望內部人員能夠“按章辦事”,這個“章”字是“章法”,有章法的地方是一定要有控制的,當然在這裏也是有流程控制的,那如何進行控制呢?流程在執行的過程中要有方針與策略上要求,如:ISO20000體系要求所有的事件必須要記錄,ISO27001體系要求必須識別信息安全資產;或處理事件時多長時間升級,多長時間解決等,當然,在流程設計時更不要忽視“在流程編制過程中執行部門參與程度“、”邀請領導參與其中”等方面。有了規則人們就有了做事的規矩,所以說通過流程策略要求來約束內部人員的行爲。
第四劍:職責合理利執行
流程控制與執行活動都有,並不代表一定會把流程執行好,還有一個落地的關鍵要素,就是職責的合理化定義與劃分,有人可能會說,如何才能把職責邊界劃分的很清楚,很合理?首先,我們要考慮清晰,是按職能的角度定義?還是按流程的角度定義?這時可能又有人說了,提體系與流程,不就應該從流程角色的方面來描述職責嗎?還真的不一樣,因爲有時過度的從流程的角度來描述職責,可能會讓員工不知如何去執行,如:一個人擔當多個角色,那職責放在一起可能就亂了。其次,要與相關方溝通確認清楚,究竟描述職責要描述到什麼程度,是描述到具體的工作任務,還是工作任務?關鍵要看體系的落地程度與管控力度了。最後,職責定義的合理性要在實際體系執行過程中進行檢驗、評價與改進。
第五劍:績效衡量展效果
上面提到的落地方法,都是在人員意識與行爲的角度來分析“落地”的,是一種從上往下的“落地”評價方法,現在我們以結果爲導向來分析一下“落地”的結果與價值。首先,我們要有一套能夠說的通的“落地”衡量機制與方法;如:基於體系而建立的“落地 ”績效管理制度、以KPI爲核心的績效管理模式、將“落地”劃分爲關鍵元素“落地”與非關鍵元素“落地”兩類是分別來管等設計理念與模式,說這些的目的是說我們在做體系設計時,就應該把“落地”的衡量模式想清楚。其次,我們要有“落地”的衡量要素/指標,並與內部成員溝通確認是關鍵。如:想知道內部員工是否按流程策略要求開展工作了,我們通過分析可以得出:週期(如:一個月內)內統計與分析他做的事情數量、花費時間、解決效果等要素,應用解決率、平均解決時間、客戶滿意度評價等指標來進行衡量,從而得出“落地”的成效。最後,是應用衡量元素/指標進行考覈,回顧“落地”效果。
第六劍:工具支撐上一層
“用工具落地體系“這是我們經常會聽到的一句話,的確工具在”落地“中將起到諸如: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等方面的作用。現在關於體系這方面的工具比較多(如:ISO20000體系/ITIL的工具包括:Remedy、Tivoli等),國外的/國內的,功能強的/功能一般的,靈活多樣的產品, 各企業可根據需求與預算選擇合適的產品,或自行開發軟件來滿足規範體系執行,提升體系效率的工具(關於體系工具這塊,在此不做具體描述,以後有空時再和大家一起聊)。
三、後記
上面闡述的一些落地方法,是基於之前的項目經驗而進行總結的。目前公司正在做一套體系,並且在體系的建設過程中準備採用這幾種落地的策略方法,到時再和大家一同分享應用的方法與實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