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開發者大會:資源加應用醞釀雲存儲變局

  雲存儲的概念雖然是近兩年提出的,但其實際應用早在10多年前便已隨着基於互聯網的 Email 系統而開始。最早由Hotmail 提出這一概念,如今 Gmail 成了這一領域的象徵,其實質都是建立在雲存儲機制之上。
2000年,Aeron Levie創立了Box.net,公司提供文件分享和在線協作服務。三年後,Levie把公司的主攻方向選在了企業用戶上。依賴於雲存儲概念的成功,Box.net最終的融資金額將超過1億美元,公司估值也達到了5億美元, Levie的成功印證了企業級雲存儲的價值。
全球IT市場諮詢公司思林博德市場諮詢Springboard Research發佈的《中國雲存儲服務報告》指出,中國雲存儲服務市場的年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103%,到2014年增長至2.0854億美元。由此不難看出,雲存儲實在是一個需要CIO和技術主管保持高度關注的領域。雖然國內企業級雲存儲市場還遠未發揮出應用的潛力,但它所帶來的高速長將確實能給國內的技術人員帶來實實在在的禮物。也提醒我們注意:關注和審視正在發生於我們眼皮底下的雲存儲革命。而離您最近的觀察機會,就是將於2012年11月9日揭開大幕的阿里雲開發者大會。

雲存儲的入門條件
Aeron Levie的成功一方面向業界表明了雲存儲的潛力,另一方面也激發了IT廠商和技術人員的參與激情,但就國內雲存儲市場而言,激情背後卻存在着隱憂。
在中國國內,越來越多的個人用戶已經在使用如 Dropbox、SugarSync、Windows Live Mesh等免費工具,但這些免費工具的不穩定,讓國內IT廠商看到了希望。一時間,紛至沓來的各類雲存儲服務勢如破竹,亂花漸欲迷人眼。
但是,雲存儲過快的火爆速度,也給業界增加了一些不合諧的聲音。一方面,許多不具備硬件條件的廠商也紛紛參與其中;另一方面,各廠商提供的面向個人用戶的免費雲存儲空間越來越大,但在免費的模式之下,許多將數據視爲資產的用戶可能沒有想過,如果此類雲服務提供商無法保證持續經營時,存在雲間的數據該何去何從。因此,在雲存儲高速的成長速度面前,我們要選擇雲存儲平臺進行應用和開發時,還是要注意雲存儲的入門條件。
雲存儲的首要條件當然是海量。因爲用戶的數據不斷積累,海量的雲存儲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是安全。考慮到用戶數據的私密性,雲存儲平臺必須要爲用戶提供必要的加密方法,以及隨時可以讓用戶設定並變更自己的數據訪問權限。接下來是高可用性。原因在於視數據爲資產的用戶,隨時提取並利用這些數據,是最基本的要求。最後一個條件是低成本,因爲離開了這一因素,雲存儲與傳統存儲相比就沒有更多的優勢可言。
從這四個因去審視雲存儲供應商,國外的雲平臺雖然整體性能不錯,但由於網絡不穩定造成的服務間斷,已經給國內部分用戶投下了心理陰影。而在國內雲存儲供應商中,阿里雲存儲服務、華爲雲存儲服務、新浪微盤、金山快盤、115網盤、迅雷隨身盤、360雲盤、騰訊 QQ 硬盤,還可以入得用戶的法眼。
而如果我們再分析下去,我們會發現它們之間的競爭存在一個很微妙的現象。

資源、應用雙管齊下究竟會攪動什麼
如果我們靜下心來把國內的雲存儲供應商做一個分類,可以歸爲兩類:一類是資源型雲存儲供應商,另一類則是應用型雲存儲供應商。
顯然,華爲是資源型雲存儲供應商的代表。而新浪微盤、金山快盤、115網盤、迅雷隨身盤、360雲盤、騰訊 QQ 硬盤則成了應用型雲存儲供應商的代表,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它們的雲存儲服務是依託於某項已取得領先優勢的互聯網服務之上的。或者我們可以更爲直接地說,它們的雲存儲服務更多的是一種捆綁式服務。試想一下,如果某家公司要在微博項目上對抗新浪、在IM工具上對抗騰訊,將是難度多麼大的一件事情。
也許眼尖的人會問一個問題:阿里雲存儲服務要歸結於哪一個類型?而事實上,這正是問題的微妙之處,因爲阿里雲存儲服務確切地說,是一個跨界的產品。
依託於阿里雲自主研發的大規模分佈式計算系統、雲服務器、負載均衡SLB、關係型數據庫RDS、開放數據處理ODPS、開放結構化數據OTS、雲盾等服務,阿里雲存儲服務既具備類似於Google Drive這樣的公有云存儲服務實力,也可以爲用戶搭建私有云存儲服務。
阿里雲存儲服務(簡稱OSS)的整體實力,使得它可以被歸入資源型雲存儲供應商。但另一方面,從技術性能上來說,阿里雲存儲服務在滿足上述四個雲存儲基本特徵之外,還具備多功能性。OSS支持類似傳統文件系統的目錄結構,便於用戶組織數據。存儲在OSS的每個數據對象都擁有唯一的URL,便於用戶在網頁或移動應用上展示。OSS提供了PHP,Python,Java等多種語言的SDK。這一特性使得阿里雲存儲服務可以做爲一個雲存儲平臺,被雲存儲服務提供商所應用,從而生產一種“平臺集羣”效應。
具體說來,夠快就扮演了阿里雲存儲平臺之上應用型雲存儲供應商的角色。隨着公司的不斷擴大,夠快需要解決網絡存儲應用前端到後端的所有網絡、服務器軟硬件、系統管理和應用研發及運營。而通過與阿里雲存儲服務的合作,它只要將所有關於網絡優化、服務器軟硬件和系統管理的問題都交由阿里雲處理,阿里雲的高彈性特徵可以輕易應對用戶突然增長的計算和存儲需求。夠快將完整的數據服務和應用服務構築在阿里雲平臺上,所有的網站和API服務均使用了阿里雲的彈性計算。
至此,我們就不難理解,阿里雲存儲服務的“資源+應用”式的策略,它將成爲國內雲存儲市場上的“攪局者”或者說是“整合者”。而阿里雲在雲存儲市場上的影響,只是阿里雲的雲計算平臺在商業應用上一個小小的延伸,阿里雲基於雲計算到底在存儲這個領域玩出多大的花樣,這是接下來我們需要關注的。
阿里雲到底具備多大的能量?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將在2012年11月9日的阿里雲開發者大會上找到。所以,目前您最好的對策,就是保持熱情,保持關注吧。因爲,革命,已經開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